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六周历史训练题(文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第六周历史训练题(文科)1.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年份船只数吨数广州上海广州上海1844184918551863306331867441334373400142099142357300500858452547157191964309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A.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2.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3.下面是1953一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下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下列属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成就的有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②沈阳机床厂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④三峡工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面粉加工业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据统计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以前,中国面粉每年出超。从1915年起,中国面粉贸易开始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增加了近59倍。关于这一时期中国面粉大量出超的原因,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民国初期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南京国民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为中国面粉出口提供了契机④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8.“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B.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9.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10.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更是不胜负担。这段材料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的主因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的结局11.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C.符合当时的国情D.是理想的救国方案1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人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13.下面是根据《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一书编制的1878-1882年上海海关机器进口情况统计示意图(单位:海关两),此示意图A.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出体现B.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的见证C.是外国资本控制中国近代工业的证据D.表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失去主导地位1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B.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D.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15.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错误的是A.设厂地址拥有最早开埠通商的有利条件B.美国的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在中国加工提供了可能C.成为近代企业的途径是手工工场采用了机器生产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16.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A.托古改制B.中体西用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17.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实施“一五”计划B.开展“大跃进”运动C.组织人民公社D.确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8.下面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表”(单位:亿元)材料表明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近代工业产值手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近代工业手工业近代工业手工业1920219.0310.6643.1753.8319.880.24.919.71936306.1233.1973.71106.8931.069.010.824.1A.该时期近代工业有所发展B.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C.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D.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19.在中国最早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0.上海纺织女工杨燕秀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庭的开支情况,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豆腐账”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B.记录者是普通老百姓C.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变迁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2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短暂春天时期,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B.1935—1936年间,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C.抗日战争期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布局发生重大改变D.欧美列强的经济侵略是抗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因22.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中说到“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材料反映了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A.振兴荣氏家族昔日的雄风B.与外商企业争利C.挽救中国的纺织业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23.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这1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占33.3%),其次是国防工业(占28.2%)。机器制造业居第三位(占15.4%)冶金工业局第四位(占12.8%),这四大工业合计占90%。这一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分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A.集中力量以优先发展重工业B.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C.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D.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4.《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秩序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2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该现象说明的主要问题()A.中国的茶、丝生产商品化程度高B.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C.中国的茶、丝很受西方人欢迎D.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xi,五倍)。……材料二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请回答:——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2分)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3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5分)(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选择题答案:1—10:11—20:21—25:试卷答案1.A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从题干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844年到1863年,广州、上海的船只数和吨位数都呈增长趋势,但上海增长趋势明显,速度明显快于广州,这说明自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外贸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故应选A。2.D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从材料中的时间1937——1942年,以及其地区主要在四川、湖南、陕西等内地,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侵略,工厂企业内迁,随集中于内地,体现的工业布局的变化。故A、B、C不合题意。故应选D。3.A4.A5.B6.B7.A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根据材料,通商口岸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排除B项,C、D不符合材料主题,比较容易排除。通商口岸在繁荣城市的同时,造成了乡村的衰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更加突出。故应选A。8.D9.D10.A11.C12.C13.A14.D15.D16.B17.A18.A19.“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A.新航路开辟时期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0.C21.D22.D23.A24.C考察近代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材料的内容可知,主要是有关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实业家们创办实业的积极性,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打下了基础。故应选C。25.D36.(1)问题:对外贸易出现入超。(2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埠通商;列强通过攫取特权,取得贸易主动权;外国商品采用机器生产,质优价廉。(3分)(2)现象:一战期间,中国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历年来外贸严重的入超现象有所改变。(2分)原因:受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政策的影响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和控制有所减弱。(5分)(3)民族独立是工业发展的保障。(2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