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多选题【答案仅供参考】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CD)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3.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ABCD)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历史性活动c.实践是社会性活动D.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4.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C)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5.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BD)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6.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CD)A.有无相生,前后相随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为山九仞,功于一篑7.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ABCD)A.冰——水——汽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c.团结——批评——团结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CD)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ABD)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10.马克思本人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包括(BCD)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B.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c。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D.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阶级社会的过渡11.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12.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CD)A.成本B.工资C.利润D.利息13.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C)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1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CD)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1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BCD)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C.选举制度D.政党制度1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CD)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17.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BCD)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18.微观规制的主要类型(ABD)A.反托拉斯法B.公共事业规制c.知识产权规制D.社会经济规制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D.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20.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众多企业和银行机构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控企业和银行21.“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C)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22.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D)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工农联盟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2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BC)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24.下列哪些命题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ACD)A.朱熹指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B.老子说:“相反相成,物极必反。”c.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中又自有耦。”D.方以智说:“交也者,合二而一。”2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ABD)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6.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BCD)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27.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CD)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28.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共和制(ABC)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B.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BC)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BD)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3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CD)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3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ABC)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33.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CD)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3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ABC)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35.经济全球化(AD)A.使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B.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D.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36.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ABCD)A.目的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B.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C.更加激烈D.范围不断扩展37.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ABC)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38.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CD)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B.获得绝对自由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39.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ACD)A.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C.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40.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BCD)A.和平发展时期B.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4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D)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B.根据社会的需要,是有计划的C.按劳分配D.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42.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ABCD)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43.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BC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4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ABCD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E.主从关系45.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ACDE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E.流通的目的不同46.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ABDE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E.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4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BD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E.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48.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BCD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E.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49.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BDEA.保持高速度增长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E.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50.雅尔塔体制解体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ABA.为争夺世界和地区主导权的斗争日益发展B.相互间的经济贸易摩擦频繁而激烈c.文化传统的差异扩大D.政治体制的冲突加剧E.民族排外情绪高涨51.二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ABCDEA.是按照美国的意图进行的B.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c.推动了日本向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转变D.加强了美国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