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的多元化解读和探究性阅读摘要:莫泊桑小说《项链》一直是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外国文学经典名篇之一,在阅读和教学中,对小说主题的解读,人物的探析也趋于多元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项链》进行个性化的探究性阅读。关键词:《项链》;多元化解读;探究性阅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87-1一、《项链》的多元化解读莫泊桑有十年的公务员生涯,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多为下层的公务员或者小职员,如《项链》中马蒂尔德的丈夫罗塞尔,在法国第二帝国时期崇尚奢华、追逐虚荣的社会风气下,以莫泊桑或者罗塞尔先生为代表的人群,他们既能接触到社会上层的浮华,然后又无力效法,因此陷入幻想和痛苦之中,莫泊桑对此类人群的心理深刻洞悉,所以才能在《项链》中形象地描述出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对奢华生活习惯性的幻想,对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的羡慕、嫉妒,并由此导致的痛苦,她的痛苦是由性格与环境决定的。莫泊桑的公务员生涯总体而言是愉快的,他对于马蒂尔德心理的描述,多是就地取材,客观描述与呈现,而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衍生出“讽刺”与“批判”的取向也是正常的,见仁见智的表现。但是,读者也应注意到,与马蒂尔德相同处境,甚至要承担更多压力的丈夫罗塞尔对他们的生活却表现出了满足的态度,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性格,更在于性别。文章开篇,马蒂尔德“心里非常痛苦”的原因在于“她没钱打扮,因此很朴素”,而马蒂尔德的追求也不过是“能够讨男子们的喜欢,惹女人们的欣羡,风流动人,到处受欢迎”她将女性的虚荣作为人生的追求,这在今天看来固然是错误的,但是在莫泊桑的时代,女权意识尚未完全觉醒,在随笔《论女性》中作家也阐述了他对于那个时代女性的看法,“姿态、容貌、嗓音、目光的流盼、举止的优雅,矫揉造作、漫不经心,矫饰,她的美貌、她的身段,妇女从世间应该获得这一切和接受了这一切。”对于衣着、首饰等外在美的追求首先是一种本能,马蒂尔德借钻石项链装饰自己,参加宴会的行为无可厚非,马蒂尔德也将宴会上“她的美丽战胜了一切,她的成功充满了光辉,所有这些人都对自己殷勤献媚、阿谀赞扬、垂涎欲滴”当成“最甜美的胜利”,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批判马蒂尔德的浮华与虚荣,但是,脱离时代因素和主人公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批判,也是不合理的。莫泊桑在创作小说时也强调:“小说家不应辩解,也不应饶舌和说教。只有情节和人物才是应当着墨之处。另外,作家不要做结论,而要把它留给读者。”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作品既是作家生活的投影,也包含着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期许。《项链》的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夜的狂欢换来十年的辛苦”,在丢项链的瞬间,马蒂尔德的命运已然改变,而在故事开篇,作者也说马蒂尔德这类女子,“是被造化排错了”,也说明悲剧从一开始已然在酝酿,而正是无常的命运之手将马蒂尔德一步步推向悲剧,而当十年之后,对于老去的马蒂尔德,作者的感叹:“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够多么古怪!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又充满了同情与悲悯,与单纯的讽刺、批判相比,这种悲悯更能打动人心。二、《项链》的探究性阅读1.人物的探究。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的塑造构成了小说的艺术性,人物活动也是在演绎着小说的主题。对人物的探究可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人物形象的分析,而这往往又是通过人物的活动,精神状态、心理变化来呈现的,围绕着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可以充分分析她的性格、形象特征,例如,她追逐虚荣,但是丢失好友项链时也进行积极补偿,而非搪塞,甚至举债赔偿,这种诚信的精神也是令人感佩的。到了最后,她在操劳中老去了容颜,变成了一个“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这种变化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二是人物关系的剖析,围绕着马蒂尔德的另外两个人物,她的丈夫罗塞尔先生,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虽着墨不多,但耐人寻味。莫泊桑早年目睹父母失和,他对父亲怀有敌意,他的小说中也常常出现受到妻子奚落的丈夫形象,《项链》中的罗塞尔先生也还不例外,他无力给妻子提供梦想中的奢华生活,但是却能够理解妻子的愿望,舍弃自己的猎枪为她购买衣服,并且愿意与妻子共患难,为偿还债务备尝辛苦,这种真挚的感情也在小说总体忧郁的情感色调中熠熠闪光,令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2.情节的探究。小说以情节来呈现人物的活动,情节通过描写人物性格情感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冲突而展开。对小说中矛盾冲突的分析可以让读者掌握小说情节,并由此探析小说的主题内涵,在《项链》的探究性阅读中,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种种矛盾冲突,马蒂尔德对物质虚荣的需求与她的现实生活的冲突构成了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学生也可以基于此探讨文中的其他矛盾冲突。而另一方面,对情节的探究要从细处着眼,方能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小说以“项链”展开,项链的真与假牵动着情节的发展,而在佛莱思节夫人最终揭示项链真假之前,作者已经对项链之假有所暗示,如佛莱思节夫人对这串项链并不重视,项链与盒子并非出自一家等等。同时,也可对作品情节的留白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果,马蒂尔德并没有丢失项链,她是否会一路青云直上,继续那一夜的奢华?而马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样?3.环境的探究。小说中的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展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在探究性阅读中,应着力于对典型环境的分析,而在《项链》中,随着主人公的活动,作为背景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如马蒂尔德的家、宴会场景等等。马蒂尔德所幻想出的一系列奢华环境可以作为她内心诉求的具体呈现。基于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对一系列具体场景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可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小说社会环境进行抽象的概括,由此把握人物思想行为的根源。阅读经典,常读常新,其魅力就在于此,这也是学生阅读经典的意义所在。阅读,只有超脱“标准答案”的桎梏,充分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在阅读中真正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文本充分的掌握、解读,对课堂适当合理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