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老人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2岁男性,主诉反复黑便2个月,头晕、头痛半月入院。该患者既往否认消化道溃疡病史。患者10年前因头晕、肢体麻木,经本地医院诊断为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长期口服阿司匹林50mg/d~100mg/d,同时加用降压药物心痛定及丹参、维脑路通片治疗,患者病情一度平稳。近2月来反复出现大便发黑,1次/d~2次/d,量少,未引起注意。近半月大便次数增多,2次/d~3次/d,呈柏油样,时感头晕,精神食欲不佳,无恶心、呕吐,略感上腹部不适。体查:体温36.5℃,脉搏98次/min,血压105/68mmHg,贫血貌,睑结膜及唇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上腹部压痛阳性,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浮肿。粪潜血阳性。请分析原因。又名硝苯地平,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后1.2周出现,以后逐渐消退,一般副作用发生后不需停药。5Terry报告3081例心绞痛患者因不能耐受副作用而需停药者仅占5%。此外,有低血压(3.4%),一过性脑缺血发作(0.3%),低血压的发生与剂量有关(主要见于100mg/日)。长期用药对血象,血沉,肾功能均无影响,少数病人在体力负荷时有肌酸激酶轻度到中度升高,但没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另外,少数报道硝苯地平可引起肝炎、高血糖,因体外试验它可抑制大鼠胰腺β的细胞分泌,此外,硝苯地平应避免用于主动脉狭窄和左室摄血障碍的病人丹参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它是由单味丹参浸膏后提取而成的。丹参属于中药中的常用药,以往对丹参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心脑血管方面,它在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上的理想疗效已是家喻户晓。丹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妊娠高血压症、2型糖尿病血液高凝状态、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部黄褐斑、青春痘、粉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神经性耳聋、白塞氏综合征及结节性红斑、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热痹肿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肝纤维化、失眠等。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低血钾症。副作用较小维脑路通,又名羟乙基芦丁,适用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所致的偏瘫、失语以及心肌梗塞前综合征、动脉硬化、中心性视网膜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等。精神失常。张兴道报告两例无药物过敏、精神病家族史的老年病人在应用维脑路通3天后,出现烦躁不安、自言自语、语无伦次、幻视幻觉、手脚不自觉舞动甚至砸东西,并且分别在6个月和12个月后再次应用维脑路通而诱发精神症状。◆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嗜睡。◆急性脑水肿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①在预防瓣脑性心脏病发生全身性动脉栓塞方面,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但与双嘧达莫合用,可加强小剂量双嘧达莫的效果。②避免和糖皮质激素合用;避免与香豆素类抗凝药、降血糖药氨甲蝶呤、巴比妥类、苯胺类等合用。③饭后服。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和溶栓治疗学会(ACCP)的循证指南指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患者应根据病情,使用最佳剂量。大量的临床试验显示,对大部分病人来说,包括慢性稳定性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这一剂量也可降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欧洲一项脑卒中预防研究显示,既往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25mg,每日2次,即50mg/日可降低脑卒中或死亡的危险。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即使服用比表中剂量更高的阿司匹林,疗效不会进一步增加,但副作用的发生却大大增加。因此在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中,患者应该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亦即长期应用50—160mg/日,以达到最大疗效,而毒副作用则减至最小,这才是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6]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由于口服后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作用强,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各种疾病的时,要严密监视其不良反应。1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2过敏反应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系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所致,也与其影响免疫系统有关。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药多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还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3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症状一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4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肝损伤通常发生于大剂量应用时。这种损害不是急性的作用,其特点是发生在治疗后的几个月,通常无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和触痛。血清肝细胞酶的水平升高,但明显的黄疸并不常见。这种损害在停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两型风湿病易出现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后,临床处理方法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VitC及肌苷等药物,口服强的松,症状一般在1周后消失。5肾损害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该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有人认为,部分肾盂癌是滥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的继发性并发症。6对血液的影响阿司匹林通常不改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含量。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