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救灾防病预案救灾防病技术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鞍山市救灾防病预案救灾防病技术方案疫情报告和疫情监测一、疫情报告与分析1、应报告的疾病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1)灾区发现鼠疫、霍乱病人时,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同时实行每日零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疫情当日或第二日上午报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实行日报制度,受灾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防疫站)每日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上述疫情,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后每日向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3)发生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除按正常程序报告外,同时要在2小时内直接迅速向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4)疫情报告应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严格疫情保密制度,疫情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其它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信息、简报、报道等形式上报或公布疫情。2、疫情分析各灾区应做好疫情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疫情分析应有时间比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与去年同期比等,疫情分析还应有地区比较,如灾区与非灾区比等。此外,还应有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对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议。二、疫情监测的实施1、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制度与管理,及时掌握疫情信息。灾区卫生部门要执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核实。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工作的督促检查,严禁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现依法处理。2、加强疾病监测点的工作。已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综合监测点,以及出血热、疟疾、腹泻病等各专业疾病监测点,在洪涝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可扩大搜索疫情监测范围,必要时设立临时监测点。3、疫情监测的评估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首先是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还应有疫情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报告及时程度;分析与预测的质量;重报、漏报、错报的程度;各级存留的技术档案是否完好;疫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度如何等。救灾防病健康教育一、洪涝灾区健康教育诊断(一)社会学诊断1、灾区类型特征洪涝灾区类型特征的健康教育诊断,主要研究灾害带来的危害健康相关因素。由此,可以把洪涝灾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一过性洪涝灾区。指短时间内受洪/雨水侵害,三五天内洪水消退的灾区。包括山洪、因排水不畅引起的短时间内涝、洪水漫堤后被很快控制的地区。此类地区受灾严重程度不等。共同特征是,居民原来的生活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因灾害引起的健康危险因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减弱、消失。具有灾害特征的健康教育活动维持时间较短,只能采用大众传播为主的策略,特别是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2)行蓄洪灾区。此类灾区的特征是,受灾严重,居民被迫离开原来生活的村庄,一般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庵棚里,新的环境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危险因素。但是由于一般是有计划离开原居住地,在新住所有一定的生活必须品。灾区居民对灾害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行为准备,对灾区生活适应能力较强。一般,新住所的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服务)的基础条件较好,可以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3)长时间被洪水淹没和内涝地区。指除行蓄洪灾区以外的被洪水淹没和遭受严重内涝,灾区居民1月内无法返回的灾区。此类灾区的形成更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灾区居民多是无计划地仓促离开原居住地。在各类洪涝灾区中,此类灾区健康教育任务最重。一是因为居民的灾害准备不足,包括应对灾害的心理准备和知识行为准备;二是因原居住环境被破坏,引起生活困难,甚至缺乏生活必须品;三是各方面服务都是在仓促开展,难以规范有序。此类灾区形成后,应当立即进行健康教育诊断,同时开展符合灾区实际的、灾区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活动。(4)其他类型。在进行洪涝灾区类型特征的健康教育诊断时,不仅要确定灾区类型,更要预测灾区类型变化趋势,以便开展前瞻健康教育活动。2、灾区居民经济与营养主要诊断受灾期间是否有损害健康的经济与营养问题。例如,收集灾区上年农民人均收入、日常生活必需品、受灾居民的食物供给等。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3、住宅与人口、教育主要研究灾区居民居住环境的健康危险因素、人口构成、人口心理状况、接受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等。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4、交通与通讯、供电主要研究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健康保护(包括自救)的可行性。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形式。5、政策与卫生服务主要研究健康教育策/健康保护略实施的可行性。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形式。(二)流行病学诊断主要研究灾区健康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包括传染病发病状况、环境卫生状况、灾区居民身体状况等。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内容。(三)行为学诊断1、灾区居民相关卫生知识技能行为状况。例如饮水及饮水消毒、饮食及剩饭菜处理、外环境及居民态度、厕所及改善的可行性、介水传染病预防行为、有害生物防护行为、参与救灾防病态度及行为、日常卫生习惯等。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及内容的度。2、行为改善相关资源。包括健康教育资源及工作状况、可动员的社会支持资源、适宜的行为改善策略等。诊断目的是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二、洪涝灾区健康教育原则1、政府负责,社会参与《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并规定了有关部门、人员预防传染病的职责。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各级政府负有组织开展灾区健康教育的职责。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范围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管理、传播等工作。卫生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统一监督管理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负责调查研究、制订计划、监督指导、提供有关信息及沟通协调等。卫生部门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传播材料制作、下发工作。村民委员会负责灾区健康教育各项传播活动的落实,并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监测评价。根据上述职责,灾区健康教育的主体不只是健康教育机构或卫生部门,还包括政府、政府领导等全社会有关部门、单位、人员。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灾区普通居民,还包括政府领导等全社会各有关人员。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卫生防疫知识,还包括救灾防病工作动态、成绩经验、典型等。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仅仅是传播、教育,还包括沟通、协调等。2、有的放矢,务求实效洪涝灾区健康教育应当在洪涝灾区健康教育诊断的基础上,拟订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符合灾区实际的、灾区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活动。为此,灾区健康教育可以依据下列策略框架组织开展。(图1)。*此处的资源包括政策、经费、人员、物资、器材设备、信息、传媒、时间等。图1洪涝灾区健康教育策略框架三、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组织分工调查研究提出健康教育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争取必要的资源*计划、实施、监测评价传播工作成绩提出策略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全国救灾防病预案”等法规文件,各级政府负有组织保障开展灾区健康教育的职责。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范围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管理、传播等工作。1、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统一指导、监督、管理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负责调查研究、制订计划、监督指导、提供有关信息及沟通协调等。各级卫生部门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传播材料制作、下发及灾区健康教育监测评价工作。2、各级卫生部门的职责(1)市级及时下发省级机构下发的健康教育材料,及时制作有针对性的适宜的传播材料。协调、帮助市级新闻媒体做好救灾防病新闻知识宣传,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资料,给予必要的技术帮助。对下级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2)县级县卫生局负责,保证灾区每个村或居民点都有灾区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保证灾民点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对下级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3、由宣传部门负责,进行有利于救灾防病的舆论引导,传播救灾防病知识,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救灾防病。灾区电台、电视台健康知识节目播出时间每天不少于60分钟。由政府督促,广电部门负责,尽快恢复洪涝灾害初期被毁的灾区有线广播,并运用广播进行健康教育。4、由政府制订政策,指令灾区各灾民点确定1~2名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1)设置宣传栏并且根据灾民点健康问题,及时更换内容。(2)张贴健康教育材料;(3)组织居民收看救灾防病VCD、收听救灾防病录音带等活动;(4)对居民危害健康行为,特别是洪涝灾害相关危害健康行为进行干预。(5)由各行政村负责,建立起卫生责任区制度,及时清理环境、厕所、禽畜圈卫生。(6)由各行政村负责,组织村干部(包括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妇女主任、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等)和医生、教师等成立救灾防病领导组,不定时监督、检查、干预居民健康相关行为。(7)各级医疗队和当地政府密切配合,做好随诊教育工作,并在居民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4、灾区正常上课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救灾防病知识技能培训。并且开展学生包户教育。四、健康教育内容。1、一般内容:主要是灾害相关的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知识行为干预以及心理卫生、疾病防治、特殊人群护理等。(1)饮水卫生知识。重点突出不喝生水。其次是大口井持续消毒、在河边建取(用)水码头、缸水消毒等。根据灾区居民经济状况,以及灾区点有明矾出售的现状,鼓励灾区居民自行购买明矾净化饮用水。(2)食品营养与卫生。重点突出吃熟食和保证餐具卫生。其次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改善营养的可行方法,以及定型包装食品卫生状况的鉴别方法。(3)环境卫生。重点是环境卫生清理和粪便处理知识、技能。可介绍高温堆肥法。如当地缺少青草、秸秆等,不能堆制规范的高温堆肥,可指导灾区居民将每天将垃圾、粪便堆好,用湿泥封闭1次以上;如果地面有污泥,要将污泥铲起,和垃圾、粪便一起堆积,用湿泥封闭,以防蝇蛆孳生。垃圾、粪便堆可层层加高加大,层层封闭。其次是庵棚通风,防止中暑;在住宅(庵棚)外周挖约5cm深浅沟,减轻室内地面潮湿程度;鼓励灾区居民把禽畜送往非灾区,有条件的也可以集中圈养等。(4)防制有害动物。重点是防蝇、防蚊、防鼠和灭鼠方法(包括鼠药使用知识、技能)。其次是对患病家禽家畜处理知识等。(5)个人卫生。重点是饭前便后用清洁的水洗手,不在洪水中嬉戏。其次是不用手揉眼睛,在烈日下活动戴草帽,尽量保持皮肤清洁等。(6)心理卫生。重点是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被水围困的现状下,找些感兴趣的事做,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其次是自力更生救灾防病的心理教育等。(7)疾病防治。重点是患病后及时就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医行为教育、传染病隔离、相关药物使用等。(8)特殊人群护理。重点是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环境,减少死亡。2、特别内容:根据灾民点特殊健康问题确定。其他灾害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方法同上述的洪涝灾害健康教育。二、饮水卫生(饮用水水源选择和处理)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源的水一般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当人口密度大时,问题更为突出;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高温气候时,水体易腐败;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并可能有剧毒物质存在。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是洪涝灾害期间影响饮水卫生的主要因素。(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1、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2、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