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关于武则天称帝的文献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近三十年关于武则天的文献综述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早在封建时期,众多文人骚客就曾对武则天进行过种种或褒或贬的评价。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武则天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论文,著作不断问世,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不同侧面评述了历史学者关于武则天研究的学术成果。关键字:武则天唐史历史人物本文从不同侧面评述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者关于武则天研究的各方面成果。其中对于武则天研究的焦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回顾历史学者研究武则天的学术成果,不难看出武则天研究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武则天。这一点也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围绕这个焦点,我们应当确定武则天研究的重点,即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我们必须把她当作一位政治人物来看待,因此必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她的政治生涯上。围绕着这个重点,再来研究其难点问题。如武则天能够称帝的原因,武则天的思想倾向,用人方略,武周社会的发展等等。只有突破这些难点,才能对武则天做出合理的评价。一、武则天与个人私事主要关于武则天的身世以及她与亲人之间错从复杂的关系。梁恒唐在《谈武氏家族的起源和繁衍》(1)一文中探讨了武氏家族的起源,迁徙以及文水县的兴衰。黄正建的《关于武则天身世的一点猜测》(2)则根据杨则墓志和其他史料,提出武则天的外家并非隋代宗室。张洁《武则天和她的武氏宗亲》(3)一文指出,武则天对武氏宗亲的感情有一个从厌恶排斥到信任偏袒的转变过程,而武氏宗亲的命运也随之沉浮变化。杨剑虹在《武则天的家庭和她所受的教育》(4)一文中指出,武则天之所以有渊博的学识和杰出的才能,原因之一是她曾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勾利军《武则天杀女应属事实》(5)认为,武则天当政后的一些行为,如追封长女等事都透露出她杀女之事不虚。秦川《论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矛盾和斗争》(6)认为武则天当皇后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争权矛盾就此开始,并最终以武则天胜利为结尾。而勾利军,汪润元的《武后之立与唐高宗的“恋母心理”》(7)则认为,唐高宗的“恋母心理”是武则天得立的主要原因。赵英华在《武则天与李弘、李贤之关系探微》(8)一文中提出李弘、李贤二人能力的突出正是武则天获取权力的障碍,所以在她的授意下李弘、李贤相继被害。王灵善《武则天心态研究》(9)以中国妇女的传统心态作参考,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武则天的心态:无神论意识,唯我独尊的处事原则,女权意识,指出正是这些独特的个性才使她成为一位女政治家。二、武则天与武周政权主要关于武则天称帝的原因分析。徐嫩棠的《武则天称帝原因浅析》(10)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方面分析了武则天称帝的原因,她认为贞观末年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婚姻,庶族地主阶级的支持是武则天称帝的有利原因。武秉礼在《简析武则天称帝的主客观因素》(11)中认为武则天有才华是内因,难得机遇是外因,内因借助外因,外因促进内因,是其称帝的主要原因。栗莎的《论武则天的知识基础与其称帝之关系》(12)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掌权称帝,与其精通儒家、法家治国之道密不可分。赵宝俊在《中国唯一女皇的出现》(13)中论述了武则天称帝的原因,指出唐朝前期庶族政治势力的抬头和中央集权的强化都为女皇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而武则天本人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强烈的统治欲望则把可能变成了现实。孙王媛、乔丽萍在《浅谈武则天称帝的社会和文化因素》(14)一文中提出唐初开明、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混合的意识形态是武则天称帝的后盾,并认为在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中,武则天称帝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胡婷婷的《论社会舆论在武则天称帝中的作用》(15)认为能够有效地控制并制造舆论对于武周王朝的建立功不可没。其中伪造图谶祥瑞、曲解佛经以及大规模的请愿活动是武则天及其支持者制造舆论的主要方式。相似观点的还有林世田的《武则天称帝与图谶祥瑞—以S.6502《大云经疏》为中心》(16)和段塔丽的《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17)等文章。三、武则天与政治生活主要关于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的政治风貌,采取的措施,管理思想等内容。胡如雷的《关于武则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8)一文认为,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生活陷于病态的状态,产生了诸多弊端,与贞观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分析了武则天推行的路线及其政治下场、悲惨结局,认为她并不知道自己实行的究竟是哪家的政治路线,而只重实用,不过道、法两家的色彩稍微浓重一些。陆庆夫《说武则天时期的冗官政治》(19)认为武则天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广开言路,放手招官,这不仅给她统治的王朝造成了混乱,也破坏了唐初的选举制度,开启了有唐一代的冗官政治。而贾三强在《武则天时代的廉政建设》(20)中则认为当时官员队伍没有发生整体腐败,且各种政治人才竟为之用,从而保证天下繁荣稳定。并指出武则天时代的廉政建设成就突出,功大于过。张先昌在《关于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的几个问题》(21)一文中进行了广泛的个案分析,对旧史指责武则天滥杀文武大臣提出了质疑,认为不能把武则天杀害文武大臣笼统地称为滥杀。而杨西云《也谈武则天杀文武大臣——与张先昌先生商榷》(22)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马晓丽在《关于武则天重用酷吏的几点看法》(23)提出应看到武则天对酷吏有一个利用、抑制、打击和对冤枉者平反昭雪的全过程。而不应当是全盘否定,并提出酷吏也确实打击了姿行暴虐的门阀士族势力,对庶族地主的上升以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看法。王德林的《武则天的管理思想》(24)从农业、人才、法律、军事四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并提出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管理中仍大有用武之地的观点。而李志贤的《标新立异,别有意图——论武则天的“改制”》(25)从众多史料中考证得出,武则天统治时期有很多所谓的“改制”是为了满足她的统治欲望和巩固她的政权,纯粹是基于其个人的政治动机。同时他也指出不否定武则天在其他领域所作的改革。马丁的《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北疆政策及其影响》(26)中提出武则天的北疆政策的成果比较有限,但对其后唐王朝处理北疆事务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建立了藩镇体系。相关的文章还有崔明德的《论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27)、宁志新的《武则天时代的政治风气剖析》(28)和吴宗国的《论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29)等。四、武则天与文化生活主要侧重于宗教与科举制度。牛志平的《武则天与宗教》(30)一文考察了武则天与佛、道、儒诸教的关系,认为武则天与佛教互为利用,相辅相成,对于儒教和道教的兴趣也颇浓厚,只是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但前提是皇权必须大于神权。贾发义的《武则天与佛教信仰》(31)通过对武则天和高僧的交往及武周时代造像史料的分析,认为高宗、武后及武周时期,净土信仰的广泛流行与武则天的扶持和政治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谭继和的《武则天与文化中国》(32)提出武则天适应了南北朝以来文化中国大一统认同的潮流,推动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促进多元一脉的民族文化国家的发展,提升大一统的国家形象,为文化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邵治国的《武则天明堂政治和明堂大火考》(33)跳出前人从礼仪和考古的角度对明堂建筑本身进行考察,而从政治角度和社会背景上分析,认为明堂是武则天的政治活动中心和心理支撑点。贾丹丹的《诗赋或策文的选择——重探武则天的科举态度》(34)对学术界以往认为武则天倚重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与进士科相比,制举更受到武则天的重视。叶哲明的《武则天称帝和选士制度政策的革新——评科举殿试的历史作用》(35)一文指出现实迫使她采取广收人才入仕的路线,并对前代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我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选士制度。五、武则天与总体评价除了单纯的评价,还有关于武则天的对比研究。王双怀的《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36)一文分古代、现代两个阶段阐述了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分析了对武则天评价出现分歧对立的原因,即对武则天的评价往往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郭绍林《论古人的武则天地位观》(37)一文指出,唐人对武则天的看法就不一样,主要分为三派:反对者、拥护者、隐忍者。至唐中宗复辟后,开始统一认识,取消“中兴”说法,认为母子相承、周唐一统。此后人们逐渐把她摈除帝王之列,修史者提出了年系中宗、事归太后的主张。胡如雷《关于武则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38)一文则认为,武则天是一个应当基本肯定的历史人物,但肯定中又应该掌握分寸,不能评价过高。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确实在继续发展,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隋末农民大起义,个人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与此相反,武氏的消极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进步起了拖后腿的作用。刘炬、刘鸿雁《武则天是成功者吗》(39)一文则对史学界的一个共识即武则天是位成功者提出了疑问。文章通过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得出结论:武则天是个失败者,其最大的失误是改唐为周,失尽民心。而赵文润的《论武则天的功过》(40)却对此提出质疑,作者认为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她的功绩,具有时代的特征,她的过失,亦带有历史的局限。何磊的《无字碑上岂无“字”—试评以往人们时武则天的毁誉褒贬》(41)认为从中宗复辟到“开元之治”十余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乱,封建经济得以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由“贞观之治”向开远盛世稳步迈进,这当是武则天留给李唐封建王朝的最大的政治遗产。刘希为在《武则天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42)一文中采用了比较的方法,认为与世界中世纪所有的女皇对比,武则天是28位女皇中的佼佼者;与吕后、冯太后、慈禧太后对比,武则天谋略、胆识、权术最高明,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与高宗、中宗、睿宗相比,她最有才能,是成功的皇帝。三宅宪子的《析武则天对日本女性的影响》(43)一文指出武则天在位时期与日本“女帝的世纪”基本一致,日本女帝们想通过模仿武则天的政治政策在日本树立威望,巩固统治,因此在行为和观念上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日本的普通女性也受到了影响。【结语】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史学工作者在武则天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1985年中国唐史学会成立了武则天研究会,大大推动了武则天研究。但是,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武则天研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选题雷同,简单重复。评价武则天的文章极多,但有不少是重复劳动,有新意有突破的论文较少。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武则天研究的深入。因此,继续研究武则天,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参考文献】(1)梁恒唐·谈武氏家族的起源和繁衍[C]·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2)黄正建·《关于武则天身世的一点猜测》[C]·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3)张洁·武则天和她的武氏宗亲[N]·河北师大学报·1999(2)(4)杨剑虹·武则天的家庭和她所受的教育(5)勾利军·武则天杀女应属事实[J]·史学月刊·1996(4)(6)秦川·论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矛盾和斗争[N]·甘肃社会科学·1993(3)(7)汪润元·武后之立与唐高宗的“恋母心理”[J]·学术月刊·1995(10)(8)赵英华·武则天与李弘、李贤之关系探微[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9)王灵善·武则天心态研究[N]·山西大学学报·1990(3)(10)徐嫩棠·武则天称帝原因浅析[J]·史学月刊·1995(6)(11)武秉礼·简析武则天称帝的主客观因素[C]·武则天研究论文集·1997(12)栗莎·论武则天的知识基础与其称帝之关系[N]·《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赵宝俊·中国唯一女皇的出现(14)王媛、乔丽萍·浅谈武则天称帝的社会和文化因素[N]·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15)胡婷婷·论社会舆论在武则天称帝中的作用[J]·乾陵文化研究·2008(4)(16)林世田·武则天称帝与图谶祥瑞—以S.6502《大云经疏》为中心[J]·敦煌学辑刊·2002(2)(17)段塔丽·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J]·中国典籍与文化(18)、(38)胡如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