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温馨和谐的家第1课温暖的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本课设计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部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品德”部分:“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京市思想品德实验教材首都师范大学版第二册(初一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素描”和“我爱我家”两个框题。本课引言部分,以一首思家的古诗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问题方法,综合提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第一框“家庭素描”,是从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谈起,介绍了家庭关系,重点描述了家对一个人生活和成长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体味家的温暖。家中有爱也有矛盾,教材从正面引导学生要正视家庭矛盾,指出温暖的家需要每个成员付诸行动。第二框“我爱我家”,着重从四个方面帮助学生用实际行动实现爱家的想法,达到知行统一、以理解家中的人和事;自立自强,克服惰性;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而展开。有了正确的家庭观,还要落实到行动上,教材帮助学生约束自己的不良习惯,又指导学生怎样爱家人——尊老爱幼,又为下一课“感悟亲情”埋下伏笔。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家对自己生活与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棉对自己家中的人和事。使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家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运用有效爱家方法,逐步形成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学会爱家。2.教学对象分析家庭是初中学生生活和成长最重要的环境,由于初中生“半儿童,半成人”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尚未形成,对家中人和事的看法难免有失偏颇,言行难免有所偏激。而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有无强烈的爱家意识,能否为家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直接影响到家庭能够关系的和谐,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本课设计就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爱家意识,掌握爱家方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之一,因为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更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体会和接受,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旧习惯。所以我采取了学生探究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显示、视频等进行展示和播放常见的情况,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对不同行为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行为矫正。这样使得思想品德课学习真正体现一种生动、活泼、真实的环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提高了课堂效率,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互交流,提高对责任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同时又反过来体现和促进课堂内容的延续和实践。4.技术准备(1)多媒体准备:PPT课件、Flash动画(2)教师准备:搜集准备大量学生身边及社会中的相关事例,以应对课堂进度的变化和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及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家及家庭关系;了解家对个人生活与成长的作用;掌握爱家的方法。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家庭类型,初步形成爱家意识;运用有效爱家方法,逐步形成承担家庭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家对自己生活与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家中的人和事;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持、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家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教学重点:了解家的作用,体会家的温暖。我们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渐渐对家庭的认识出现错误,对于家长产生误解。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初步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误解。五、教学难点:学会以实际行动爱家。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我个人认为“我爱我家”不仅是情感上的热爱,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七、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和体验式相结合八、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课前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交流,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因为学生事先需要和家长交流,所以可以说这节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1.准备一: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您好:我是您孩子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您挑选一个或者两个内容,然后告诉孩子,在他稍做准备后,将进行一次交流,学生会把您的回答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题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生病●孩子惹祸●孩子得到夸奖同学你好,在你的家人做好准备之后,请你准备好录音或摄像设备(提前请你试一试,注意不要出问题)。2.准备二:动员及注意事项(1)学生应该准备好如何与家长进行一次交流,不要把它简单地看成一次老师交给的任务,更要与家长进行心灵的接触。(2)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教给学生一些营造气氛的方法。例如:在家长心情好并放松时,可以把儿时的照片拿出来一起看。(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事先要听一听、看一看,挑选效果好、比较典型的在课堂上播放。这里的工作量比较大,注意兼顾各种家庭类型。2.教学准备二。事先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对于在课堂上比较害羞的学生,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这里给他(她)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扫描下来做成课件。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今天我们首先看一些照片,大家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看了这么多的照片,大家应该已经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家”。《温暖的家》(屏幕)教师收集了学生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要学生来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刻。其中有教师自己的照片,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一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名字的含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殷殷期望。小结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其实每个父母在我们出生前都对我们寄托了深深的期望和爱。听过几个同学的介绍,对于“家”,我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呢?教师在选取同学时要注意挑选有特殊含义以及故事背景的名字,不可能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讲出来,这里需要一个交代,并承上启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二[情景故事]在美国某城市,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豪。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说:“那……是我的房子。”某国内战期间,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后来,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冒死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悲喜交加的他紧紧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结合故事思考:“家”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先由小组交流,而后再在课堂上发言。关于对“家”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看照片以及在名字中感受父母的爱开始,进而提出问题:“家”是什么?这时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家”的认识呈现出来,学生的想法被老师实时记录在屏幕上。而后教师做总结和提升。小结“家”是:情感的栖息地天然学校经济物质来源娱乐天地身体健康发展大本营对于“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认识。这里老师的总结把学生零散的认识归纳在一起,使学生对“家”有了全面的认识。活动三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了解“家”,就从“家”里的故事说起。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学生通过看与听的结合来感受“家”的温暖。活动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是幸福温暖的地方,家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呢?(将同学们的全家福照片与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制作成MTV播放)同学们与家人的照片伴着动人的音乐出现,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小结家给我们的感觉是温暖、舒适、甜蜜、互助、包容,我们要爱自己的家。将学生的感受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本课小结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温暖的家》,通过讲家里的故事,我们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过共同回忆家庭的美好片段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教师在最后把脉络理清,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家”是什么?每个人都应爱自己的家。参与平台为了有个幸福的家,你准备怎么做?活动拓展设计一个周末和谐互动方案,写出实施时间及计划。练习写几句话送给爱我们的父母,并附上教师对家长支持的感谢。板书设计第一框家庭素描1.家庭及家庭关系2.体会家的温暖3.家中也有矛盾第二框我爱我家1.理解家中的人和事2.自立自强3.勤俭节约4.尊老爱幼十、学习评价设计对于整节课的评价: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负责任的重要性及做法,这一主题育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怎样提高学生对自己行为和责任的评价能力,学生怎样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落实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就需要课堂教学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节课试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学习。从整体上看,本节课教学条理清楚,思路清晰,教师引导讲解简单明了,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讨论激烈,参与率比较高,就连平时学习成绩相当差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可以说不同学生从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锻炼,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更是政治课的基本要求。通过课堂练习和探究活动可以看出学生普遍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但是由于经验不够丰富,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透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节奏的掌握,应该有高潮有舒缓,层次清楚,节奏明快;在细节的教学上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要加强善于引导总结的能力;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掂掂脚就能抓得到,这样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上课是否积极回答问题?②学生进行讨论活动时是否积极参与?③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相互合作、相互支持?④具有创见性的回答给予特殊鼓励。十一、反思:整个课堂气氛应该事先有一个定位,我个人感觉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在比较温馨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与感受,在教师设计活动中就要注意营造氛围。我们教材中的家庭是指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在实际的调查中,我发现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本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