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汉字研究综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罗亚鸣2010180013)【摘要】汉字体系基本形成于距今三千八九百年的夏代中期,它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承载着悠久的古代文明,蕴含着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周代就出现的《史籀篇》和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就看可出汉字研究由来已久。在近三十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计算机的运用、国外先进语言学理论的引进都对中国语言学家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汉字研究方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1979年至2010年这三十多年的汉字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关键词】汉字本体与理论研究,汉字的应用性研究,汉字标准化研究汉字的研究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尚有不足之处,加之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八十年代以来,汉字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汉字研究十分活跃,有关汉字问题的著作和文章层出不穷,汉字的本质、功能、价值、发展规律、中西文字比较、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影响汉字的因素、汉字的现状与前途、汉字的应用和现代化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关照,汉字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较前更为丰富、全面,汉字研究进入了多维反思阶段。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汉字本体与理论研究,还是新兴的汉字信息化研究、汉字教学等应用性的研究,或者是汉字简化和规范化研究,这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尤其是作为基础的汉字本体与理论研究。一、汉字本体与理论研究汉字本体的研究就是以字形为中心,字音、字义为辅助,探讨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包括对汉字发源、性质、结构、系统等多方面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在汉字研究中本体研究依旧是主流。在30年间的《语言文字应用》128篇有关汉字的论文中,有54篇是汉字本体理论研究;64篇《世界汉语教学》的汉字研究论文中有35篇;《语言教学与研究》中64篇占41篇;《中国语文》则是68篇中有43篇。这些数据说明语言学家们认为汉字的本体研究是汉字研究的重中之重。(一)汉字的性质研究汉字的性质是汉字研究的根本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国内学者提出汉字学说以来,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高潮不断,汉字性质的讨论也就成为汉字学研究的热点。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可谓是见仁见智,近几十年来,有“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语素文字说”、“语素一音节文字说”和“汉字理论质疑派”等观点。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会直接影响汉字性质理论的研究水平及教学上的应用。对汉字的性质最早作出明确论断的是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索绪尔。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他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1)表意体系。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2)表音体系。它的目的是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模写出来。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的。1因此,不少国内的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学鼻祖的看法,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例如,在高等学校里影响很大黄伯荣、廖序东。然而表意文字这一概念,也存在着表意含混、含义不一等缺陷,且汉字中的形声字也具有一定表音性。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在深入研究汉字特性的基础上对汉字的表意性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积极展开了对汉字性质的讨论。为了弥补汉字表意说的不足,一些学者从汉字的内部结构着眼对汉字的性质提出汉字是音意文字理论。周有光、裘锡圭都提出了汉字是音意文字的理论。杨顺清在《论汉字的性质与未来》一文列举了关于汉字的非逻辑理由后指出,“汉字属语素文字”。除上述观点外,一些学者还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汉字的本质和特征,形成了“汉字理论质疑派”。(二)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的研究在文字学理论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又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课题。作为汉字结构的经典理论——六书理论,自汉代以来,一直为历代文字学者所秉承,人们大多不过在六书框架内,做一些解释补充之类的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六书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和拓展。李大遂《简明实用汉字学》在分别阐述了六书之后,又分专章探讨了汉字的结构单位,分别介绍了独体、合体、笔画、偏旁、整字等概念,讨论了汉字结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笔画之间的关系和偏旁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汉字结构问题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又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结构新说。突破传统的创新说,不囿于六书的框框,敢于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汉字结构理论体系。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戴君仁《中国文字构造论》、张世禄《中国文字学概要》、唐兰《中国文字学》、张玉金、夏中华《汉字学概论》、陈涛《文字学浅谈》、陈燕《汉字学概说》、王宁、邹晓丽《汉字》、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等等。2(三)汉字功能研究在汉字的功能和价值方面,语言学界近十几年来对汉字的宏观属性与本体属性以及汉字的显型文化学价值和隐型文化学意义等做了较探人的探讨,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观点。例如,《汉字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王松文认为“汉字为汉文化之载体,与汉文化结成了血肉联系,汉字除具备一般文字的功能外,尚有一些独特的作用。”詹绪佐、朱良志《汉字的文化通观》对汉字的功能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认为汉字不仅在文化变迁、道德、宗教等显型文化层次上具有文化学意义,而且在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隐型文化层次上具有文化学价值。他们在稍后发表的《汉字的文化功能》一文里还把汉字的功能进一步概括为传播功能、确证功能、镜象功能、表现功能等。《文字本质论》姚锡远则认为,文字的宏观属性是社会性、全民性和符号性,文字的本体特征为双重物质性、民族性和系统性,文字除传存言语信息、记录言语外,还具有美学功能。肖天柱《关于汉字问题的反思》也指出“汉字具有超历史时期、超方言,甚至局部超民族语言的适应能力,……汉字的繁难与我国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没有必然联系。”3上述关于汉字问题颇有见地的观点不仅是近十几年来汉字功能与价值研究的新成果,也是新时期人们关注汉字文化的原因与动机之一。二、汉字的应用性研究近十几年来汉字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延伸到了与汉字有关的许多领域,影响汉字的因素、文字与语言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的跨学科研究、汉字的应用研究等题都成为汉字研究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汉语言学的核心期刊中,汉字应用性研究的论文数目仅次于汉字本体研究。(一)汉字教学研究汉字教学研究可以分为汉语为母语的儿童识字教学和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对外汉字教学。随着国家和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对儿童识字教学的研究颇少。从1979年至2010年的《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上300多篇有关汉字的论文中,仅有两篇是汉字识字教育。另外一方面,伴随中国经济腾飞,汉学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因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巨大差异,汉字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汉语教学中的难题,更有人提出弃写汉字,对外汉字的教学逐步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专家学者们对汉字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人对汉字字形进行拆分教学,万业馨(1999)从字符分工的角度,强调利用汉字的不同分工进行教学,李大遂(2002)则对汉字偏旁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相反,也有人从形和音角度研究教学,郭智(2003)则从一些汉字字形的对称特点出发来指导对外汉字教学;吴思娜(2008)则从注音方式角度来考察注音方式对留学生字形学习的影响。文化教学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引入是对外汉字教学的另一种方法,例如李秀坤(1996)提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张德鑫(1999)重新提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重视文化因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利用汉字的文化意义进行教学可以在汉字教学中增强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学习者汉字学习的偏误分析是对外汉字教学中经久不衰的课题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分国别对留学生的汉字习得、学习中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推动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偏误研究,也给实际教学提供了借鉴。引入母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也是近年来引起关注的方法之一,汲取幼儿母语汉字教学的优点,并将这些优点运用到对外汉字教学中来。“字本位”理论的应用,徐通锵的“字本位”观点是较早地被利用到对外汉字教学中来的一种理论。另外还有应用教学和电脑输入的关系,试图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辅助对外汉字教学。(二)汉字结合其他理论的研究汉字研究结合其他先进的科学理论进行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必经之路。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还从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神经学等角度对汉字进行交叉性研究,汉字的跨学科研究比较活跃,汉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认知心理学对语言学和文字学研究的影响尤其不容忽视。的认知心理学是随着语言学、信息科学等的发展于五六十年代从欧美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在对拼音文字研究的基础上,从八十年代开始,对汉语、汉字的认知规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认知心理学对汉字字形加工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所涉及的方面也较多,它基本上包括了汉字形体从笔画到整字的各个层面以及各层面信息特征对汉字加工的影响。通过此类研究表明:汉字随着笔画数的增多而人的反应会呈阶梯式的加长;在控制笔画数的条件下,部件的数量影响汉字的识别,但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2部件字最快最好,3部件字最差最慢,而独体字居中。而关于汉字的语音加工目前主要有语音规则性效应和一致性效应,汉字的语义加工则主要集中在成人的语义提取中义符的作用以及儿童形旁意识的发展。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古文献中保存了许多根据文化来说解汉字或通过汉字来探讨有关文化现象的内容,4但对于汉字文化有意识、有理论的研究则肇始于20世纪。这类研究可分为:从汉字入手研究文化和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前者根据古文字材料对史前、殷周时期的社会形态以及当时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或推测;后者利用其他文化项已有的研究成果,用新的方法和眼光去观察、分析汉字,探讨汉字个体字符乃至整个汉字系统在构形、字用及发展演变等方面的特点。三、汉字标准化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汉字简化开始到2009年部分专家给44个通用汉字形,可见,国家和专家学者们对汉字标准化问题的重视。且汉字标准化的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占汉字论文的比例为1:4。汉字标准化问题并不仅仅是汉字书写规范这么简单,而是包含多个方面的。包括有:汉字简化、汉字整理、汉字四定、汉字信息化、汉字规范化使用等多个方面。(一)汉字简化问题关于汉字简化问题,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经过半个世纪简化汉字的大力推广,简化汉字已为大部分人接受。但是,部分简化汉字破坏了原有繁体字的表音性或表意性,并且在民间有些字被过度简化,如“傅”简化为“付”。另外在除了大陆的汉语地区香港、台湾等地,仍然是使用繁体字。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专家学者们,就针对汉字简化问题争论不休:有的专家认为应该弃繁写简,简化字便写易识,无论是汉语为母语的儿童还是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方便学习;相反,有学者则认为繁体字在国际上的承认度更高,而且繁体字相较简体字更符合汉字的特性,因此提倡弃简写繁;还有学者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太过极端,相应提出了则中的方法——“识繁写简”。(二)汉字信息化问题由于我国文化和文字的特殊性,汉字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在计算机应用中,中国文字的处理成为一个的课题,7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兴起,汉字信息化研究与探索空前热门起来。甚至在1974年,汉字信息处理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实现人机对话,对于汉语群体的人来说,最终还要落实到汉字上,汉字或者是作为中介,或者是作为成果而出现的。汉字在电子信息化处理方面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汉字信息化处理出现了很多拦路虎,首先是输入法方面的问题;第二,字库问题;第三,古典文献的电子文本问题。到了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纵观三十年来的汉字研究,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百家争鸣,时代感强。目前汉字研究的范围己延伸到了与汉字有关的诸多领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颖而又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