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利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原因特点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掌握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说明什么道理?这两幅漫画再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为什么?人类向自然作无休止索取的征服论造成资源短缺-传统的环境观同样是是捕鱼你们觉的哪种对待环境的思想是正确的呢?对待环境的思想重要吗?环境观发展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环境观。1、崇拜自然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水平低下,发展缓慢改造环境能力微弱恐惧和依赖2、改造自然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改造自然农业文明生产力发展灌溉和农耕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环境科学萌芽3、征服自然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发展速度惊人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4、谋求人地协调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谋求人地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达到较高的水平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基本观点后果人地对立“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良性方向发展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春季三个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湖捕鱼。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打猎怎能得不到猎物?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道满足才不会遭到折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失败,才会长久持续。草木茂盛成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节气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有百姓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长,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川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2)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绿色消费原因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19941994年3月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这是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1.9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回答下列问题:(1)1995年和1900年相比,海洋渔业资源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接近枯竭;渔业资源丰富。过度捕捞(2)图中人类的这种行为反映了人类的什么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对立,征服自然。(3)通过图“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传统的征服环境观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并不制约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D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3.下面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符和新的环境观的是()A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B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可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资源C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D发展经济必产生环境问题DBC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迅速增长,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应更多地从环境中索取,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B近几年来,夏天越来越热,出来温室效应外,太阳高度角也变大了C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是依法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D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D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l)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气候干早、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环境观的概念传统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新的环境观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