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迎河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2.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军队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4.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A.三元里抗英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5.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B.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D.颇具聪明,有利于化解纷争6.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B.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D.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7.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藏进步的原因除了民主改革之外,还得益于中国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8.如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1953年由福建省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的,联系这一时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其历史背景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0.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为”的意图是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1.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12.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C.罗马的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13.倒霉的雅典公民帕帕迪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一现象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任期制B.代议制C.任人唯贤D.轮番而治14.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一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3A.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B.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C.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D.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15.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16.“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据此,美国确立了:①中央集权制②分权制衡原则③联邦制④两党制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②③④17.到1832年,英国人约有百分之十六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B.国王权力受限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8.“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19.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1个B.2个C.3个D.4个20.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21.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与美国全面对抗处于劣势C.国内政局失控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成立北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23.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4炮”。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白芝浩不是一位规范主义者,而是一个独特的功能主义者,他将英国政制分成两个部分,即“尊严的部分”和“效率部分”。“它的本质因其拥有现代式的简单性所带来的力量而显得孔武有力;它的外观因其拥有一个更堂皇的时代所显示的哥特式的庄严性而显得富丽堂皇”。由此可见。“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共和制B.君主制和议会制C.立宪制和内阁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26.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美国的历程》材料三、笫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笫12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15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16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17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63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4分)5(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3)该宪法颁布有何意义?(3)(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2分)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三: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叫什么?这两种制度在地方官员的选任上有什么差异?(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元代行省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4)28.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6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10分)(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4分)(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最主要的恶劣影响。(4分)7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计50分)26.(1)(2)(3)27.(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8(3)28.(1)(2)(3)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