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有: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度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其次是拉丁美洲、亚洲,欧洲最低。模式成因存在地区高---低----高模式(过度型)由于产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改大大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死亡率显著下降。发达国家历史上(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现在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今。原因: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死亡率下降)低---低----低模式(现代型)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教育的普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发达国家(意大利、匈牙利、德国、俄罗斯出现负增长,英国、芬兰接近零增长),中国,韩国、新加坡也实现了转变。2、中国人口向现代型转变原因:一是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优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生活富裕有利于减少生育;三是由于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生育观念有所改变。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挤、贫困、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推行计划生育,发展教育,发展经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经济发展乏力,社会负担加重----鼓励生育,加大宣传,鼓励人口迁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总结:人口模式转变主要是各个要素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实现,分析问题应从此入手。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受地区的自然环境(尤其资源状况、气候)、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度、人们消费水平影响,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环境容量。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三个特点。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合理容量在60亿左右,联合国学者认为全球人口容量在110亿左右,中国人口容量16亿,合理容量8亿左右。第三节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定居地的长久(一年以上)改变。分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注意与人口流动的区别。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因素影响或举例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美国很多老人退休后迁往南方阳光地带淡水人类早期逐水草而居土壤如农业社会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英国的伯明翰、阿伯丁,中国的攀枝花、大庆的形成自然灾害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火山、瘟疫)使人们背井离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如发展中国家人口从农村到城市迁移,浦东开发引起的人口迁移交通通信交通通信越发达,人口迁移越频繁,规模越大,范围越广政治因素政策如我国建国后的援边建设,三线建设,严格户籍管理,上山下乡等政治变革政治中心改变,改朝换代引发大规模人口流动等战争如二战、朝鲜战争等,常引发大量国际难民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教育程度增高,视野开阔易使人迁移,如留学海外,高考移民等家庭婚姻婚姻影响青年迁移,家庭影响儿童和老年人迁移明显宗教信仰如17世纪为躲避宗教迫害,大量英国新教徒迁往美国3、人口迁移的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2)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4、我国当前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由内陆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主要迁移目的是外出务工和经商,迁移原因是城乡和地区间巨大的经济差距。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阅读课本23页)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居住地,是一定地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2、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因素主要有:气候、自然资源、地形、河流、交通运输、军事、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因此城市一般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资源丰富,海运便利的沿海,淡水充足,水运便利的河流沿岸或交通干线交汇处。3、城市中主要功能区分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及公共用地等。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交汇处,居住用地在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或郊区,这样既方便居民上下班,又方便居民购物,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通常有绿色隔离带,分布的原因是低价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人口流动性高,昼夜差别大,夜间人口大量流出,早上流入,以零售为主。(了解课本32—33页中外城市结构)4、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主要有:历史因素,如北京中心区是故宫;经济因素,如地租水平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交通通达度等;社会因素,如国外的唐人街,美国的黑人社区等;政治因素,如国内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伊斯兰堡的建设。5、中心地理论:城镇规模大小和服务范围与数量成反比,同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相互独立和排斥的,不同级别的是相互嵌套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的标志:一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二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三是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化的意义:①城市化过程能增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缩小城乡差距。②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化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工业是城市的支柱,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城市化;城市化能为工业化带来充足劳动力,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大大促进工业化进程。④由于科技进步,信息化推动,城市成为地区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⑤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着乡村的对外开放度。3、城市化特点:国家类型城市化特点原因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现在发展速度缓慢,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和高水平的大都市绵延带工业化早,经济发展水平高(一般大于75%),城市化已至成熟阶段。由于大城市环境恶化,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郊区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所以出现了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起步迟,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城市畸形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工业化起步晚(大多二战以后),独立迟,随着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了虚假城市化(拉美)和滞后城市化(印度)。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存在的问题:由于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中,产生了城市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和城市病(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社会不安定),再加上中小城镇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解决的措施:统一规划,加强管理;控制人口规模,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工业和人口向郊区转移;改善交通,扩大绿地;改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扩大就业。城市化发展趋势:①城市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大城市周围出现一系列卫星城,最后形成绵延大都市带。②由传统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变,绿地面积比重增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阅读课本50—58页着重了解三种地域联系)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绿色农业是发展方向。自然条件:热量、光照、水分(不同地区气候不同,热量、光照、降水差别很大,不同作物对光照、热量、水分需求也不一样,干旱地区灌溉便利地方也可发展农业);地形、土地(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牧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种植业,酸性土壤利于茶树,靠近城市可以发展花卉、蔬菜、园艺、乳畜业等)。(课本59页)科学技术:劳动力状况(如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业越高,生产规模越大,商品率越高)、生产技术(良种培育、化肥农药使用、耕作技术或经验等)、种植方式(混作、套作、间作、连作、单作)、耕作制度(一年几熟?)。社会经济:市场(不同的市场距离和市场需求,生产的产品也不一样)、交通运输条件(交通的发展和保险冷冻技术发展,大大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政府政策(如我国的大型国有农场建立)。2、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专业化和商品率都很高,规模大,巴西的咖啡、甘蔗、柑橘,马来西亚的油棕,泰国的橡胶、菲律宾的剑麻和椰子出口,科特迪瓦(象牙海岸)可可。混合型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势条件: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降水不足,引大分水岭东部的水和开挖西部的自流井牧畜用水)。②地广人稀:农场面积大,适合机械化生产。③市场广阔,大量出口,交通运输便利,临近港口,政府支持。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安排农业活动,而且还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或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澳大利亚是最大的羊毛出口国。商品谷物农业:规模大,高度机械化,商品率高,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大多分布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新开发地区。美国是世界最大商品粮生产和出口国。美国中部平原小麦带和玉米带发展有利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等。②交通运输便利,密西西比河水运和发达的铁路公路网。③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④美国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⑥市场广阔,农业一体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美国、阿根廷以养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养羊为主。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养牛业优势:⑴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优良的天然草场);⑵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⑶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20世纪初,远洋运输的发展和海上冷冻船的发明是促进商品牧牛业大规模的重要因素;(4)阿根庭人促进牧牛业发展的措施(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改善社会经济条件)①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建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牲畜很方便地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外运③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④种植饲料。乳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和西欧。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发展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凉利于牧草生长,城市集中,人口众多,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条件好。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降水较多地区,埃及、尼日利亚、美国、南欧、南美北部也有大面积种植。亚洲水稻产区的主要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常期耕种形成肥沃水稻土;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单产高、可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喜爱吃大米,市场广大。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⑴小农经营,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以家庭为单位。⑵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需要投入大量劳力,主要用作口粮。⑶机械化水平低,除日本外,其他国家仍很低。⑷水利工程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小农经营、农民无力建设水利工程,政府需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⑸科技水平低,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稻单产。⑹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1、影响工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土地(地价)、积聚(工业企业靠近其他经济活动,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积聚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物,还可以开展协作,促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