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二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基因重组B.上图过程需要用到的酶有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纤维素酶、解旋酶、DNA聚合酶C.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自交产生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D.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为甲硫氨酸(AUG)丙氨酸(GCU)丝氨酸(UCU)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③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④表示翻译过程;⑤表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解答:解:A、图中抗虫棉的培育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而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B、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此外目的基因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目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等,但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不需要纤维素酶,B错误;C、培育成功的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在该转基因自交产生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A_)占总数的,C正确;D、氨基酸是由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决定的,所以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氨基酸为甲硫氨酸(AUG)丙氨酸(GCU)丝氨酸(UCU),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及原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3分)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他的同事,在上个世纪50年代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即14CO2饲养小球藻,观察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和去向,从而首次揭示了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如图中I代表叶绿体基质,II代表类囊体膜B.小球藻中出现的第一个被标记的化合物为PGAC.符号C6可代表葡萄糖,每产生1分子C6,需要2分子PGAL,完成6次循环D.碳反应的直接产物是PGAL,在叶绿体中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的原料,少部分被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和去向,图中I代表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Ⅱ代表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能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14CO2中C的转移过程为:14CO2→PGA→PGAL+C6.解答:解:A、图中I代表叶绿体基质,Ⅱ代表类囊体膜,A正确;B、由图可知小球藻中出现的第一个被标记的化合物为PGA,B正确;C、图中C6可代表葡萄糖,每产生1分子C6,需要2分子PGAL(C3),完成6次循环,C正确;D、碳反应(CO2的固定)的直接产物是PGAL,在叶绿体中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的原料,大部分被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和去向图解,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3分)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成熟的种子无休眠期,也可用肉质直根扦插繁殖.生长于背风向阳处的植株叶型为全缘型,生长于向风荫蔽处的植株叶型为缺刻型.为了探究“蒲公英缺刻叶型的形成是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同一田野中生长良好的蒲公英为材料,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实验思路.其中最合理的是()A.取叶全缘的一株蒲公英上的两粒种子,分别栽种于装有沃土的甲、乙两花盆中催芽;发芽后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为背风向阳处,乙为向风荫蔽处;观察叶型B.取叶全缘的蒲公英的同一直根,切取相似两段,分别栽种于装有沃土的甲、乙两花盆中催芽;发芽后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为背风向阳处,乙为向风荫蔽处;观察叶型C.选取叶型缺刻型和全缘型的两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取其根,切取相似的两段,分别埋于装有沃土的甲、乙两花盆中催芽;发芽后于背风向阳处培养;观察叶型D.选取生长良好的同一直根,切取相似两段,分别埋于沃土中催芽,培育至出现成熟叶型分别移栽于甲、乙两花盆培养,甲为背风向阳处,乙为向风荫蔽处;观察叶型的变化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生长于背风向阳处的植株叶型为全缘型,生长于向风荫蔽处的植株叶型为缺刻型.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蒲公英缺刻叶型的形成是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据此答题.解答:解:A、同一株蒲公英的两粒种子的遗传物质很可能不同(有性生殖过程中有基因重组、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因此实验结果的差异有可能是遗传物质决定的,也可能是环境差异引起的,这就涉及到两个变量即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条件,A错误;B、用叶全缘的蒲公英的同一植根,分成相似两段,无性繁殖能保持叶全缘的亲本性状.当改变培养环境后,若乙组(向风荫蔽处)叶型变成缺刻型了,而甲组(背风向阳处)叶型仍保持不变,则说明蒲公英的缺刻叶型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B正确;C、甲、乙两组环境条件设置相同,而且也不是缺刻叶形成所需的外界条件,这只能证明全缘叶的形成与环境(背风向阳处)有关,C错误;D、植物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当成熟叶型已经培育形成后,再改变环境差异其实已经不能再改变叶型了,所以该思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探究实验设计,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能设计合适的实验进行验证.4.(3分)在植物的细胞培养中,现有多种方法可提取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成功解决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克隆方面的难题,标志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原生质体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酶解法B.将原生质体放入高渗溶液中,可正常膨大C.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可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但不是遗传转化的理想受体D.原生质体的获得再一次证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存在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未脱壁的两个细胞是很难融合的,植物细胞只有在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才能融合,所以植物的细胞融合也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答:解:A、酶解法是理想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比如物理机械磨损也可以,A错误;B、将原生质体放在高渗溶液中由于失水会萎缩的,B错误;C、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可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也是遗传转化的理想受体,扩大了基因工程的受体范围,C错误;D、原生质体是通过质壁分离与细胞壁分开的部分,是能存活的植物细胞的最小单位.因此原生质体的获得再一次证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存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是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或者化学法(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获得融合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株.5.(3分)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来源之一是生物细胞呼吸产生,人体细胞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都能产生CO2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H、O、N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核酸、酶、果糖、油脂中都含有这四种元素D.20世纪以后,主要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效应相关的问题.温室效应是指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其增温原理与上述原理4相似,即随着大气中CO2等增温物质的增多,使得能够更多地阻挡地面和近地气层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从而使地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解答:解:A、人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能产生CO2,A错误;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除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有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C、果糖和油脂中只含C、H、O,不含N元素,C错误;D、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产生“温室效应”,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八、鼓励使用太阳能;九、开发替代能源.6.(3分)(2014•浙江一模)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难度星级:五星分析:分析曲线图:PCNA是蛋白质,其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能促进DNA的复制.解答:解:A、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PCNA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而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正确;B、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成,PCNA浓度快速下降,说明PCNA与DNA的复制有关,可能辅助DNA复制,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PCNA的作用是促进DNA复制,而不是促进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C错误;D、癌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周期短,DNA复制次数多,所以癌症患者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PCNA为素材,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增殖、癌细胞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得出PCNA能促进DNA复制的关结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7.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