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UNIVERSITY课程论文COURSEPAPER题目:影视艺术欣赏《小城之春》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旁白运用的异同论文摘要:电影《小城之春》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都巧妙的运用了旁白和独白。不仅体现了人物的鲜明个性,突出了影片要表达的思想,更能营造出诗化的影视艺术意境。但两部电影的旁白又各有特色,不尽相同。本文先对旁白的定义和旁白在影片中的作用进行解释之后将根据其在两部电影中的作用对其异同点作比较分析。关键词:旁白,语言,诗化,意境{论文正文}声音进入电影,是电影更逼近与生活真实。电影叙事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论证电影在再现的前提下,能否进行叙述,从叙事结构上讲,文学的叙事结构与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方面有着相对的一致性。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特点,就是在情节上设计各阶段的起承转合,结尾都一定有结束故事的因果关系。后来,一些影片插入了闪回、闪前等方式,讲时间顺序打乱,而音乐、画外音等成为造成电影中时序效应的主要手段,旁白是画外音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随着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发展,旁白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画外音的一种形式”而是成为了独具魅力的表现手段。电影中声音课分为人声、音乐、音响和影视歌曲四大类。语言则可以说是影视剧作中的第一要素,而语言又包括:对白、独白、旁白、解说词等等,电影中的人物语言是电影声音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言语不仅会死讲给某些听众的进度报告,而且也是他们的情绪的一种自然的表现,它正像笑和哭一样地并不一定跟理性的目的有什么关系。人们不仅仅说些处于理性的有目的的话,最能表现他们性格的往往并不是他们那些理性的话”一.什么是旁白旁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是一种说明性,阐释性的语言,不是剧中人的动作产生的反馈行为。它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剧中人的主观性自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过去或展开情节,能给人以亲切之感。一种是局外人对故事的客观性叙述,概括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原委,或对人物事件表明态度,直接进行议论和抒情。旁白的表现方式丰富且完善。旁白可以出现在开篇、片中和片尾,甚至影片的任何一部分,因此使用也十分的灵活。由于旁白属于台词的范畴,且与画面人物分离,因此它可以摆脱依附人物形象的从属地位,从而发挥声音或文学各自独立的表现作用。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旁白—独白。独白是指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互动进行的自我表述。它是影视作品直接表现人物内心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游刃有余的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二.旁白在影片中的作用首先,我哦们必须肯定:语言是有表情的,这话总表情不是让人看出来,而是让人听出来的,没有表情的语言是中性的,中性语言是没有表现力的;旁白出现在电影中的作用也绝非单一,以下是几种旁白在电影中发挥的较为主要和重要的作用。1.介绍背景,推动剧情发展这种旁白常出现在影片开头,常用一介绍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等。2.塑造人物,体现内心以第一人称叙述为主的旁白较为常见,并且十分有效。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它能准确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人格品质和内心世界。语言的表情更能挖掘出任务内心互动的微妙变化。3.弦外之音这类似于小说的议论或抒情。从传统意义上说,电影是应该以影像来结实创作者要表达的一吐,是一种形象的艺术,二语言恰好是抽象的。但是,人们最想听的,也是最耐人寻味的却是那些听不见的语言,也就是弦外之音。当代电影深受现代小说的影响,强调任务的心理描写,多用意识流的表达方式。所以很多带有探索性质的电影中大量运用了旁白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升值很多导演在形式上刻意追求后现代,形成了自己的特的风格。并且通过旁白来体现影片弦外之音和内涵,使得电影富有了独特的文学性,使影片富有了诗意的意境。三.旁白与独白的区别独白:是从戏剧中借用过来的一个术语。独白被电影借用过来后,是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它只能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呈现。由此可见,独白与旁白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人物产生于内心的一种反应,也就是说独白一般表现的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和情感活动。独白不仅是人物自己的声音,而且也是此时此刻的想法和心理过程。独白与旁白的另一个区别是,独白的画面所表现的一般总是同意主体。独白直接表达人的内心,使其不仅与画面上的人物形象相吻合,而且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一致。而作为电影辅助手段的旁白则不一定。在一部影片中,旁白的出现始终会划破观众对电影影像的理解,运用旁白应尽量避免与画面的内容想重复,力求简洁、含蓄、恰当,在对剧情发表点评时,也不是概念的说教,而是通过暗示来表现形象的内蕴。四.《小城之春》和《阳光灿来的日子》中旁白的比较1.介绍背景,推动剧情发展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不同于文学不同于音乐绘画,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即是视听语言。然而费穆在这一点上似乎并没有更多倚重画面的功能,反而强调人物旁白在情节推动中的作用。周玉纹在片中的旁白之多令人乍舌,无论是开篇时内心空虚的自白,还是她与戴礼言不合后的心境,抑或是章志忱到来后她内心的疑问,都由她的旁白完成。个人认为这是有悖于视听语言的运用。虽然旁白使画面富有文学性和诗情画意并且加深了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摹,但是这对推动剧情的发展反而有些重复、累赘,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副作用。画面的推拉摇移以及蒙太奇的剪切绝对可以构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完整段落,演员的种种表情与肢体语言对于情节的提示也有着莫大的作用。然而此片中大量女主人公内心的独白以及旁白的运用,个人认为破坏了导演极力营造的哀伤氛围。比如周玉纹在想章少爷是否是自己的初恋情人时,若去掉内心的台词,表情与动作其实已经提示了她内心的波澜。依靠语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猜疑时,那种犹豫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破坏。再比如周玉纹与戴礼言争吵后的一场戏,周玉纹回到自己的房中时,“推开自己的房门”,“坐在自己的床上”,这些个人认为有些话其实不说为好。哲学家黑格尔说:声音有“随声随灭”的特性,“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但“迅速消逝的声音却通过耳朵直接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引起灵魂的同情共鸣”。人声是影视艺术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旁白的运用是影片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旁白不仅起到了不充,解释画面的作用,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定格了整部影片的基调,赋予画面更深层次的含义。如在片首出听到姜文极为个人是的旁白:“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功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我眼前一阵阵发黑……”。这里旁白作为一种画外音的开头形式,一下把影片的历史、环境、情节、情绪等用简洁而又极具个性的语言交代清楚,并让观众产生期待心理。又如旁白道:“我不断发誓人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收到的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都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搞得我头脑混乱,真假难辨……”。导演一旁白的方式在最后甚至否认了电影前面段落的真实性,直称起为伪造的谎言,堂而皇之的略去了青春苦涩的一面,让观众星尚北京少年擂着胸膛向全世界吹大牛的气魄和纯真。这样情节的跳跃可能只有用旁白才能使其顺理成章并且还起到了凸显人物精神的作用。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旁白在推动剧情和介绍背景的作用上,《阳光灿烂的日子》要更胜一筹。2.塑造人物,体现内心《小城之春》通过旁白,内心独白等文学化的表达方式,描摹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使之视像化。通过淡化情节,注重内心描绘,渲染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继而祈祷传递古典意境和抒发中国传统人伦道德理念的作用,揭示出电影独有的思想内涵。恰似一部银幕抒情诗,在女主人公的娓娓讲述中,展开一部知识分子关于国家理想、个人际遇的抒情长卷。《小城之春》中旁白的运用体现了其独特的诗意风格,给人一种强烈的主观性,好像洞察了一切。在内心声音的表达上,旁白的作用十分关键。玉文在电影中的造型和行动都给人一种端庄贤淑的感觉,可是她的内心情感却是丰富而复杂的,对爱情有炽热的追求,对生病的礼言有强烈的责任感。她的内心世界多是由旁白呈现的。旁白与片中景色的融合,使整部影片的诗情画意更加浓厚。同时导演也使用了时空交叉的方式,与画面结合,创造了新的心理叙事方式。通过周玉纹的旁白让观众有一种周玉纹不只作为主角在展开故事,同时又作为事后者讲述故事的感受,同一人物在同一空间里却有双重内心视角,这种多时空交叉的独白推翻了现实时空,与画面分离,发明了费穆独有的心理叙事方式。在它之前,中国的电影并没有“诗意”这个概念。影片巧妙地是旁白赋予了诗意和文学性。以这种精致的艺术手法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和民族心理等。在情感与道义的矛盾之上,费穆恰当的把握住了高尚的道德意识与伦理的界线,体现出了一种完美的人格和真挚的人性,这是本片持久的艺术魅力所在。相比之下,《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是以运用大量的独白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特色。片中的独白用口述的方式来表明马晓军自己内心的恐慌,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加以幻想,直至自己也无法分辨现实与梦境,给影片增加了神秘感。以下是片中马晓军极具表现力的内心独白:(1)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寡和自我慰藉。我很小便离开出地来到这个大城市,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我把这个城市认做故乡。这个城市一切都是在迅速变化着——房屋、街道以及人们的穿着和话题,时至今日,它已完全改观,成为一个崭新、按我我们标准挺时髦的城市。没有遗迹,一切都被剥夺得干干净净。(2)我感激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他们是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我至今坚持认为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的前途诱惑他阳光灿烂的日子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3)这是我的一个习性;当受到压力时我本能地选择妥协和顺从,宁肯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段也不挺身站出来说不!因为我从没被人说服过。所以也懒得去寻求别人的理解。人都是顽固不化和自以为是的,相安无事的惟一办法就是欺骗。(4)我一点也不感动,不是施教者不真诚抑或是这道理没有说服力,而是无法再感动了。类似的话我从不同渠道听过不下一千遍,我起码有一次到两百次被感动过,这就像一个只会从空箱子往外掏鸭子的魔术师,你不能回回都对他表示惊奇。另外我也不认为过份吹捧和寄予厚望对一个少年有什么好处,这有强迫一个体弱的人挑重担子的嫌疑,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造就一大批野心家和自大狂。两部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内心世界的表现上不约而同的都使用了旁白的手段。但是两者对其的用法和所起到的效果又不尽相同。我认为,在这方面《小城之春》对中国电影艺术的贡献更为巨大。它开创了中国电影中“诗意”这个全新的概念,它对旁白的使用是中国电影的经典范例,是里程碑式的突破。3.弦外之音在《小城之春》的一开始,一个手提菜篮的少妇辗转于残破的城头之上,低语呢喃,在昏黄幽暗的色调背景下,衬托出凄美绝伦的意境。旁白不是的介入,乍一听是在喋喋讲述与画面相近或是重复的内容。这些幽幽的独白,在电影营造的封闭、孤独的世界里,传达出小城封闭、压抑的同时也勾勒出了玉文无可倾诉的估计灵魂,也使得电影文本极具文学性和可读性。“住在一个小城里面,每天过着没有变化的日子,早上买完了菜,总喜欢到城墙上走一走。这已经成了习惯。人在城墙上走着就好像离开了这个世界。眼睛里不看着什么,心里也不想着什么,要不是手里拿着菜篮子跟我先生生病吃的药,也许就整天不回家。”“礼言每天跟我见不到两次面,说不到三句话,我早上出来买菜,他一早就往花园里跑,他会躲到一个地方,叫人找不到,他说他有肺病,我想他是精神病。我没有用气死,他好像没有勇气活了。”“买完菜回家,我就进了厨房,然后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