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1分)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1分)A.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B.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C.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1分)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4.“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1分)A.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D.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1分)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B.实践是认识的本质()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D.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1分)A.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7.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1分)A.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C.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D.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8.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1分)A.C()B.怎样理解分析与综合及其关系?()9.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1分)A.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科学实验()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1分)A.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11.“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1分)A.形而上学真理()B.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1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1分)A.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D.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1分)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14.社会基本矛盾是:()(1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15.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1分)A.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B.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C.人民当家作主()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16.二战后国际分工:()(1分)A.主要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B.水平分工代替的垂直分工()C.垂直分工代替了水平分工()D.以自然资源为基础()17.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是:()(1分)A.由多国垄断组织建立的经济联盟()B.由国际组织建立的公司()C.发达国家联合建立的公司()D.由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18.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1分)A.国际金融机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B.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联盟的形成()D.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19.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内:()(1分)A.个别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了分离()B.所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了分离()C.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D.大企业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2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1分)A.私有制的消失()B.《资本论》的出版()C.唯物史观的形成()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1分)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启蒙思想()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1分)A.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3.“实事求是”中包含着的哲学思想有:()(1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认识和实践的统一()4.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1分)A.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C.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5.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1分)A.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B.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C.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6.历史杰出人物的产生:()(1分)A.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B.与杰出人物自身特点相关()C.是偶然的机遇()D.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7.社会发展往往面临着多种可选择的可能性,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1分)A.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B.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C.多数人选择的道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8.二战后,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发展进程中:()(1分)A.B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B.A资本改变了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C.D资本改变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D.C追逐剩余价值对资本积累的推动减轻了()9.社会主义的特征主要有:()(1分)A.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B.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C.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D.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10.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1分)A.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B.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C.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D.共产主义渺茫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怎样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5分)2.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条件。(5分)3.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实质。(5分)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5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在实践中解决的?(15分)2.试述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5分)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芒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因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见《公子?公孙丑上》问题: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10分)2.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请回答:(1)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10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1分)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1分)A.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B.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C.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1分)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4.“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1分)A.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D.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1分)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B.实践是认识的本质()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D.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1分)A.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7.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1分)A.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C.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D.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8.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1分)A.C(√)B.怎样理解分析与综合及其关系?()9.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1分)A.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科学实验()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1分)A.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11.“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1分)A.形而上学真理()B.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1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1分)A.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D.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1分)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C.生产关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