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试卷第1页共8页重庆市两江中学校高2014级(文科)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王渝川审题人:刘蕾命题时间:2012年11月18日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2011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时值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纷纷登场。仅以1921年建党前后为背景的描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就有多部,如《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据此回答2~3题。2.2011年7月1日前后,市场上上映的红色题材电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建党伟业》的包场预订已经到了8月份,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湘江北去》打出的是青春激情的招牌,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捧。许多年轻人评价说,这是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4.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十二五”建设,各部门、各地区、各电视台、各网站纷纷举行了英模人物纪念活动,形成了讴歌英雄模范、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电视和网络是文化传播的媒介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高二政治试卷第2页共8页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2012年国庆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阅读书籍,走进美术馆欣赏艺术品,走进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人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④文化决定人生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6.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给我国的启示是()A.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B.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C.世界正在一体化,文化间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7.“重男轻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在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文化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8.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9.“不知道过去什么情况,就不懂得现在要干什么,更没法展翅未来。”从文化的角度,这句话启示我们()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10.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刻不容缓”变成了“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文化的继承②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④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2012年6月12日是第七个全国文化遗产日。以下关于文化遗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高二政治试卷第3页共8页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文化遗产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12.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主要是因为()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13.正确对待当前国内外的孔子热、儒学热,就必须做到既不能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上述观点说明了()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再发展B.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4.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楼的设计,参照了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又吸收了现代公寓楼的优点,既包含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使传统的居住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四合院渐渐成为记忆的北京,菊儿胡同的设计成了一个样本。这充分说明()A.固守文化传统肯定没有市场B.传统的艺术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C.传统建筑不适合以个人为中心的现代家庭D.继承加创新是传统建筑艺术永葆魅力的关键1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16.白居易有诗:“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刘禹锡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四句诗共同体现了对________的讴歌。()A.文化创新B.文化交流C.文化传承D.文化融合17.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涝涝。洪水图腾蚊龙,烈火架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B.惟我独尊C.博大精深D.独树一帜18.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秦的统一B.汉字的发明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撰写史书高二政治试卷第4页共8页19.《近代中国的文化危机》一书指出:近代中国文化失去了度量变动的参照本身,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正不知该划向何处。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出现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20.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1.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独特性B.民族性C.区域性D.包容性22.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3.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主要得益于()A.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它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即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C.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D.多民族的长期统一,民族文化异彩纷呈24.“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长征史”。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个重要的原因是()A.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D.中华民族优秀于任何民族25.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位卑未敢忘忧国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高二政治试卷第5页共8页重庆市两江中学校高2014级(文科)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政治答题卷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262728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得分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问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0分)26.(15分)2010年6月,国家京剧院走进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校,连续演出5场,观众近万人次,在大连各高校掀起了京剧热潮。这次演出拉开了国家京剧院2010年“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序幕。2010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文化部、教育部和财政部发起组织,其主题是“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了帮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欣赏演出,每场演出前都举办京剧基础知识讲座。精彩的讲座和演员们精湛的技艺,赢得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自2004年以来,国家京剧院积极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国内20余省市区的近百所高校。这不仅是一次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仅仅是对京剧观众的培养和京剧艺术的传承,更是一次中华优秀文化之旅,对于增强师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意义。(1)你参加过哪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至少列举三项。(3分)得分阅卷人高中年级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不能作答高二政治试卷第6页共8页(2)请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依据。(12分)高☆考27.(13分)2009年10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讲,他指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活日益精彩纷呈、充满生机活力,也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等等。推动世界各国文化进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还指出:“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一如既往地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