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至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情况预测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27日召开,是否以及如何应对国际油价下挫趋势将成为关键议题。为此,专家对此次会议后油价趋势做出情景分析,并预计,国际油价走弱将持续进入2015年,因为除了欧佩克政策外,供过于求的基本面难见重大变化。自2014年7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尤其是在11月中旬跌至80美元/桶以下,为2006年以来首次进入70美元警示区。目前,国际能源署、欧佩克(OPEC)和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预计,这一跌势有可能继续下跌至70~60美元新谷底。笔者根据油价分析框架和近期国外交流,对此次国际油价趋势、动因和影响做如下分析。油价走势基本面分析石油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与需求出现明显不平衡。供大于求的特征十分突出,是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的基本原因。从地区结构看,在北美地区,美国石油产量上升和进口规模缩减为最大供应变量。根据FGE全球能源咨询公司的数据,2014年美国的原油及液体产量不断提升,全年预计达到每日1150万桶,比上年增加近140万桶/日。同期美国的石油(原油与油品)净进口量预计递减20%,全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13年的32%降至26%。在加拿大,由于项目投资巨大,投资期限较长,成本结构受油价变化影响不一。目前该国油砂项目产量增势未减,主要既有油砂项目仍在运作。其次,在西亚北非地区,利比亚的石油产量从6月份的24万桶/日开始,44万桶/日、55万桶/日、78万桶/日,一直上升到10月的86万桶/日,与其他OPEC产油国的稳产和降势形成鲜明对比。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持续恢复增长提高了对欧洲炼厂的出口水平。伊拉克战乱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一直维持在306万桶/日上下,没有出现预期的大幅上升势头,但是过去四个月的石油出口规模有所增长(达到255万桶/日)。主要由于上述两个国家的出口推动,使得下半年以来的欧佩克石油供应稳增。9月,欧佩克石油总产量为3060万桶/日,到10月略降回3030万桶/日,比2012年开始执行的每日3000万桶超出30万桶。再次,当下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政策变化导致市场供应充裕,油价下挫。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一直承担着国际石油市场最大“机动国”的角色。目前,沙特阿拉伯拥有1250万桶/日的原油生产能力,石油产量一般在900万桶/日至1000万桶/日之间摇摆。当利比亚减产时,沙特阿拉伯曾通过增产弥补市场的空缺;当利比亚的石油重回国际市场时,沙特阿拉伯则通过减产来调节市场供应量;当利比亚再次减产,沙特阿拉伯又再次增产。同样地,当伊朗受到制裁时,沙特阿拉伯也采取了增产措施。沙特阿拉伯一直是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一个较为机动的力量,维护着市场的稳定。然而,多年来,沙特阿拉伯逐步意识到,他们对市场的这种贡献迟早导致其生产量大幅下降至800万桶/日或更低,而这种作用并没有得到OPEC内外其他产油国的配合。后者往往在沙特阿拉伯减产(从而减少收入,提高油价)的基础上,增加出口,尽情享受抬升油价的收益,尤其是长期不理睬OPEC配额的伊拉克。这是沙特阿拉伯不容许的。6月以来,沙特阿拉伯一反过去“机动国”的自主责任,基本维持产量978万桶/日,当油价开始下滑时,沙特阿拉伯稳步减产,从7月份的990万桶/日缓慢下降到了10月份的960万桶/日。但是,其他产油国并不配合减产行动。因此,沙特阿拉伯决定不再减产并在适当时候减价出口,以站稳市场份额,并提示其他产油国配合行动。但是实际效果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特征更加突出。最后,从全球石油需求方面看,2014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较为疲软。2014年全球需求增长量60万桶/日,而此前10年的平均年增长量达到110万桶/日左右;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量则在200万桶/日左右。油价下跌是必然的结果。在全球新增石油需求中,2014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实际石油需求增长减缓,国际石油市场本该出现供应过剩的问题。但是,由于早些时候利比亚和伊朗的石油供应量减少,加上其他供应中断,没有过早下跌。然而,从10月以后的供需关系看,即使出现这些国家中断供应现象,油价依然会下挫。因为近期需求走弱和沙特阿拉伯减价出口加速了油价的下跌,是一般人难以预料的,也快于沙特阿拉伯的预期。预计在11月27日OPEC部长级会议之前,沙特阿拉伯不会回头。此时OPEC其他成员国的看法不一,态度谨慎。因此,会前的油价会继续下滑。油价走势非基本面分析面对当前国际油价下挫趋势,国内人士认为,这是美国操作当前油价来打压俄罗斯或是高盛等投资者操作期货的结果,显然夸大了地缘政治因素和汇率等非基本面的作用。实际上,石油作为国际最具影响的大宗商品之一,商品属性突出,供需关系是油价变化的轴心。非基本面因素一般只有在基本面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笔者不认同低油价是目前沙特阿拉伯与美国政府或美国商业机构配合西方制裁俄罗斯措施的看法,尽管油价下挫可能是美国制裁俄罗斯时所乐见的。近期美元汇率的变化对油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量化宽松政策(QE)的结束及此前就已开始的美元走强,均增加了油价下降的压力。美国政府可采取税收调整等方式,减轻石油公司的负担,强化成本管理,可以使多数非常规项目继续扩大规模。11月27日OPEC会议的影响笔者对本周OPEC部长级会议后的油价趋势做如下三种情景分析。第一,如果11月27日OPEC部长级会议达成减产协议,减产规模在50万桶/日以上,并公开承诺执行,那么目前80美元/桶左右的布伦特油价可轻松反弹到90多美元/桶左右。第二,如果此次OPEC会议不能达成协议,美国石油产业继续稳产,库欣地区的石油储备继续上升,其他市场没有大的反应,沙特阿拉伯不在没有其他产油国配合减产的前提下独自减产至800万桶/日,那么,布伦特油价有可能继续下滑至70~60美元/桶。第三,此次OPEC会议对市场做出一个临时的减产挽救,减产规模在30万桶/日左右,使油价有所回升。但是目前难以预料这一临时挽救措施的市场反应,更不能确定协议履约效果。况且需求方面也难以快速反弹。考虑到目前布伦特油价已经在80美元/桶上下,并有继续下行的趋势,且利比亚、委内瑞拉和伊朗具有减产倾向,因此这一情景也是存在的。2015年油价趋势分析目前,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的基础,在企业层面决定于石油生产成本和公司利润;在国家层面决定于有关产油国的财政预算的盈亏平衡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原油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按照常规,产油国按照自身的石油收入期望及国内的石油成本做出政策反应。从目前全球各类石油项目的生产成本看,除了北极和高成本油砂项目外,多数类型的石油生产成本已经降至每桶75美元以下,平均成本在65美元以下。可以初步判断,目前的油价水平对北美地区的非常规石油项目影响不大。而近几年来OPEC主要产油国的财政预算均在70美元/桶以上。而委内瑞拉的财政预算应在90美元至100美元/桶。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的财政预算也在100美元/桶之上。预计国际油价走弱将持续进入2015年,因为除了OPEC政策外,目前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在今年年底和2015年难见重大变化,相反2015年内仍存在若干明显增加石油供应的因素:一是美国解除原油出口限令和国会即将投票表决的美加Keystone石油管道;二是伊朗核谈判进程对增加伊朗原油出口的正面影响。同时,在气候变化的谈判压力下,2015年西方主要产油国加大能源政策(主要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调整力度,将进一步抑制石油需求的增长。目前,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多调低2015年的油价水平。花旗银行大宗商品研究部的三份报告预计,2015年的布伦特油价平均在每桶95美元以下,美国WTI油价平均在每桶75美元左右。待以上两个潜在供应增长因素实现后,2015年实际的布伦特油价可能比花旗银行的预计还低。国际油价大跌阴谋论油然而生6月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一轮罕见下跌,从最高115美元左右大跌30多美元,目前已经跌破80美元,各种阴谋论随之油然而生。或许正如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所说:“过去20多年来,石油价格上涨或者下降跟供给和需求基本上没有关系。对石油定价的控制可能是除海洛因定价之外世界上最秘而不宣的行当。前车之鉴:美国用“石油”打垮苏联苏联为何解体?迄今仍众说纷纭,但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可谓“功不可没”。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西伯利亚发现巨型油气田,又恰逢国际油价上涨,苏联获得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对苏联而言,正可谓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19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入主白宫,立即着手策划如何结束美苏争霸的局面,搞垮苏联。经过经济情报分析得知,苏联严重依赖能源出口,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于是正如里根在日记中写道:“苏联经济情况汇报会。他们的境况极其糟糕,如果我们能够切断对他们的外汇,他们不得不喊我‘大叔’,不然就得挨饿。”于是,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最终在1991年分裂解体。当时,沙特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于是和美国坐到了一起。里根跟沙特的法赫德国王说:“有美国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1985年,沙特将每天原油出口量从200万桶增加到1000万桶,让国际油价从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导致苏联每年损失200亿美元。1990年,美国从自己的战略储备中疯狂抛售了500万桶石油,国际油价每桶再次下跌了2美元。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油价暴跌,苏联破产了。苏联解体后,石油再次助俄罗斯崛起。2000年以后,石油价格从不足50美元猛增到100美元以上,甚至一度高达1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叶利钦时代陷入绝境的俄罗斯重获生机,普京成为俄罗斯英雄,开始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或许正在再一次上演。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帕图申夫表示,“为了让苏联破产,美国30年前就故意让油价下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阴谋随时都在上演。如果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太长时间,全球经济可能会因此崩溃。”普京的这番警告似乎在印证时隔数年就会来上一次的国际“石油战争”再度打响。现象:美国油比水贱民众恢复驾车出游习惯目前,美国油价下跌至每桶80美元以下,汽油零售价大约为2.85美元一加仑(约3.8升)。这是美国成品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3美元。在美国加州一个加油站里,87号汽油单价已降到每升0.73美元,而旁边小超市里最普通的一瓶1升装矿泉水价格则是1美元。对美国民众而言,油比水贱的事实让他们兴高采烈。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能源消费占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收入近1/5。最近,美国民众流行在社交网站分享加油站油价表的照片。若谁加到了更低价的油,则会发照片“炫耀”。恰逢感恩节促销季来临,油价下跌将大大提高那些因为省下了汽油费而手头更为阔绰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据德意志银行计算,美国家庭每在油费上省1美分,就能为美国新增10亿美元消费。美国纽约民众帕特里克告诉华商报记者:“油价降了,冬季的取暖费用随之下降,每个家庭每个月大概可省下100美元。感恩节即将到来,趁油价便宜,很多人都计划开车远游或访亲探友,我担心到时会大堵车。前两年,经济不好,油价又高,很多人会尽量减少驾车外出,坐公交车或地铁上班。但是低油价能持续多久呢?谁也不知道。”影响:俄经济趋于停滞预计全年增长率不超0.5%如果说美国民众从油价下跌中受益最大,那俄罗斯民众恐怕就是在油价下跌中受损失最大的人群了。俄罗斯人民的民生福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之上。俄罗斯拥有世界上1/3的天然气、1/10的石油,油气相关收入占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根据俄罗斯联邦审计院2013年10月10日发布的《2014年联邦预算和2015、2016年预算计划结论》报告预测,2014年俄罗斯联邦财政收入约为13.57万亿卢布(约合1.8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油气相关收入约为6.5万亿卢布。自今年6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