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变革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20151016(行指委-无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转型与变革: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夏建国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iajg@sues.edu.cn主要内容一、背景二、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三、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一、背景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新趋势(1)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发达国家积极抢占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制造业成为各国自主创新的主战场:美国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进行互联,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欧盟提出了“增强型工业革命”;日本提出了“制造业再兴计划”。——产业变革是关键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新趋势(2)——信息化支撑创新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将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中国制造2025面对欧美等制造业强国“再工业化”加速发展与低端制造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的双重压力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紧迫任务。同时,经济发展也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富国强民“中国梦”的指引下,我国也适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二、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二、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制造业基础较为雄厚,体系比较齐全制造产业初具规模,优势产业开始凸显智能制造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关键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主要原因:高端人才匮乏中国装备制造技术人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型技工多,复合型技工少;短期速成的多,系统培养的少。未来,智能生产系统将完成大部分的简单劳动,人将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智能工厂里的员工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主要是产品的设计者和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需要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造业的人才需求——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还要能够处理制造业的数字化管理问题,包括管理软件的现场管理使用、企业管理模块的网络平台管理、智能过程管理等等。制造业的人才需求——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网络技术、网络服务人才3D打印人才交叉人才十大重点领域的技术人才制造业的人才需求——高技能人才量大、面广、懂技术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将会出现紧缺;岗位技能素质的标准将不断提高,复合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将会更加抢手;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将会凸显。高技能人才需求趋势:在未来的制造业企业中,简单劳动将主要由机器完成,“机器换人”会带来普通劳动力的大量失业,特别是初级工和低端技能人才的失业。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将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据推测,到2020年,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将达到4395.78万人。三、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主要从事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类型的教育。以人类活动的过程和目的作为人才分类的标准,人才类型总体上有两大类:人才类型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分类及其教育类型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工程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基本认识:人才分类是教育分类的主要依据,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教育分类影响学校分类,但不决定学校分类。即一种人才类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教育类型形成,但针对性培养最有效率;一所学校既可以实施一种教育类型,也可以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定“性[质]”在技术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技术的转化、实施和创新,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许可;定“[面]向”在行业为行业企业培养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定“[规]格”在复合由于应用技术科学本身的综合性特征决定要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定“[特]点”在实践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并兼有一定的经验技术、理论技术以经验技术为基础。应用技术人才的规格规格要求具有综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要素具有全面的综合实践能力要素(见后页)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要素20应用技术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实践能力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1)坚定不移地将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强调职业性、技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有别于学术型学士、硕士、博士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坚定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2)把产业贡献力大、价值创造力高、结构带动力强的学科专业作为重点突破,形成若干重点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关注专业价值对产业价值的贡献,重点支持与地区产业集群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以学科专业群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学科专业群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通过学科专业群与地方行业产业群的集群对接,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育人。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3)强化校企协同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共同培养、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的培养机制,推进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积极引入行业和企业人员参与到学校重大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工作。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4)建立专任教师到生产管理一线学习交流机制,选聘行业、企业中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优秀人才,充实壮大师资队伍。建立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价值,提供有利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转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5)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工程,引进和学习借鉴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专业认证,促进专业与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标准接轨。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学生互派或“2+2”或“3+1”等合作办学模式,在保留中外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通过双方互认学分,互相承认对方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WASADA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