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烘焙./蓓.蕾恫.吓/恸.哭面颊./汗流浃.背B.跻.身/同侪.迄.今/收讫.踉.跄/不稂.不莠C.沙碛./浸渍.神祇./福祉.咋.舌/乍.暖还寒D.桎梏./诰.命结.伴/诘.问筵.席/垂涎.已久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总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从总量上看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和潜在的消费支出。B.正规宣传途径不畅通导致了公众接收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大众对养生、保健等产品盲目推崇和跟风。C.NBA总经理斯特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孤立球员工会的干事长亨特,让他成为反面典型,而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被他操纵和利用。D.应该说,考虑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少了,相反,漠视以至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运作模式却愈演愈烈。3.下面这段文字是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请概括这个阶段飞船的四个动作?请简要概括。(4分)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进行科学试验。接着,飞船再次完成制动姿态调整,尾部朝向飞行方向。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9公里。▲4.“中秋节”和“教师节”常常连在一起,请你写一段话,向老师表达“中秋节”的祝福。不超过30个字。(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宗元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肃。出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谋食而食给,不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谋虽不识于管仲,其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2又闻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以智免,归家.江陵家:居住B.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叩:询问C.触罪摈.越、楚间六年摈:抛弃D.蓄.其志以周于事蓄:怀有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谋能够“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谋在众少言,好经书②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③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④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⑤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⑥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进士,两人又相聚,不过他随后又弃作者而去,担任广州从事。B.对于柳谋去广州,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被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的“人”的名声,而柳谋的为人,是不能轻易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的。D.作者认为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无所作为,感到惭愧、不安、悔恨,也更羡慕柳谋的做法。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3分)▲(2)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3分)▲(3)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贺新郎辛弃疾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3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⑴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3分)▲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3分)▲⑶全词在抒发情感上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⑵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荀子《劝学》)⑶临渊羡鱼,▲。(《汉书·董仲舒传》)⑷▲,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⑸▲,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⑹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⑺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朱柏庐《治家格言》)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子敬书裙孟晖①少年沉睡在夏日午后,一位风度翩翩的成年男子渐近的清悦屐声似乎也未能将他惊醒。男子走过来,对着不意间撞见的场景出神一会,信手拿起一旁案上的笔,坐到睡榻边,开始向少年束在腰间的新绢裙上纵笔题写诗赋。那个一千六百年前的下午,后世视为“百代之楷式”的“二王”书风,便如流水一般,就着少年腰胯与腿股如山谷一般多变的起伏,于似云霞散落、闪着丝丝素光的裙衣上,随意宛转奔淌。②羊欣始终在熟睡吗?也可能,他朦胧醒来,但却一直假寐,任凭王献之在以自己身体为衬胎的光洁素绢上,完成一次即兴的书法创作。《宋书·羊欣传》也没有记载,当时是否有蝉声,是否有微风划过帘影。王献之将几幅裙片写满之后,忽然觉得兴尽,便搁笔离去。然而,正是被墨迹覆了一半的绢裙,让富有天赋的少年羊欣事后得以静心琢磨王献之书风的真谛所在,终成一代大家。也或者,羊欣在假寐中感受到艺术家执笔时最细微的呼吸韵律与动作起落的节奏,从而领悟到这一门艺术的神气吧。这里展现的是那个时代推崇的一种交往方式,不靠语言,甚至排斥面对面的相觑,以类似后世“禅悟”的风格,通过某种场合,某种情境,某种行为,让一方的感受与观念传达到另一方的心灵之中,形成一次“神交”。在书裙的过程中,王献之与羊欣甚至不曾有一次眼神的对接,但书法艺术的神髓却悄悄完成了代际的传接。③在现代文学中,我一向敬而远之的一个神话就是,艺术家要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就得活得特痛苦,就得自我毁灭,尤其是,得毁灭一些别人。在晋代,杰出艺术家大多出身于贵族,可能正因为此,那个时代涉及艺术创造的轶事讲述的总是风度与格调。在关于王献之的几则创作故事中,有两则都与少年及白衣有关。为什么偏偏是少年与白衣?④据说一位“好事年少”特意制作了一件绝好料子的白纱长衣——这个“狡童”显然了4解王献之的癖性,然后穿在身上登门造访。不出所料,艺术家立刻中计,欣然让少年脱下纱衣,由他放笔挥洒。王献之的兴致竟是春花勃发一般,不仅“草正诸体悉备”,而且一直写到双袖上,几乎将一件长衣写满了还意犹未尽。那兴起事端的少年却忽然鲁莽地将纱衣从笔尖下掣走,夺路而逃。原来,少年察觉到王献之的门生个个流露出意欲劫宝的神色,但还是刚跑出门就被大家追上围住。一阵激烈的抢夺之后,纱衣裂成片片,少年只保住一只袖子。⑤究竟该怎样理解这两则异常清雅可爱的轶闻呢?《宋书》记载羊欣时年十二,与时任吴兴太守的王献之显然存在着未成年与成年的差异。因此,这个故事肯定不是在讲述同代朋友之间的知遇感。据记载,羊欣“美言笑,善容止”,有着那个时代最重视的优雅举止与过人风度,不过,王献之更是“风流为一时之冠”。那么,晋人的故事,到底该怎样去感受呢?⑥别的姑且不论,一旦穿上白绢或白纱的衣裳,竟足以催发一位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东晋的少年们究竟曾经是怎样的神采动人哦!11.请赏析第②节中划线句子的特点。(4分)▲12.请分析第③节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13.请从两位少年的角度归纳两则轶事的不同点。(6分)▲14.请探究作者叙写这两则轶事的深意。(6分)▲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哈利·波特》断想郭佳音①《哈利·波特》的那种巨大的近乎天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实并不来自于玄妙的“魔法”,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②我读过全套书的英文原版,不禁为作者的语言倾倒——它确确实实是写给孩子的,而不是成年人嗲着嗓子发出的哄孩子声——干净,规范,带有一点口语倾向,充满成熟、美丽、浪漫的梦幻色彩;但成人读起来,也是那么自然,一点不显幼稚。故事发生的舞台也非常切近读者们的生活:一所与尘世隔绝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主人公哈利·波特在这所学校读书,经历着像任何一个十几岁孩子一样的学校生活,上课、下课、交朋友、谈恋爱,而且其角度非常准确,就像一个真正的学生所书写。相比较其他奇幻小说而言,格外了不起的是,作者能为“无米之炊”,在资料相对欠缺的条件下几乎独立地创造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魔法世界。比如说,魔法师们使用的魔杖是有很详细的规定的,其中有若干个考察参数:长度、质地、内芯、柔韧度等,如哈利使用的魔杖是十一英寸、冬青木制成、凤凰羽毛杖芯。③当然,对这部作品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作者那“跟拍”式的想象力。“跟拍”是电影术语,也就是跟镜头,是拍摄时适应动体的动作,好比在近距离拍摄汽车时,就要采取与驶车的速度相应的移动相机的方式,这会使周围环境的动态更加引人注目。罗琳的想象力最大的特色和成功之处,就在于“身临其境”,在于以这种“跟拍”式的视角充分表现魔法世界的神奇。这部作品的万能视角并不是“上帝化”的。她仿佛与我们一起用新鲜的眼神张望着这神奇、美丽,而有时又充满了悲伤和凶险的魔法世界,由于作者和读者间保持了一致和相对静止,她的描写也就越发生动可感。她写“三把扫帚”酒吧,读者就仿佛也身处那个温暖、热闹的环境,大口喝着美味的“黄油啤酒”;她写魔法部,我们也感觉到了庄严、忙碌一如现实世界的政府部门般的氛围;她写霍格沃茨学校中的“禁林”,让读者们也觉得神秘和一阵阵恐惧。她并不用“理所当然”来讲述一个陌生的故事,而是用耐心的、逐步的节5奏来写作——主人公刚到霍格沃茨上学的时候,他不太了解这个魔法世界,我们也不太了解;当他已经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魔法的时候,我们亦对一切习以为常。这种想象力极富感染力,同时又是细腻的、没有进攻性和强迫性的。15.文章第二段是如何体现《哈利·波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6分)▲16.文章第三段为什么说“这种想象力极富感染力,同时又是细腻的、没有进攻性和强迫性的”么?(6分)▲17.文中的两处例证分别表现了《哈利·波特》一书的什么特点?两处举例有什么不同?(6分)▲七、作文(70分)18.请以“翱翔在变化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6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l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