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web20时代的国际传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进入web2.0时代的国际传播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web2.0时代下,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首先对web2.0技术的发展和其主要应用——博客,社交网络和百科全书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从web2.0的传播学特性和传播领域的变化两方面对web2.0时代的信息传播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其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及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它对我们普通大众的重大意义。最后全文核心进行了总结并对web2.0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关键词:Web2.0传者受者虚拟社区化透明对称自由交互1web2.0概述1.1Web2.0技术的出现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模式的统称,它的核心在于动态性,自主性。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网站组织好的,静态的网页。它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网上的信息全部来源于网站的组织者,普通网民很少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而随着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网站的交互性越来越成为少数存活下来的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核心。在以往的网站上,网民虽然可以将个性化内容发布在BBS或个人网站上,但其十分复杂且自由度很低,内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十分有限。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和组织作用,是以用户为核心的网。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它所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可读、可写、社会化的互联网,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成为了网上的每一个网民。有了web2.0,才有今天的博客,社交网站,购物网站等等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而web2.0的普及,也标志着互联网成为当今最强大的信息传播媒介。1.2Web2.0的应用和爆发1.2.1Blog(博客)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用户可以在其中自由发布信息、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它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它能让个人在网上方便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获得志同道合者的反馈并与其交流。Blog的博主既是博文的作者(或转载者),也是自己博客的管理者。它在出现后迅速取代了复杂而且成本高昂的个人网站,而博客网站上所有内容都是博主贡献的。这样一来所有网民就都参与到了网络信息的共享中,他们从单纯的受传者变成了传播者。而转载功能更是信息传播周期缩短,制造大规模舆论不再是大型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大型媒体企业的特权。例如2005年台湾女孩AnaisLee发起的“怪癖接力”活动就证明,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起大规模的大众传播。1.2.2SNS(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理论依据是六度分隔理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将人际关系网的资源完全挖掘出来。在SNS的帮助下,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网络资源,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SNS这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一经出现,就迅速流行于欧美国家,成为精英阶层拓展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之一。[1]SNS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它使得人际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快捷,人际传播的门槛也因为六度分隔原理而大大降低。在社交网络上只要想找,就一定找得到。人际传播的自由度达到了空前高度。1.2.3Wiki(百科全书)Wiki是一种提供共同创作环境的网站。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群体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支持WiKi技术的网站是一种基于共同创作的网站,每个人都可以在WiKi网站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与探讨。Wiki站点一般都有着一个严格的、确定的共同关注主题,因此其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1]Wiki的出现直接颠覆了百科全书。最初许多人认为由网民群体自由维护的Wike百科全书错误率会远远高于专家修订的百科全书,但后来据统计二者的错误率是基本相当的。而Wike的维护和修正远远比百科全书灵活,其涵盖面也更广。Wiki的出现使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变得模糊,大众不再只是传播的受众,而是成为了传播者。2Web2.0出现的传播学分析2.1Web2.0的传播学特性2.1.1传者和受者在传播学中,传统意义上的受者是指被动接受信息的人,从字面上看,也可以得知受者是处于边缘和从属的地位。随着大众传播活动的展开,美国社会学家卡茨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娱乐、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心理等基本需求。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传者中心论”的思想,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者在传播中的被动地位以及大众传播单向线形模式。公众在大众传媒搭建的舞台上充当的仅仅是配角。WEB2.0颠覆了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体作为信源主体的模式,使得分散的大众也能借助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主体。它让受众也能真正自由地传播信息,使他们从冷漠的旁观者变成了热情的参与者,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发起者。2.1.2虚拟与现实虚拟和社区化这两个看似并不相近的概念在对web2.0的传播学分析中是息息相关的。因为web2.0实现了对现实的,原始的口口相传的虚拟,才形成了多元化的网络社区。也正因形成了多元的网络社区,web2.0才得以更好地虚拟现实中的团体。而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人们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交流,但在网上,并没有对他们真实身份的标识,用户身份的唯一标示是其用户名。有人说,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而现实中,我们可以辨别他人的长相,声音等个人特征。由此可见,虚拟性在于传播方式局限下网民身份的不确定。而现实性在于用户传播的信息的确是自然人制造额,其结果或者效果是现实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聊天,说出的话或者表达的观点都是其现实个人的想法,没有虚拟性,彼此人感觉并不是在与电脑打交道,而是进入了一个“现实社区”。[2]2.1.3社区化由于虚拟性的存在,Web2.0的发展也呈现了明显的社区化趋势,即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高度的沟通和高频率的人际互动,并形成各种特定主题下的用户聚合。Web2.0自由的理念造就了Web2.0个性化的烙印,而开放与共享则使得传者受者双边的互动成为WEB2.0社区化倾向的推动力。这种互动以自组织为中心,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架构起来,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人、内容和应用等充分“活动”起来,以个性化丰富化的服务提高黏度,形成网络大型社区,人们自然的在大社区里面再形成若干个主题小社区,使网络社区越发向社会现实组织架构回归,这样的模式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形成了明显的社区化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社区正成为人们虚拟现实的“柏拉图时空”。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可以轻易地就入这个时空,并长时间地呆在里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网络人群是有意义的,他们代表着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迁徙的最后阶段,这是发生于20世纪的、迈向我们自己制造的“时空”的大进军。[3]2.2Web2.0在传播领域的变化2.2.1信息透明化在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中,信息是不具备透明化特性的。当权者控制舆论相对来说十分方便。而在Web2.0时代,个人和非国家行为体都获得了在网络中的发言权,通过网络文件发布信息。因此,全球网页数量达到惊人的140亿个。据估计,2010年在互联网中产生的新资讯,比人类过去5000年积累的总和还多。当权者即便有能力控制互联网媒体,也无法对如此海量的信息做出筛滤。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发展更让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大到了空前的水平。受者从此可以主动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2010年的维基解密事件则将这种透明化的趋势推向了一个高峰。2010年,“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近7.7万份美军阿富汗战争日记,40万份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件以及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引起轩然大波,令美国颜面扫地。可见在web2.0时代任何国家和组织都已经无法通过控制传播媒体的方式来实现愚民政策。2.2.2传播能力对称化长久以来,非国家行为体和个人在信息制造能力上是落后的。然而,web2.0发展改变了这一状态。信息传播必须包括在对大量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出复杂、高级信息的能力。以往,这种能力主要为国家以及国家支持的机构所拥有。因为,收集和处理原始信息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设备,一般机构和个人难以负担得起。但是,在Web2.0时代,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一方面,Web2.0加快了社会流动性,使得大量专业人才不再固定为某一或某几个机构工作。他们凭借自身专长,更加自由地在不同机构间流动,或者自己组织相关资讯服务公司,从事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比如,几个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便是由专门的经济、财务、法律专家组成,定期分析相关对象的经济和财务状况,发布评级结果,以引导投资流向。另一方面,Web2.0带来的信息透明令更多的非国家行为体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原始信息的收集工作。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得由国家发布的信息,而不必再亲自去收集;也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居民的具体状况,而不必再耗费大量成本去实地调查。同时,世界著名的调研机构,如盖洛普、政治与经济风险组织等也为非国家行为体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原始信息。2.2.3传播自由化在互联网的虚拟社区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分享图片、音乐、视频、文字、软件,可以发出自己的评论,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讨论。信息的流动不再只是单纯的线状,而是没有中心节点、没有固定方向的网状结构。[4]而web2.0的平台不仅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也大大降低了传播的成本。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在网上传播信息只需要接入网络即可,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这使得信息的传播空前自由。3总结与展望Web2.0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形式,从传统的直线传播模式变成了环形的互动循环模式乃至网状的多元模式。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下产生的新媒体,新传播改变了世界。它让我们更平等更自由地获取信息,让民众不再愚昧,让封闭无处遁形。它是我们手中的利器。但是在这样的时代,它的交互性和爆发力同样控制了我们。而产生在web2.0环境的网络暴力同样能够借助它快速广泛的传播力而产生空前的威力。在未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网络将会拥有智力并且无孔不入。然而我们的隐私和权利如何在网络中不受侵犯,网络如何能够趋利避害,维护传播自由,防止网络暴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关注的话题。参考文献[1]叶小路邹霞Web2.0综述及其发展趋势展望[2]韩亚关系传播_WEB2_0时代的传播偏向2008[3]黄志强WEB2_0时代的广告传播研究2008[4]周意岷Web2_0时代的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关系2014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