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4-18)\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会的物质性?(P33)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p45)答:矛盾的普遍性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5、如何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P55)答:两者只见爱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6、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P77答: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30答: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8、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23-126答: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革命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首先,对生存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9、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P147-1482答: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11、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P207-210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的后果是什么?P197答: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这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1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29答: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完善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多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火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14、共产主义的特征是什么?P258-260答:(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二、材料分析题(一)1、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p183答: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窜在这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P64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时间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时间使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第四,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这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恰恰相反。(三)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P103-108答:第一,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P97-99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骑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四)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一方面,社会总资产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3另一方面,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马哲期末复习一、第一章(选择、概念、判断正误,没有简答题)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的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概念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使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使本原,而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4、唯心主义内部的两种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5、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6、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它产生的7、唯物主义发展经过那三个阶段?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样三个基本形态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把世界的来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实物9、科学上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哲学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来源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11、概念(此题不确定,老师说的不太清楚)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二、第二章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简答题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必考)答:(先答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有什么关系?有何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1.(区别)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2.(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的一面,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若区别和联系记不下来记这八个字也可以。3.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轮,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他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3、什么是意识(了解)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44、意识的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可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意识的唯一特性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三、第三章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用全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世界,而形而上学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解释世界,二者的根本区别和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3、简答题质、量、度及其意义(必考)答:①质是指一事物用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性规定,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意义)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正确区分事物。②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和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统一性。(意义)认识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