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温庭筠温庭筠(812-约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唐宰相温彦博后代,属于没落贵族家庭出身。才思敏捷,屡举进士不第,一生抑郁不得志。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花间派代表人物,被称为。•与并称“温李”•与并称“温韦”•词作内容多描写•,其描写尤为成功,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风格总体而言。“花间鼻祖”“绮丽香艳、婉约柔媚”女子闺中生活情态韦庄李商隐闺怨、男女相思离别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花间词派以为代表;以写为主要内容;落笔多在,词藻。词风。后蜀赵崇祚将十八人词编成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温庭筠、韦庄闺怨、男女相思离别华丽浓艳闺房“香软”《花间集》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译文: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在晨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忽明忽灭,蓬松如云的鬓发将掩未掩到雪白的脸颊,慵懒地起身后画起漂亮的眉毛,迟迟地梳理打扮。插上头上的花饰,仔细地在镜子的前后照来照去,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穿上新贴图案的绣花丝绸短袄,那图案上是成双成对金色的鹧鸪。一:整体感知:1、概括上下片所写内容。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概括内容: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慵懒形象。下片:梳妆打扮的过程。人物形象: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孤寂)的闺中贵妇形象。此词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着装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贵妇形象。人物形象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主题词,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闺怨B.梳妆C.相思D.离别二、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这是考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讨论完成。艺术手法: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环境(比喻):安排人物出场的背景,渲染寂寥的氛围。肖像: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动作:着一“懒”字和“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动作: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以花喻人。着装(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肖像、动作(细节)反衬、比喻、三、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请结合词句内容加以解说。全篇选取“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词中女子装扮“绣罗裙”“金鹧鸪”雕饰华丽,是一个美丽的富贵形象。“香腮、蛾眉”等用词精致。“照花前后镜”尤其精妙。此外,词中感情表露隐含,从“懒”“迟”“双双”词中微微透漏内心的寂寞。构思工巧,故可以说“富艳精工”。意象理解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结合下片中的意象,说说你从词人“约文微词”中所体会到的女主人公情怀?“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不免兴起盛时独处、顾影自怜的伤感!“鹧鸪”——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鹧鸪似乎在叫:“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却早已出门远去,触动了物双人单、情何以堪的哀愁?总结:下片借助于“花”和“鹧鸪”两个意象传达出闺中女子内心的满怀幽怨和寂寞空虚。四、讨论: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有人说这首闺怨词中词人有所托寓,你认为词人寄托了什么感情?(结合以下的材料)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chén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táo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词成后,令狐绹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绹,致终生不被重用。温庭筠一次唐宣宗微服出行,在一个旅馆里凑巧遇上了温庭筠,但他俩当时互不认识;温庭筠比较傲慢,而且还带有戏谑的口吻问宣宗:“您不就是当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吗?”在得到否认后,温又继续问询:“那么,您莫非就是那些县尉、主簿之类的官吧?”对温庭筠所涉及的一众小官,宣宗只得说道:“皆非也!”回宫后,宣宗心里实在觉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温贬到了方城当县尉去了。屈原《离骚》:香草美人之传统其多以男女之情喻君臣遇合女子美貌无人欣赏,孤独寂寞士人才华无人欣赏,怀才不遇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四、讨论: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有人说这首闺怨词中词人有所托寓,你认为词人寄托了什么感情?思考讨论: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明确:在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夫妻的伦理关系和君臣的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妻子在丈夫面前是没有自由的,丈夫可以喜爱她,选择她,抛弃她。她的一切都操纵在男子手中。君臣关系也是如此。那个在家中唯我独尊的男子汉大丈夫,一到君臣关系中,就变成“臣妾”了,就跟那妾连在一起了,相当于女子地位。他可以被选择,被抛弃,被贬谪,被赐死,甚至杀身,还要谢恩的。与夫妻关系极为相似。所以很多男子做起诗来,想到自己不得知遇,就把自己比作一个女子,没有找到一个托付终身的人。拓展延伸闺怨诗词鉴赏闺怨诗词:主要抒写古代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宫怨诗词:主要表现宫妃们因失宠或不得宠而生的怨恨。一、闺中人的身份宦妇商妇征人妇游子妇宫妇……二、“怨”之原因皇权无上恩无常男尊女卑夫为纲别离迟暮源征商三、常见意象•1、言愁意象: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2、行为类意象: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3、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4、庭院建筑类意象:高楼、宫殿、玉阶、窗等1、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对团聚的渴望;2、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的情绪。3、描写青春易逝、美人迟暮的忧伤。4、抒发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朝廷的控诉。5、表现宫中女子对青春消磨、自由被禁、遭人冷落的怨恨和伤情。四、内容情感(1)、以相思寓_____________(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4)、以冷落被弃寓_________6、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的人生感慨:渴望报效国家朝廷壮志未酬、功业未就怀才不遇遭排挤打击(一)浓重的感伤色调相思别离、色衰爱弛“君恩无常”“妾身薄命”等(二)细腻的心理描写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五、艺术特色(三)强烈的人、物对比(衬托)人的不自由与物的自由、人的形单影只与物的成双成对“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郑谷《长门怨》“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四)突出的情、景描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常用手法还有: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虚实结合等主题人物身份“怨”由“怨”情弃妇思妇征妇商妇游子妇少女妃子宫女闺怨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丈夫戍边远征年老色衰丈夫情变以夫为纲丈夫远行(为利)丈夫远行(求学)青春短暂等待幽闭深宫失宠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对爱情婚姻的失望;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1别离苦情、寂寞孤独;2相思关切,渴望团聚;3青春易逝、美人迟暮;4厌恶战争,控诉朝廷;5青春消磨、自由被禁、遭人冷落6寄托作者情怀、人生感慨青春辜负,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寂寞孤单、百无聊赖;向往自由和幸福;对帝王情薄、遭人冷落的怨恨多伤春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