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史学试题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鲍马序列: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时带:年代地层单位中最低的单位,与地质时间单位“时”相对应,即时带是指一个“时”内所有的地层记录3南丹型:“南丹型”是华南泥盆系中、上统台内裂陷槽深水、滞流,贫氧沉积的代表,空间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明显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由黑色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组成,含菊石、竹节石及无眼三叶虫等化石。7象州型:“象州型”是华南泥盆系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台地沉积类型。分布广泛,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横县六景,郁江沿岸中泥盆统和湖南中部上泥盆统为代表。岩性以泥岩,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及砂泥质岩为主,化石丰富,多为底栖固着类型,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苔藓虫,海百合等,伴生有鹦鹉螺,腹足类,介形虫,竹节石等8磨拉石:磨拉石,又称磨拉石建造,板块碰撞(陆—陆碰撞或陆洋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巨厚的砂,砾岩占优势的陆相沉积。岩石成熟度差(分选,磨圆岩差,矿物成分复杂),相变急剧,是一种快速堆积。9印支运动:印支运动1934年法国地质学家J.Fromaget)将印支半岛,晚三叠世前诺利克期与前瑞替克期的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褶皱,1945年黄汲清首先将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亚旋回,以印支旋回称呼我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目前一般认为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12笔石页岩相: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13标准化石::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18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板块理论划分的构造单元之一,又称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是地壳从洋壳向陆壳过渡的过渡壳。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较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现象。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状体,朝大陆和大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部位最厚,宽以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19混杂堆积:混杂堆积指某一地层单元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外来岩块,其成分、时代、成因截然不同,相距遥远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混杂地堆积在一起的一大套堆积体。根据板块理论的解释为两大板块俯冲或碰撞时,在接触带上,从俯冲板板刮剥下来及从上冲板块破碎滑塌的各种岩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1.补偿与非补偿盆地基盘沉降速度=沉积速率的情况下,称为补偿,这时水体深度保持不变,岩性、岩相保持稳定,沉积厚度=沉降幅度。非补偿指盆地基盘沉降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这时盆地水体加深。22.T-P-N动物群与E-E-L动物群:T、P、N动物群(热河动物群)是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的双壳类动物群,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一褶珠蚌(Plicatounio)一日本蚌(Nippononaia)为代表,简称T-P-N动物群。E-E-C属东亚地区晚侏罗世的热河动物群最著名的代表,东方叶支介(Eosestheria)一类蜉游(Ephemeropsis)一狼鳍鱼(Lycoptera)动物群的简称。D-B植物群(Danaeopsis拟丹尼蕨-Bernoullia贝尔瑙蕨)真蕨以莲座蕨科为代表,小叶型。裸子植物以银杏和松柏类为主。环境:温带潮湿内陆环境。南方区:D-C植物群(Dictyophyllum网脉蕨-Clathropteris格脉蕨)真蕨以双扇蕨科为代表,大叶型。裸子植物以苏铁类为主。环境:热带、亚热带近海环境23地槽旋回与构造旋回:槽台论者将地槽从开始形成坳陷,继之强烈沉降到地槽回返闭合,褶皱上升形成山系的演化过程称为地槽旋回。构造旋回,又称造山旋回,大地构造旋回“槽台论”把一段时间内,在其中原来的活动带通过前造山带、造山带和后造山带演变为稳定的造山带(或称年青地台),称为构造旋回,法国地质学家(M.Bertrand)1886-1887年,首先对西欧、北美的不同褶皱区进行比较,根据地槽褶皱回返的几个集中时期划分为:休伦、加里东、海西、阿尔卑斯等四个褶皱期,也就是四个构造旋回。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等只承认地区性的旋回,认为迄今已经建议的世界性的旋回。都经不起认真的科学验证,所谓构造旋回的世界一致性,是由于把一个地区的研究成果强加于全球之故。31地台:槽台论者认为地台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强烈褶皱的结晶基底,由较老的(8-6亿年以前)复杂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厚度较薄,未经变质,岩性岩相比较稳定,构造变动较弱的沉积盖层组成。32冈瓦纳古陆:冈瓦纳古陆指古生代初或更早至中生代早期(联合古陆解体之前)存在于南半球统一的大陆,它包括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巴次大陆,澳大利亚、南美和南极大陆。因具有相同的“古羊齿植物群”而得名。冈瓦纳植物群与欧美区植物群相对立,凡欧美区植物,在冈瓦纳都未发现。33印支运动::印支运动1934年法国地质学家J.Fromaget)将印支半岛,晚三叠世前诺利克期与前瑞替克期的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褶皱,1945年黄汲清首先将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亚旋回,以印支旋回称呼我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目前一般认为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34五台群:出露于吕梁山、五台山、太行山北部等地区。命名地点在山西省五台县。由厚度巨大的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为主,并有二云母片岩、石榴石黑云片岩、蓝晶片岩,有时相变为各种片麻岩。中下部有时见有沉积变质铁矿。五台群的变质年龄为20.5亿年。二填空和判断(一)判断1.震旦纪时,华北地区海侵十分广泛。B(-)2.扬子地台区是晋宁运动之后形成的稳定地区。A(+)3.石炭纪是地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成煤期。A(+)4.寒武纪时三叶虫十分繁盛,因而称之为三叶虫的时代。A(+)5.早古生代生物群的面貌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与陆生植物三者共同繁盛。B(-)6.印支运动发生在三叠纪后期。B(-)7.华北地台具有18亿年前的褶皱基底。A(+)8.群是年代地层单位之一。B(-)9.寒武纪时,华北地区处于活动的地槽状态,地壳运动与岩浆活动十分强烈。B(-)10.晚古生代时爬行类的恐龙类十分繁盛,因而称之为恐龙的时代。B(-)11.鲕绿泥石是陆相沉积的标型矿物。(—)12.滨海砾岩的砾石排列方向一般长轴垂直于海岸方向。(—)13.海侵序列在垂直剖面上可看到沉积物由下而上发生由粗到细的变化。(+)14.沉积厚度愈大,水体的深度也愈大。(—)15.泥盆纪时鱼类繁盛,因此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16.岩相分布呈同心环节带状分布是滨海相沉积的典型特征。(—)17.年代地层单位的界面有时也表现有穿时。(—)18.祁连山早古生代褶皱带的基底为早古代及更老的地层组成。(+)(三)填空1.燕山运动发生于侏罗纪、白垩纪时代,蓟县运动发生在元古代末期(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之间)时代。2.欧亚大陆在元古代末期有古欧洲、古西佰利亚、古中国古陆,其间及周围有重要的地槽区。3.我国最大的假整合面发生在华北地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与上石炭统本溪组之间,缺失中、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地层。4.我国第四纪冰期由老到新可划分为红崖冰期、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5.中国大陆在地质发展中地壳活动程度东西方向有很大区别以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为界。西部地壳为稳定的大型盆地。东部为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后者又以古秦岭洋为界,华北为陆华南为海。6.我国主要的含煤层位主要分布在1C-P,2T3-J1,3K1,4R时代。主要分布在1-华北、华南;2-南方、华北;鄂尔多斯;3-东北;4-东北、云南、桂西百色等地区。7.因为馒头组中含Redlichachinensis化石故可与滇东龙王庙组相当,说明当时海浸方向自南侧古秦岭洋到华北太行山、中条山一线和鄂尔多斯、阿拉善西缘及南缘。8.下寒武统的重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古油栉虫、毕雷氏虫、莱德利基虫)。9.纪、代、组、阶、界是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单位。10.我国冰川作用的遗迹主要见于震旦纪、第四纪。11.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组成成分有松柏纲、苏铁纲、银杏纲。12.我国南方重要的含磷层位有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梅树树阶。13.潘加亚泛大陆形成于晚古生代末;而泛大陆的分裂群体大约开始于晚三叠世。14.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雏形的一次重要构造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15.构造分析法中,升降运动的分析标志是水深、沉积厚度和平行不整合;褶皱运动的分析标志是角度不整合。16.埃迪卡拉动物群是无硬体骨骼或外壳的动物遗迹化石;它出现的层位是上震旦统;而寒武系底部以大量出现小壳动物群化石为特征。17.从生物界的部面貌来看,早古生代是一个带壳海生无脊椎动物极其繁盛的时代;而晚古生代生物界形成了脊椎动物登陆与演化;陆地森林出现的局面;中生代生物界的突出特点是陆生脊椎动物发展和恐龙时代18.中生代我国地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东西分异。它具体表现在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而以西大型稳定的内陆盆地。19.笔石相是指以含有丰富笔石而很少底栖生物为特征的一种生物相反映的是深水静水由黑色页岩构成的海底缺氧还原环境;而壳相反映的是开阔的浅海或台地的环境。20.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中可作为标志层的岩层应具备以下条件岩性特殊、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的岩层或矿层21.国际性显生宇系一级地层单位中二分统的系有石炭系,白垩系,第四系三分统的系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五分统的系有第三系24.第三纪生物的特点是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特别繁盛,古动物中恐龙与菊石,箭石在白垩纪末全部绝迹。25.生物界的变革在三叠系,无脊椎古生物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全部绝灭,代之而起为六射珊瑚,菊石,双壳类大发展。(四)、据下列地层资料逐层进行岩相分析。层号岩性描述环境气候1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炭质泥岩及薄煤层、含格脉蕨、网脉蕨等植物化石。近海盆地或三角洲平原湖泊沼泽温暖潮湿2灰色砂岩、黑色页岩夹煤层、含云南蛤、缅甸蛤。海陆交互相温暖潮湿3灰色页岩、灰绿色砂页岩夹泥灰岩、含粗菊石、海燕蛤。正常浅海温暖4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翅蛤。潮上坪炎热干旱5紫红色、灰绿色页岩、泥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滨浅海潮间潮下带炎热半干旱6黄白色砂岩具单向斜层理、产硅化木。河流点沙坝沉积正常7紫红色凝灰质砂页岩、粉砂岩、含狼鳍鱼叶肢介、昆虫。内陆盆地湖泊温热三问答题1中国三叠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轮廓早、中三叠世继承了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以秦岭海槽为界,显示出“南海北陆”的特征,南部海区以龙门山—康滇古陆为界,东为华南稳定的浅海;西为活动的多岛洋盆地,晚三叠世华南为海陆交互和沉积,随着江南古陆为主体的湘黔桂方地的形成,华南分为东西两个滨浅海沉积区。西部龙门山,滇黔桂一带早期为浅海海湾,晚期海退为近海盆地。晚二叠世末,北方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两伯利亚及劳亚古大陆连成一体,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内陆河湖盆地,大型的有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宁武—沁水,此外,还有东北零星分布的小型的山间盆地。2广西(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地史发展的影响广西(加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