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1)(1)由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的形状特点: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椭球体)。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一球三数”(2)大小:赤道半径约为6378km,极半径约为6357km,平均半径约为6371km。赤道周长约为4万km,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km2。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km。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有大约4万km,这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大约一年多的路程,这样巨大的地球,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更别说是去研究它了,于是我们就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设计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二、地球仪“一轴二极”(1)地球仪(P16)指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2)地轴我们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就是地轴。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其实它并不存在。它是一种假想的轴线,地轴穿过地心,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4)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是地球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其中指向北极的方向为北,指向南极的方向为南,在确定了南北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定出东、西方。(过渡)地球仪上有南北向、东西向的线三、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表1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经线(子午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个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一个圆,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数量无数条(1)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每条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2)与纬线一样,在地球仪上也有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每条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四.纬度与经度的划分起点线度数划分度数含义代号常用划分界线纬度赤道(00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作900当地纬线上的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纬距约为111km。北纬(N)南纬(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300、600把地球划分为低、中、高纬度经度本初子午线(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当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平面的二面角。一个经度间的距离即经距约为111cosθ(θ地理纬度)东经(E)西经(W)200W、1600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经纬度分布规律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低、中、高纬的划分(1)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每条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在地球仪上的无数条纬线中,除了赤道0°纬线是比较特殊的外,人们还把南北纬23.5°的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把南北纬66.5°的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记忆方法:23.5°+66.5°=90°)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与纬线一样,在地球仪上也有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每条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中心线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东、西半球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等分成两个半球。在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避免了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小结)今天这节课是我们的预备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认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地理。同时我们系统学习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特征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系列地理知识,例如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纬、东西经的确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