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血适应证血液科输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Hb60g/L不需要输血;Hb60g/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症状或在安静时也有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倾向或出血指征时,应考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或进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2)地中海贫血:轻、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无症状时不必输血;中间型α或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伴有感染、妊娠而贫血显著加重时才考虑输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有规律的进行输血治疗,维持Hb在60g/L~70g/L的安全水平。(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贫血症状严重,Hb40g/L,或住院后仍有显著血红蛋白尿者,或溶血且病情危急者可一次输注2单位红细胞,症状未缓解,可考虑第二次输血。(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AIHA患者出现如下症状:Hb40g/L或Hct0.13,在安静状态下有明显贫血症状;虽Hb40g/L,但因急性起病并进展较快,伴有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及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因溶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状,可选择输洗涤红细胞。输血时要少量多次输注或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5)白血病:一般情况下,Hb60g/L伴明显贫血症状者或Hb70g/L需强烈化疗者,可根据需要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化疗时血小板计数40×109/L,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也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立刻输注浓缩粒细胞。(6)血友病:主要根据患者自发性出血、关节积血、外伤性出血或手术前后预防出血症状进行预防性输血。甲型血友病出现轻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10~15IU/kg,维持3天;中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20~30IU/kg,维持3天;重度出血或大手术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40~50IU/kg,维持4~14天或直到伤口愈合。也可用冷沉淀治疗,常用剂量1.5IU/10kg,或新鲜冰冻血浆,按每毫升血浆内含Ⅷ因子约0.71IU输注。乙型血友病以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最佳,剂量与因子Ⅷ浓缩剂相同。用血浆替代治疗时,最2好应用因子Ⅸ浓缩剂。血管性血友病治疗首选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对于血小板计数20×109/L伴有活动性出血,可能危急生命者,或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者,以及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者可选择大量输注血小板,一次可输注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若患者体内存在自身血小板抗体,则应进行血小板配合试验,选择相合血小板输注。(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输血:DIC患者可选择输注新鲜的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15ml/kg,以补充凝血因子。伴出血症状时,可输注1.5~2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9)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病的输血:原则上与白血病类似,高粘滞血症较严重时可进行血浆置换。其他内科输血:(1)红细胞:当血红蛋白60g/L或血细胞比容0.20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制剂。对于可能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血浆中某些成分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应给予洗涤红细胞。(2)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当血小板在10×109/L~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当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在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CCI10者为输注有效。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3)冰冻血浆:各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为10~15ml/kg。如果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可输注普通冰冻血浆。(4)白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5)冷沉淀: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严重甲型血友病患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3外科输血: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20%(相当于失血800~1000ml),经晶体液扩容后,如果循环血容量稳定、HCT≥0.30,则不必输血。急性失血超过血容量的20%~30%往往需要输血,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大量输血(24小时内输血量≥血容量)。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先给予晶体液20~30ml/kg或胶体液10~20ml/kg加温后5分钟内快速输注。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失血量30%血容量时可以考虑胶体液,晶体液:胶体液比通常为3:1~4:1。如果循环血容量接近正常,血红蛋白70g/L,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红细胞纠正贫血。但在扩容恢复心排血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后,如果患者较年轻、心肺功能良好,可以不输血。血小板:受伤或手术中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时,如血小板计数50×109/L,或血小板计数在50×109/L~100×109/L之间,但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或者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血小板功能低下时均需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输血指证为: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的急性大出血患者(出血量相当于自身血容量);患者病史或临床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烧伤外科中,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全身血容量下降,而血液浓缩会导致微循环淤滞,影响组织和器官灌注,临床上出现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少尿或休克等症状,因此输注晶体液是首选。烧伤早期也不宜将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扩容剂或促进伤口愈合剂,在后期治疗中因凝血因子损耗可以考虑输注补充,也可用于大面积烧伤时的各种凝血因子补充。烧伤患者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贫血,但治疗后期,在血红蛋白70g/L或HCT0.25且供氧不足时可考虑输血,且以红细胞为主。红细胞制剂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4妇产科输血:妇女怀孕时,由于妊娠产生的生理改变,产妇大出血时,低血容量休克临床特征并不明显,除非失血量相当大,才容易判断。因此,准确判断失血量是诊断治疗的关键。一般根据检验报告中血红蛋白每下降1g,估计失血量大约400~500ml,或者根据红细胞计数每下降1.0×1012/L,Hb下降3~4g。也可根据临床实际测量丢失血量与估计的失血量,并结合病人临床表现估计总失血量。对于此类产妇急性失血输血时,要考虑由于妊娠期血液学的改变导致纤溶系统受到抑制,血栓形成变得容易,需要用晶体液维持血容量,同时预防DIC。也可用肝素等阻断凝血,预防产妇DIC。一旦出现DIC,在早期不考虑输注冷沉淀或浓缩血小板等血液制剂,以防血液的凝集加速。紧急输血时可直接选用与受着相同血型的红细胞,亦可用O型红细胞,输血同时应同步进行交叉配型,确认所输血液相合性。输血的同时继续补充血容量,确保达到估计失血量的3倍,而且大量输注库存血前要预温,必要时可加压输注。当PT或APTT延长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时,可输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可输注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一般控制产科DIC出血时很少输用血小板,一次性快速输注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临床效果较好。妇产科的妊娠合并慢性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只有当Hb≤50g/L,持续时间36周;Hb≤60g/L,持续时间36周;Hb在50~70g/L之间,持续时间36周,有缺氧证据;或者Hb在60~70g/L之间,持续时间36周,有缺氧证据时,才考虑选择红细胞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