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华中师大一附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4页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30小题,前20题为1.5分题,后10题为2分题,共50分)1、下图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幽门螺杆菌蓝藻艾滋病病毒变形虫A、图中各生物体内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B、甲、乙、丙是原核生物,丁是真核生物C、甲、乙、丙、丁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D、丁的摄食行为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淀粉依次经淀粉酶和麦芽糖的催化作用后,最后水解的产物是()A、麦芽糖B、果糖C、葡萄糖D、CO2和H2O3、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主要对大分子物质(脂肪和蛋白质)进行降解,形成小分子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根据细胞器知识推理,在大分子降解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高尔基体C、线粒体D、中心体4、在研磨绿叶过程中,为防止色素被破坏,应加入()A、二氧化哇B、CaCO3C、无水乙醇D、层析液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协助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6、植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板出现的时期是()A、前期B、间期C、后期D、末期7、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在食盐的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该现象称为“盐析”。把鸡蛋煮熟后,蛋清由凝胶状变为固态,这种现象是蛋白质的“变性”。对上述两种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盐析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变性没改变蛋白质的结构B、盐析没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变性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C、盐析和变性都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D、盐析和变性没改变蛋白质的结构8、从整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来看,组成原生质层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液泡膜⑤液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9、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A、两条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B、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C、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10、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B、选取不同生物的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同种生物的细胞难以融合C、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人、鼠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的种类有差异性,可以发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1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A、叶片全变蓝B、遮光一半变蓝C、曝光一半变蓝D、叶片全不变蓝12、把装有从绿叶中提取的色素溶液的试管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将一档板设置在三棱镜另一侧,从档板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光谱带。观察到的光谱带中明显变暗的主要区域是()A、红光和蓝紫光区域B、绿光区域C、除红光和蓝紫光之外的其他区域D、黄光和绿光区域13、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区别在于()A、利用的原料不同B、合成的产物不同C、产生的ATP不同D、利用的能源不同14、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15、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③向温室内定期添加有机肥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④向温室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⑤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②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第2页共4页16、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B、深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C、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17、有氧呼吸过程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产生有[H],这里的[H]是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实质是还原型辅酶II(NADPH)B、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实质是还原型辅酶I(NADH)C、辅酶II(NADP+)与电子和质子(H+)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II(NADPH)D、氧化型辅酶I(NAD+)能转化成还原型辅酶II(NADPH)18、下面的试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那绿里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染料,染色后,线粒体依然可以保持活性B、做质壁分离实验时,若撕取的洋葱表皮连带较多叶肉,则实验效果较差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可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黄绿色19、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的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20、下图表示成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当细胞液乙的浓度溶液甲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C、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D.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原生质层21、下列对细胞的认识正确的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B、含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C、除少数特化的细胞外,大多数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D、低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两极发射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22、下列对关线粒体和叶绿体内ATP的合成和分解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合成ATP时利用的是化学能,叶绿体内合成ATP时利用的是光能B、叶绿体中ATP转化为ADP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线粒体合成的ATP转化为ADP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外C、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D、ATP分子脱去了两个磷酸基团以后就成为构成DNA的一种单体23、思格尔曼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黑暗条件下用极细光束照射、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B、黑暗条件下用极细光束照射、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条件下不给于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D、完全暴露在光下、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24、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的水解,又有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C、该载体蛋白既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又具有转运物质的功能D、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25、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史允许水分子通过的半透膜隔开,若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怎样变化?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等量的某种微量物质,最终左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C、右侧液面高度下降;ATP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26、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斐林试剂检验对照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斐林试剂检验C酶作用的适宜温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5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PH对酶的活性影响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均依次加入1mL新鲜唾液、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27、某同学在做“生物组织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你认为有几处是不正确的选取材料;选取绿色叶片、花生种子、稀释的新鲜牛奶分别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鉴定实验:鉴定还原性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便可见试样呈砖红色。选取较厚的花生种子切片,用几滴苏丹III染液染色一段时间,用吸水纸吸取染液,再用50%第3页共4页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取稀释的牛奶样液2ml,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3-4滴,观察是否出现紫色A、1B、2C、3D、428、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可能是内质网膜B、②是高尔基体膜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29、甲发酵罐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了1mol的葡萄糖,乙发酵罐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了4mol的葡萄糖,则甲乙发酵罐中形成ATP的量以及所产生CO2的量比例分别是()A、19:4和3:4B、19:4和3:1C、3:1和3:4D、3:1和3:130、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当纺锤体形成时,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为N,DNA含量为m。则该细胞染色单体消失时,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分别是()A、2N和mB、N/2和m/2C、2N和m/2D、N和m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8分)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甲乙(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_________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_。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并能调节血糖的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这种物质参与细胞中_________的构成。(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3)若b中的含氮碱基为T,则b的名称为________,由b形成的多聚体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0分)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阶段,B表示阶段。(2)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④;D过程名称为。(3)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和。(4)图乙中,a点之前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5)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33、(10分)已知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简称为M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如下图A所示:(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A中的实线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核的含量变化,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的主要特征是。高一(x)班学生用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