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西安地区2011届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众文化”是近年来的焦点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一方面,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否定的立场,认为大众文化冲击了高雅文化,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认为,受到更多欢迎、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就是有价值的,大众文化应该就是文化的主流。这两种意见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是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现实状况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确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互相转化和渗透的一面。两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和冲突。一些通俗文化的产品确实如过眼云烟,甚至对社会有不良作用;但也有许多通俗性作品具有积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还有一些也可能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淘洗而“经典化”,成为经典。市场化对高雅文化构成冲击的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积极的可能性,如果市场健全并发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高雅文化也会有自己更广阔的动作空间。大众文化中一些不如人意和刻意迎合低级趣味的状况,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反感和争议,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大众文化”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中性”的。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有其必然性,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对其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也确实不可缺少。客观、理性地认识其复杂性,对于我们在文化领域里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对于文化的评价和传播的机制的健全都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大众文化”所反映的人性的复杂性其实值得我们高度关切和重视。事实上,公众第2页共12页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的价值的精神是人性的主流,同时人性中一些负面的因素也会长期地、持续地存在,可能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的文化对于低级趣味的看法有一定差异,但对于低级趣味的批评和制止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因为只要社会需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对文化领域中的治理就不可缺少。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来参与治理消极的大众文化现象,增强社会的主流意识,使消极因素在大众文化中处于可控状态。今天,“大众文化”正在发生着诸多新的变化。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首先,80后、90后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的心理和文化状态,是当下文化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其次,中等收入者的文化作用和在文化消费中的指标作用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切。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往往在社会中形成辐射效应。再次,互联网在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面对不断出现的网络文化新问题也是新的挑战。(选自2010年第17期《环球》,有删改)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有冲击作用,造成了社会的不良文化环境。B.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中的许多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市场的追捧,这样的作品能代表文化的主流。C.对大众文化或否定或肯定的两种观点态度看似对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质上是统一的。D.太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虽然有矛盾的一面,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渗透的。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的市场化属性对高雅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市场对高雅文化构成冲击,一方面市场会给高雅文化带来更广阔的运作空间。B.大众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文化评价和传播机制的健全有着积极的意义。C.如果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参与大众文化现象的治理,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大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文化的影响。D.虽然不同的社会对文化中呈现的低级趣味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低级趣味都持批评制止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大众文化中有些作品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能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受历史的考验和淘洗,就有可能“经典化”,最终成为高雅文化的代表。B.目前大众文化中迎合低级趣味的作品与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作品并存,说明当今文化市场鱼龙混杂,需要社会、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突出主流价值观。C.大众文化反映出的人性的复杂性,体现在公众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精神价值的同时一些人人性中的负面因素仍长期、持续地存在。D.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文化状态,是现今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第3页共12页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张昭,字潜夫,本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昭。昭始七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昭谓宪曰:“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曰:“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苟靦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时有害昭者,昭曰:“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又逼昭为榜安抚军民。事宁,以昭为北京留守推官,加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官,赐绯。天成三年,改安义军节度掌书记。世宗好拔奇俊,有自布衣及下位上书言事者,多不次进用。昭疏谏曰:“昔唐初,刘洎、马周起于徒步,太宗擢用为相;其后,柳璨、朱朴方居下僚,昭宗亦加大用。此四士者,受知于明主;然太宗用之而国兴,昭宗用之而国亡,士之难知如此。臣愿陛下存旧法而用人,当以此四士为鉴戒。”世宗善之。昭博通学术,书无不览,兼善天文、风角、太一、卜相、兵法、释老之说,藏说数万卷。尤好纂述,自唐、晋至宋,专笔削典章之任。岭南平,擒刘鋹,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论曰:张昭居五季之末,专以典章撰述为事,博洽文史,旁通治乱,君违必谏,时君虽嘉尚之而不能从。《宋史》列传第二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与昭燕.语燕:通“宴”,闲适B.见.知主上见:看见C.无得害.之害:伤害D.时昭已致.政致:归还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昭“博洽文史”和“君违必谏”的一组是()A.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臣愿陛下存旧法而用人B.未冠,遍读《九经》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C.昭博通学术,书无不览明诚所至,期不再生D.专笔削典章之任时君虽嘉尚之而不能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昭精通经史,无书不看,后唐庄宗入魏后,他也来到魂国,带着十多卷文章拜见兴唐尹张宪,深受张宪赏识,立马被任用为府推官。B.庄宗遇难后,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张昭劝张宪“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张宪听从劝告,认为非死无以报庄宗,张昭称赞他说,“公能行之,死且不朽”。C.张昭遭人谋害,被人抓起来送到张宪的部将符彦超那里,符彦超说他是正入君子,不让伤害,事情平息后,又任用张昭为北京留守推官。D.张昭一生是“君违必谏”,但是君主多是赞许而不能听从,曾向世宗进谏用人,认为应当沿用旧制,并且举例说明用人之差别,世宗也是赞许。第4页共12页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译文:(2)世宗好拔奇俊,有自布衣及下位上书言事者,多不次选用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嘧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入关粱·吴均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①,夜赴交河城②。马头要落日③,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①汉代振骞,以功封博望侯,后人称之张博望。②“交对”,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③“要”,同“邀”,此处意为拦截。8.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边塞怎样的场景?“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是如何以人写景的?(6分)9.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对后世有什么影响?(5分)(三)名篇名旬默写(6分)10.补写如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3)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是坟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挺题号涂黑。第5页共12页三、文学类到本阅读(25分)11.阅读甫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目送叶稚珊母亲去世特,和二十几年前父亲去世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我那样冷静地料理着她的后事,完全没有侧乱。同样的长夜难眠,那时是痛不欲生的思念,第一次饱尝人想人的锥心之痛,我完全不能自控,不能维持正憎的工作生活,居然一年有余。父亲留给我的背影是温暖绵延的,自幼至长的丝丝缕缕,我一熙一滴地回味了二十几年,仍有着一种痛中的甜。无论何时,梦中还是朗睛的,日常生活工作种,他笑盈盈地来了又走……那时我太年轻,不止是年龄,主要是阅历中没有“死剐”的体验,l总觉得那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永远不会砸着自己的石头。突如其来的当头一击不堪忍受,目瞪口呆,方寸大乱。降临的不过是千年万古没有人能逃得脱躲得过的一种常识一个规律,只是因为发生在自己的亲人:牙上而全线崩溃。母亲的离开我们是有准备的,我们目睹了她一天天所忍受的非人能承受的痛苦,目睹了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急促而又缓慢难换的一步步,一步一回头。那是怎样折磨人的痛苦和矛盾。她说:“我和你们还没有过够。”她说:“你也那么残忍吗,为什么不让我走?”谁能够承受呢?明知回天无力,挽留不了她一步步远去的生命,但还想多留她一天一时;可生不如死的痛苦袭来,我们实在看不下去,流着眼泪拥抱着她,大声说:不忍受了,不受了,妈——不受了!母亲离开了,先生尚在病中,我必须节制自己。像笃信上帝和教义的信徒去教堂祈祷或手抚圣经能使自己安静,我拿起了龙应台的《目送》,相信在这样的时候只有这本书能使我得到排解安抚镇定——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是的,目送!几十年是母亲目送我们,年幼时,年轻时,我们几乎没有理会到,少年时我们蹦跳着、中年后我们匆忙着——离开,顾不上回头看看目送我们的人。一大把年纪了,每次离开母亲的家回头张望挥挥手成了重要的仪式,她永远会在二楼她卧室的窗前俯看目送着我们,直到行动已经很困难了,还要这样。为了不耽误目送和挥手,每次我们一起身穿外衣,她就一定要挣扎着站起来,急急地向卧室挪去,大家赶紧要上前扶她站稳。这一两年我们习惯了先把她搀扶到卧室的窗前站稳,再离开家。在楼下不用回头,能感觉到有一种重重的东西压在我们的背上,是目光。还是目送,最后是我们目送母亲离开了人生的旅程,最是那告别后最后的一个转角,殡仪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