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我们是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同学们这学期的学习状态明显没有上学期良好,全班63个学生,经常要有七八个学生请假不去上课,有两三位同学由于工作的原因从开学到现在一直不来上课,还有些同学认为这学期开的课程内容很无聊,自己也不感兴趣,就经常以一些理由请假不去上课。那么除了这些请假的同学,其他的同学的学习状况应该还好吧?其实不然,去上课的同学很多都是抱着应付老师点名查人数的态度,上课仅仅是为了充个人数,对于老师讲课的内容一概不听。每次去上课,许多同学除了要带上上课的书本外,总会带一些考研或者考试的书。上课的时候,老师站在前面讲课,下面的同学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同学在看考研或其他考试的书;有的同学低着头看着书本发呆;有的同学在那低着头玩手机,还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睡觉或和别的同学说话。这样的学习状况,怎能使人不担忧呢?我想当前大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加以关注。一、大学学习现状的特点分析(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拖延,缺乏学习动机在经历高考的高压以完成学习目标的心态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有些同学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没有以前认真了,上课迟到早退,不专心听讲。大学上课的时间少了,自由利用的时间多了,许多同学面对充足的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安排和利用,只知道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吃饭睡觉了。其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个人的消遣娱乐上。学习缺乏主动性,平时上课为的是应付考试,对自己的成绩要求不高,只希望凭借考试前几天的临时抱佛脚成绩及格就行,而没有把学习的知识与自己以后的工作联系起来。(二)学习懈怠,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待学习,态度消极懈怠,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在学习中碰到问题,情绪可能低落,心情沮丧,学习的态度会受到心情的影响。开始讨厌学习,容易出现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无故旷课等不良现象。有的学生由于对一些课程不感兴趣,于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学习中并不感到快乐,不喜欢老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感觉索然无味,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事事;学习中缺乏自控性,遇到困难轻易妥协,学习中容易受各种事情的干扰,有些学生沉迷网络;部大学生对学校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三)学习心理浮躁,失信失实严重大学时一个亚社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充足的机会接触社会。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盲目自大、意志薄弱等学习状况。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规划和思考;对自己的表现与努力急于求成,意志不坚定,缺乏自信心,,轻言放弃;对自己的学习投机取巧,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做自己的与学习无关事情;作业互抄,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现象经常发生。课余时间不学习,纯粹是娱乐。一些同学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为了挣点生活费,不去上课而去做社会兼职工作,甚至为了一时的工作而放弃学习。(四)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无计划,缺乏创新能力,质量下降严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个人的安排和计划,平时只会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被动地上课。学习主动性不够,考试前,按照老师划好的考试范围,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大学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样就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判断思维,没有判断意识,无法正确对答。每年考试补考人数都很多,有些同学甚至要补考好几门,补考前不吸取教训、认真复习,态度依然不端正,把考试合格通过的希望寄托于讨好监考老师上。。二、从社会学视角对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成因分析大学生处于储备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合理的规划学习,科学的利用时间,积极的完成学业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基本保证。基于对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认识,我想从个体、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五方面对导致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一)个人因素第一,大学入学后期望过高与初步学习的反差使部分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引起学生普遍的失落感,甚至失去对所学专业的热情。第二,学生自身学习状况的优异与否,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强度和普遍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第三,学生进入学校的方式,以及对学校、专业的满意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有重要影响。有些调剂的学生进入校园便产生了对所学专业所在学校的鄙视,根本无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第四,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丰富了大学生的角色,促使他们开始尤其关注自身的利益。国家从免费全包到收取费用,使高等教育逐渐市场化,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育者、被管理者,成为了消费者,他们开始关注受教育的质量,就业的需求。第五,就业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从统招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学生更关注自己通过大学的学习后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由于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逐年增多,毕业生也随之急剧增加,这给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第六,学生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中,将教学定义为内容被动地接受活动,关注教师的解释和对事实的判断,而不是自身积极审视或探究,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且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自身的思维习惯使自身无法适应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合理的规划。(二)家庭因素1.父母的期望与家庭状况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的期望与家庭状况影响。有些学生出于实现父母的期望而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而一些学生出于父母的压力而产生暂时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出于改变现有家庭状况而努力学习,另一部分出于改变家庭状况而过分关注就业,荒废学业。家庭状况好的学生多为享受大学生活,缺乏学习的动机。2.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利于大学生清晰的规划四年大学生活和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而过于功利化、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则有可能导致学生投机取巧,荒废学业。(三)学校因素1.缺乏对学生学习观的教育有效的学习观教育,有利于对不良学习行为的遏制,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专业的热情有重要的影响。加之不良学风、校风的影响,大学生一进大学很容易就产生对大学学习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2.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权利,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苦练轻活动,导致学习负担过重,更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依赖感,致使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3.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学资源缺乏,致使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满意程度大大降低,也同时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入学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现有教室越来越紧张、实验室图书馆资源紧张。有些大学以增加盈利为目的,而不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支持和投入。4.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权威与个人魅力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期望,端正学习态度,校正学习行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普遍性,从而提高对整个学科的兴趣,这也同时促使教师不断进步,但现实中由于教学科研经费的不断降低、任课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等原因,很多年青优秀教师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工资水平较低而纷纷选择跳槽。5.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上,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以学校、管理者为主体,学生要服从管理;课程设置教条化依然清晰可见,虽然有一定改革,但课程设置不合理依然存在;管理体制上从招生计划、入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只求高度集中统一,看重对学生的约束与控制,轻视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同辈群体因素同辈群体行为具有默契性和传染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和社会性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例如在课堂中,如果看到有同学看杂志不听课,他身旁的同学处于好奇,可能会向他借来看看,他们还可能会一起讨论其中的一些话题,那么这本杂志会在周围同学中传阅。一个同学或几个同学的学习态度,也会在短时间内变成整个群体的学习态度。在大学教育中,班风、宿舍风气都会影响着整个班级、宿舍及相关宿舍的学习状况。(五)社会因素1.社会不良价值观的侵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与大学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化等不良风气会渗透到大学生活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等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学生看到许多学历不高的人自主创业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一个个开着名车,住上了别墅,过着令人羡慕不已的奢侈生活,他们开始认为上了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学习知识变得没有用处,学习成绩与就业无必然联系,放松对专业的学习,这使大学生不再热衷于知识的获得,学习行为上摇摆不定,动力不足。2.网络媒体的影响突出当今社会是科技进步发达的信息社会,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以部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希望,他们接触的媒体类型更为广泛。网络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网络极为方便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信息,也把有害信息、网络失范等负面带给了学生。除此之外,有些大学生对网络应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娱乐应用偏高,作为学习工具使用较低,在使用网络上大学生存在对网络过于依赖,忽视了学习知识,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荒废了自己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