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摘要: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无数次地寻求救国之路却又不断失败,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解、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选择其作为指导思想,并且将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近代中国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被缓缓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屈辱和痛苦不堪的生活,并且开始了漫长的救国之路,近代中国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拯救中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对于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首先我们必须得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1]。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其对于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广大无产阶级的重要意义,历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对于无数次的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人民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或许彼时彼刻,选择马克思主义来作为指导思想的人们,也并没有抱百分百的肯定可以成功,或者他们也并没有想到之后的中国历史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但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思想,选择了继续摸索着前进,选择了绝不低头,而历史也就在这种选择中逐渐形成。2、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2.1国门被打开,无数次的寻求救国之路均失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紧接着,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战争,带给中华民族不可想象的巨大的灾难。资本主义列强掠抢财产,强行租地,并且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吞食中国领土,建立租界,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面对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中国各阶级人民都先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首先是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万人发起金田起义并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前期很成功,统治疆域极广,并且实现了男女平等,废除裹脚等恶习,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民主的开端。但是由于其性质与旧式农民运动雷同,而且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后期主要领导人争权夺利,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攻击,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也说明了单纯地依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是不能够成功的。紧接着,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是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由于其是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方式是非常矛盾的,再加上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和守旧派的阻挠,洋务运动也没有取得成功,这说明了封建制度已不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了,维持封建阶级的政权不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和教育制度以及发展农工商业等。但是维新派没有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且又脱离人民群众,希望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最终失败的结果只是证明了希望通过改革封建政权本身向资产阶级政权转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后的盲目地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并没有成功,反而是一种变相的暴力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等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辛亥革命可以看作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也表明了要通过资本主义来救中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2]。以上的种种救国举动,由于其改革者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外部的一些阻碍力量都以失败告终,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其改革的方式不适用于当时中国的国情,但这些尝试都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一些进步和发展,为今后的寻求救国的中国人累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2.2苦苦思索,俄国十月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革命的爆发的消息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有很大的触动,开始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即便国家很落后,但是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可以引导自己走向解放道路,而且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让他们相信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国家的命运。十月革命发生的时候,中国人民正处在多次尝试救国而失败的时候,中国的先进分子非常的苦闷与彷徨,而十月革命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历经失败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并且俄国当时的国情与中国很相似,其十月革命的胜利更是让中国人民相信,效仿俄国的救国之道也可以拯救中国。于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刻和历史环境下,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主义,他们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开始逐步建立了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了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开始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分子中得到传播,这为今后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作了很好的基础。由此可以总结出,近代中国之所以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主要原因在于经历了种种救国尝试而均面临失败的时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的未来感到非常的迷茫,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也带来了希望,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3、近代中国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3.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都认识并且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以及这种思想与中国当时的国情的紧密联系和适应性,而且在当时,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鼓舞而且对于中国的未来又重新有了希望,于是,他们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的一人是李大钊,他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且他是在中国号召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人。李大钊发表了很多支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的这些宣传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他们的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李大钊的影响和带领下,更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并且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广大人民之间的桥梁,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为今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打好了基础。3.2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之后,并不能就此打住,需要有人能够将其用于实践中,需要有人来将马克思主义真正用于拯救中国的道路之中,在这个时候,在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但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又是一道难题,成功的俄国十月革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不管当时的中国与俄国有多相似,中国始终是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在中国行得通,仍需要很多的努力和尝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只是一种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3]。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老一辈革命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毛泽东主席在当时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救国方针,以及其在大革命失败后总结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中国老一辈的革命家的努力下成功地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并建设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的新时代。参考文献:[1]教材编写课题组,20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教材编写课题组,20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3]朱志敏主编,20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汪青松著,200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