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学报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内涵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德才兼备的内涵解读——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特点——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功能)原因于学强德才兼备作为一种用人标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为统治集团推崇和使用。今天,推进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实现机制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推进这一课课题研究与实践工程的重要前提是正确认识德才兼备的内涵,科学总结德才兼备用人标准实现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一、德才兼备的内涵首先明确的是,此处笔者从四个不同角度来解读德才兼备的内涵:首先理解德才兼备的文本内涵,揭示德才兼备最为一般性、基础性和普适性的含义。其次理解德才兼备的恒定内涵,揭示不同阶级社会中对德才兼备的共同要求,把握不同性质社会中德才兼备用人标准所含有的共同的政治文明。再次理解德才兼备的异动内涵,揭示不同阶级的社会中对德才兼备的不同要求,突出强调德才兼备的政治性。再次理解德才兼备的时代内涵,结合中国当前的具体实际,分析解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德才兼备的基本要求。1.德才兼备的文本内涵德才兼备的文本内涵主要是从文字、文献、词源与理性推理的视角来解析这个概念。从文字方面着眼于文字的结构解析,从文献方面主要着眼于经典文献对此概念的解释分析,从理性推理方面则是根据自己查阅情况及相关学者的理论论述,按照人的思维逻辑推演出来相关带有规律性、普适性的结论。无论从哪个视角看,把握德才兼备必然要理解此词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德与才。“德”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表示人的大腿、小腿与脚,引申为道路、人的行动,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在金文中,“德”的会意功能表达的更为全面,因为它在“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在小篆中,德仍然是会意字: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随着文字的进化与发展,现在德右边的构成又有了变化,为“十目一心”。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出发,解读这“十目一心”,首先应理解“一”字。《说文解字》指出“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里的“一”不仅仅是个数字问题,而是万物之祖,是一切东西的始祖和本源。从一中派生出阴阳、派生出天地。所以这一横实际就把天地分开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德”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说满天是眼。“一”的下面的心,当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着人的心。“德”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有没有法律追究,你的行为都对得起天地良心。与“德”不同,在甲骨文中“才”是个象形字,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像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树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是草木初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才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草木之初而枝叶毕寓焉,生人之初而万善毕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蕴也。”其中“人之能曰才”一语,所揭示的就是才的引申义——学识才能。作为与德并列的才的含义,并不是指它的本义“草木之初”,而是指它的引申义学识才能。“材谓可用也”,“凡可用之具皆曰材”,可见,材具有可用性。作为学识才能含义的才,与材是通用的,因而可用性是才的特性。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是恩格斯在晚年提出的。他指出:“要在党内担任负责的职务,仅仅有写作才能和理论知识,即使二者确实具备,都是不够的,要担任负责的职务还需要熟悉党的斗争条件,习惯这种斗争的方式,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399页)这实际上是从德和才两个方面提出了选拔干部的标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执政以后,列宁也提出了干部必须德才兼备的思想。他认为担任领导职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当是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本领的人才,他们既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又能埋头苦干(不管别人的忙乱和喧嚷),使苏维埃组织下的很多人都能坚强地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地工作。我们党关于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是陈云在1940年写的《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中提出来的。陈云指出:“用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并提出提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陈云文选》(1926-1949年)第146、147页)1943年周恩来在《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一文中,也提出挑选干部的标准是政治标准与工作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此后我们党一直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构词上看,为了便于分析可将德才兼备视为兼备德才。如我们经常说某某德才兼备,实际上是指某某兼备德才。某某自然是这句话中的主语,兼备是谓语,德才则是宾语。很明显,从词组类型方面看兼备德才是动宾词组,而其中德与才是两个宾词。理解这样一个词组必然又涉及到德与才这两个宾词的关联性问题,放在词组中看,德才是联合性质的,处于同样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兼备德才与兼备才德一样,德才兼备与才德兼备一样,只所以称为德才兼备主要原因是习惯而不是德与才孰轻孰重的问题。但是,另一个方面则是,德才兼备标准中对于德与才两方面很可能是并非同步发展的。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具体到一个人所具有的德才素养来看,根据德才兼备中德与才的关系,确实可以分为这四种情况:一是德才都好,二是德好才劣,三是德坏才优,四是德才皆差。如果将一个人的德才素养放在一个坐标体系中,以德为横轴,才为纵轴,就会将人的德才素养分别列入四个象限,德才都好的在第一象限,德好才劣的在第四象限,德坏才优的在第三象限,德才皆差的在第三象限。从四类人对社会的影响情况看,第一、四象限的人至少不会危害社会,第二、三象限的人则不然,尤其是第二象限中德很差才突出的,对社会的危害最大。①2.德才兼备的恒定内涵德才兼备的恒定内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性质,作为统治者或治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所考虑的首先是这个被选拔者是否是德才兼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利于维护阶级统治或家族统治。同时,这种选择同样说明,德才兼备作为用人标准之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除了其本身的内涵在与时俱进以外,还在于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恒定内容。今天,我们推进德才兼备用人标准之所以可以借鉴古代和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德才兼备中的恒定内涵。德才兼备的恒定内涵在德与才两个方面都有体现。就德方面而言,无论任何时代都十分重视用有“德”之人,重视人的政治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品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明的政治家就强调,“古者圣贤之为政,列德而赏贤”②,“王者之论,无德不贵”③。而后的思想界人士也提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④“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⑤纵观历史,不同时期对于德内涵的强调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一致的:第一,公道正义。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⑥《吕氏春秋》指出,“士之为人”要“遗生行义,视死如归”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⑧儒家之所以强调修身,是为了追求“身正”后的内圣,从而达到外王。这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适用,没有公道正义就难堪重任。第二,仁爱惠民。孟子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结合历史发展明确指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三代之得①参见奇秀:《论德才兼备标准的社会价值根据》,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②《墨子·赏贤上》。③《荀子·王制》。④王符:《潜夫论·忠贵》。⑤吴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⑥《墨子·赏贤上》。⑦《吕氏春秋·士节》。⑧《礼记·礼运》天下也以为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①,这种“仁者莫大于爱”②,“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③的思想仍然是今天对德的基本要求之一。第三,正直厚道。古代非常重视任用正直厚道之人,他们认为“若有材艺而以正直为本者,必以其材而为治也;若有材艺而以奸伪为本者,将由其官而为乱也,何治之可得乎。”④唐太宗的开明的重要体现就在于识人与用人,吴兢曾提到“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⑤当前,做人不正直厚道,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很难持续地推进工作进展。第四,忠于职守。忠于职守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其精神实质就是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兢兢业业地为之奋斗,终身不懈。忠于职守首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明代大儒王守仁说:“古者四民异业同道,其尽心焉,一也。”⑥在古代恭顺是臣子最重要的品德,今天美国宪法依然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摈除阶级属性这一点与我们干事创业必须要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忠于人民是一致的。古人对“才”的论述不如对“德”的论述那样集中,《周礼》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多数是才的要求。《六稻》讲将有“五材”:勇、智、仁、信、忠,孙武讲将有智、信、仁、勇、严五项素质,两者都提将有五项标准,大体相同,只有“智”或称“谋”属于才能素质。《管子·七法》篇提出治国者需掌握七项本领,即则、象、法、化、决塞、心数、计数,可视为治理之才的较为完整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看无论是人才的构成五要素“德、才、学、识、体”还是三要素“才、学、识”都与;才包括了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包括了才学与能力,包括了经验与学历、资历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自古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强调了才的涵盖性,在才的内涵方面有以下相通之处:第一,知识素养。清代张经解释“才”的涵义说:“夫才者,诸法之蕴隆发现处也。无才即心思不出。”⑦“才”实际就是人所积蓄蕴涵的深厚的知识学问的潜在力度,没有它的作用,人的智慧才能和思想方法就不能生发。第二,学历高低。从古代学而优而仕到现代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工、公开选拔等对学历的基本要求都体现了才在学历方面的要求。第三,能力水平。才是内在的,能是外显的。一个人有没有才是通过能体现出来的,古代用人中除了强调科举取士之外,也强调有政绩,而政绩就是通过能力转化的。目前,我们考察任用干部也讲通过政绩看德才的问题。①《孟子·离娄上》。②《大戴札记·主言》。③陆贾:《新语·辅政》。④《周书》卷二三《苏绰传》。⑤吴兢《贞现政委》卷二《任贤》。⑥《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⑦《原诗·内篇下》3.德才兼备的异动内涵异是不同,动是变化。所谓德才的异动内涵是指随着时代的变迁,德才的素养要求在不断变化,德才关系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德才的阶级属性在不断变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经历原始社会之后便步入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事务和现象都打上阶级的烙印。用人标准的德才兼备在阶级社会或存在阶级的社会中仍然有着鲜明的阶级色彩,尤其是反映政治素养的德更是如此。所以,德才兼备的异动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德的异动性,二是才的异动性,三是德才关系的异动性。首先,德的异动性。德的异动性根源于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品德三个方面的异动。其一是政治品德,政治品德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专制社会中对于人才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是维护专制秩序,忠于阶级统治;民主社会中对于人才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共和政体,体恤民众疾苦;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才的政治品德还要求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感与敏锐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方面。其二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的要求有些共通性,比如仁爱、孝悌等等,但其中包含的内容与精神还是有很多变化的。比如,古今都推崇孝道,但古代的孝与当代孝不同,古代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着鲜明封建意识和腐朽的传宗接代观念,如“父母在,不远游”的狭隘同样与现在孝道不相容。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女了缠足,使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贞洁守节,从一而终;嫡长子继承等等都与当前的伦理要求不同。其三是个性品德,个性品德,是指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品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综合性的系统。人的个性品德是在个体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关系、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