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一、确定的依据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创设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2.通过有关化学实验,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3.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4.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5.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6.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7.在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分享。8.能根据实验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9.通过必修课程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过程,体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4.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1.认识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习的基本特征。2.了解所学习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技能在生产、生活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3.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关注实验操作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能顺利地完成有关的化学实验。4.能简单处理实验中产生的意外事故。5.树立绿色化学思想,了解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途径,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6.知道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层析、渗析等是物质分类和提出的常用方法。7.初步掌握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8.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方案。9.初步形成对物质纯化的效果进行评价的意识。二、质量标准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质的常见分离方法,了解各分离方法适用的混合物状态(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2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能够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4)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5)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安全意识,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的安全标识。(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互相交流实验操作过程心得与实验结果,体验实验成功感。(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4)感悟化学实验的真实、平常、严谨,在实验的准备知识学习中体会化学及化学实验的魅力。(5)初步养成节约实验药品,爱护实验药品和仪器,保持仪器干净和实验台面的整洁良好实验习惯。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确定的依据《大纲》《课标》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必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B摩尔质量B气体摩尔体积B物质的量浓度C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D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D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1.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并通过物质的量建立起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1.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1.3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选修没有过多要求没有过多要求3必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3.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4.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5.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并能把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生活、实验中。6.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二、质量标准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2)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进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4)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能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2.过程与方法(1)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2)通过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3)通过配制某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探究及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细致、认真、严谨的科学习惯。(4)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2)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约6.02×1023个粒子与1mol这一巧妙的链接,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谐,体会物质的量在微观粒子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价值观。4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确定的依据必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3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物质分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并在后续学习中逐步完善。2指导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1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2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运用胶体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胶体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其不同于溶液的特性,而对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等不作要求。二、质量标准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3)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4)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5)胶体的渗析;胶体的吸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3)在与同学讨论分类法的过程中学会对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学习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分类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2)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3)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5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模块学习要求补充说明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较复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暂不做要求。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了解Cl-、SO42-、CO32-、Ag+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二、质量标准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⑵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⑶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2)从离子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6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确定的依据必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能够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二、质量标准1、知识与技能(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4)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和本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3)通过对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初步学会用演绎、归纳的方法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4)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和本质的学习,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7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钠的还原性,并会书写钠分别与水、氧气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能说出铝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铝的还原性,铝与碱的反应;认识铝单质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不同,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质量标准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4)通过观察了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