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1~3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第1——3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⑴实行: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公东征后,大规模推行分封制。⑵内容:①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的对象),大多是同姓子弟,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③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诸侯之下,卿大夫又可在自己的领地内对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层层封授),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⑶作用:①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西周的统治区域,③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④(受封诸侯的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⑷结束: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受破坏。2、西周的宗法制⑴由来: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⑵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⑷表现: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⑸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形成等级森严的国家政治结构。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的统一:⑴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日益强大。⑵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三要素)⑴皇帝制度的确立①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五帝”中取一个“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此后,“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②皇帝制度的特征评价:一人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⑵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三公九卿”。三公(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实际虚设,秦始皇自掌军权)。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②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中央三个主要官职相互牵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⑶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①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一郡之内分为若干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③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④意义: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⑴对秦朝:积极:国力日益增强,经济文化发展消极:专制权威,矛盾激化,二世而亡⑵对后世: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中华民族,奠定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⑴汉:汉承秦制,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⑵唐: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⑸宋: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①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⑹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开始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3)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4)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5)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增设参加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6)元: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左右皇位继承。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3)隋: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中央来看主要特点是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制度发展;从地方来看主要特点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2)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宰相制度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1)废除宰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故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时期,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⑶大学士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权压重臣。(4)影响:它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2、军机处的设置⑴时间:雍正帝时⑵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⑴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环境下,利于民族融合,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⑵消极作用:①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②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思想,极大妨碍社会进步,拉大东西方差距;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第四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影响:⑴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①结果:中国战败并签订《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a.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变化)b.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②影响: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革命任务和性质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⑵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①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②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⑶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①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免收内地税。)②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①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②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2、近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⑴三元里抗英:农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⑵邓世昌与黄海海战:在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⑶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⑷义和团反帝运动第2课抗日战争1、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⑴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⑵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⑶1937年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2、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⑴南京大屠杀(杀害30多万人);⑵潘家峪惨案;⑶“七三一部队”:日军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细菌试验。3、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⑴中共方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行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正面战场组织四次会战:淞沪(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太原、徐州、武汉会战,虽取得平型关、台儿庄战役的胜利,⑵国民党方面但丧失大片领土开辟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4、全民族团结抗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成为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5、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抗战胜利意义):⑴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⑵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内)⑶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⑷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际)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⑴时间:1843年⑵目的:推翻清朝统治⑶理论特点: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2、太平天国的兴起(主要史实):⑴1851年初金田起义(兴起标志)⑵1851年秋,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⑶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朝对峙)3、太平天国的全盛:1853——1856年通过北伐、西征、东征,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⑴北伐:为推翻清朝,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进行北伐。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⑵西征:为巩固天京,由赖汉英、石达开率军西征,取得鄱阳湖大捷,巩固天京大本营。⑶东征:为断绝清朝财源,壮大自己势力,1856年秦日纲率军东征,夺扬州,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4、太平天国纲领:⑴前期:《天朝田亩制度》①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②内容:a.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b.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③评价:a.革命性: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空想性: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产品归公,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C.落后性:它建立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⑵后期:《资政新篇》①作者:洪仁玕②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迫于形势,没有实行。5、太平天国的失败:⑴天京变乱: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⑵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6、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⑴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有重要影响。⑵局限性: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a.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如《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空想性);b.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争权夺利,贪图享乐(如天京事变)②时代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时代赋予它以往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