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如何看待清朝的落后清朝前期的农业手工业比明朝都有较大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实力也是在世界上有着较强大的地位,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落后,不能简单的从他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总值来看,而要从其社会制度和谁会生产力俩个基本方面来考察,如果其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那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走向落后。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背景:主要原因:中国制度的落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取得商品市场。重要原因:清政府防止国内人民接受到外来影响而起来造反危及自身的统治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实力落后于西方国家。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2)鸦片战争经过:1840(爆发)——1841(扩大)——1842(结束)(3)鸦片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②赔款2100万银元——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便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4)鸦片战争影响: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直接原因: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2)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3)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高考要求: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2.《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前期的建国纲领,1853年颁布(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2)内容:①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分配产品。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3)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4)评价①革命性: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绝对平均思想无法调动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③落后性:以建立落后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和目标,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3.《资政新篇》;——后期重振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政治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外交和外国通商往来,但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3)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4)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过程:1856年,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天国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2)失败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主观)——主要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4)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其灭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5)教训: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高考要求: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1)原因:①国际: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②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制定和实施“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③中国:政治腐败,奉行妥协卖国政策。④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内容危害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赔款:赔日军费白银2亿两赔款大致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迫使清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开放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办工厂:日可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利润,体现资本输出的特点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2.黄海海战:在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爱国将领英勇抗敌、殉国。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口,不许出海迎敌。日本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①背景:《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②力量: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③意义: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企图瓜分中国。②直接原因: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侵略权益。(2)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3)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①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归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时间签订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3课辛亥革命高考要求: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同盟会的成立(1)条件: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④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④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反清起义的失败和孙中山的推动。(2)成立: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3)纲领: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领导: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并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5)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武昌起义的爆发(1)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爆发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机遇。(2)时间:1911年10月10日。(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废宣统年号,改黄帝纪元;国号“中华民国”;国旗十八星旗。(4)形势:①发展迅速:到11月下旬,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②潜伏危机:各省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3.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主权在民,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平等自由,否定封建等级制度;三权分立,维护民主共和;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权力。(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5.辛亥革命(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②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③经济: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习俗:推动了中国社会风俗习惯近代化。(3)局限: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4)教训: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旧知回顾: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阶级活动思想主张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革命派: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制新民主主主义的历史分期1919——1924: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五四运动、中共成立)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史)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高考要求: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原因:根本:北洋军阀政府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国内阶级矛盾加深。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形式:罢课和游行示威。②第二阶段:1919.6.5后,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形式:“三罢”斗争。(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和约签字。(4)评价: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特点:青年学生―――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主力军③意义: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⑤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新焕然一新。◆拓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