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陕西科技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精神,认真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转变,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一、工作基础(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的基本情况我校一贯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充分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自上世纪以来我校就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2005年我校“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此为契机,我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教育理念的思考、实践体系的创建、实践平台的拓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了富有特色和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在各类竞赛的推动下,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并开始成果转换与创业的尝试,实现了以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为龙头,推动创新能力、创业意识、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搜狐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网、华商网等国内知名媒体对学校连续十几年开展校园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中所取得优异成绩给予了多次报道,2006年11月《光明日报》以《陕西科技大学: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题对学校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予高度评价;2006年6月7日《中国教育报》以《品牌是这样炼成的——陕西科技大学创新教育纪实》为题对学校连续十几年开展校园课外学术科技2文化活动予以专门报道;2007年6月12日《中国青年报》以《中国学生日本获照明设计竞赛金奖》为题对我校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并实现了中国学生在该项赛事上获得金奖“零的突破”进行报道;2009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网以《陕西科技大学09科技节知识产权唱“主角”》为题对学校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进行报道;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网、陕西电视台《投资陕西创业宝典》等多家媒体也对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广泛报道。(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经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初见成效。(1)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走在全省高校前列。2011年我校入选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陕西省2011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3月我校作为陕西省属高校唯一受邀的学校,参加了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球创业周峰会;我省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未央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2010年在我校挂牌成立。(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良性互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科技创新实践和创业大赛的展开,促进了我校的学风建设,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几年来,我校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质量等指标逐步得以提升,一次性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4%左右。通过对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大赛获奖的指导教师采取计算教学绩效、落实奖励的激励措施,带动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论文和成果,实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质量的双丰收。(3)大学生科技竞赛、创业大赛取得新突破。自2006年以来,我校有近500人次在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114项。2010年,在第五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申报的22件作品15件获奖,以4金3银8铜的成绩获得“优胜杯”,成绩位列陕西高校第二名;同年9月我校选送的3部参赛作品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铜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8支参赛队伍一举夺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排陕西高校第三位。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夺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4)大学生专利申报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我校本科生在专利申请方面3取得了显著成绩,仅自2005年以来,学生申请国家专利获得515项授权,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外观设计专利414项。2010年,我校大学生专利授权数达到232项,比2009年增加20.8%。在2010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16名,陕西高校第1名;在2010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6名,这其中都离不开我校学生的贡献。(5)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和团队。我校2004级学生耿军岗在日常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智,积极参加创新教育活动和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在大学四年中就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且全部得到授权,入围“2007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前百强,其部分专利已经转化,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我校2006级学生李明勇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曾获得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同时还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省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各1项,他还因此光荣地当选“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006年10月学校阳光助学中心下属阳光书苑、阳光书报亭在我校西安新校区校园内正式开始营业,阳光书苑、阳光书报亭作为由学生自主创建的经济实体,完全采用企业的运作模式,资金独立核算,从经理到普通员工全部由校内的经济困难学生担任。从项目调研、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创业实施到门面装修、货源采购、财务核算、内部管理和销售服务,全部由学生全程自主参与,成为真正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新型创业实践实体。书苑和书报亭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支付学生工资,一部分用于日常流动资金,剩余部分在征得全体工作人员的同意后,全部纳入陕西科技大学的“阳光爱心基金”,用于资助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实体管理和经营的学生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了自己的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我校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机制,逐步探索出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为龙头,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科技创新团队为抓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1)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成立了“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总责,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教务处负责课堂教学,团委开展第4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工部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科技处将相关获奖成果进行专利申报和转化的工作链条;建立了“学校-部门(学院)-团队-个人”四级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2)在校级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创新工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业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理论课,向学生灌输创新、创业观点、理念,使他们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与意义,启发思维,为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3)坚持开展以“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各级各类协会组织的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广泛参加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科技活动热情。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训练竞赛、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陕西省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等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和前期培训的学生达到近1000人,通过竞赛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设计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经历竞赛指导工作,在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4)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行本科生课外8学分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课、实践环节学分外,还必须获取8个课外学分,方准予毕业。学校将课外8学分按模块划分,分别为竞赛、科技活动、行业证书模块、校园文化活动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同时对每个模块的最低和最高学分均有明确要求,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校每年举办“科技创新节”、“创业大赛”、“设计艺术节”、“EPR沙盘模拟对抗赛”、趣味科技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院两级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同时学工部、科技处和各院(部)定期举办科技讲座和创业报告,一些著名学者如杨叔子院士、司马南教授,著名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专家、团中央促进青年就业指导专家唐雷恒教授等被邀请来校,与我校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推动了我校科技创新和创业宣讲主题活动的深入发展,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广阔平台。以我校品牌活动“科技创新节”为例,从1998年举办的第一届“科技创新节”仅有几十件科技作品参赛,发展到2011年311个团队、近4000人参加、1000多件作品参赛,513年累计参加人数达4万多人次。(5)依托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建立了5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生创新团队常驻创新基地,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并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在这些创新团队的带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我校依托“未央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与华民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创业先锋营活动等多种形式,举办多次创业培训,累计有近500名学生接受了就业形势分析、模拟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评估你的市场、法律环境和责任、申请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工商税法咨询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和能力。(6)学校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基金,每年5月份组织创新教育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每个项目必须要有3-10名学生参加,组成科技创新团队,院系组织项目初审,教务处组织项目复审,立项后每个项目学校资助5000-10000元。教务部门和院系通过中期检查、验收答辩、评优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检查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成果,2011年仅给本科生投入科技创新基金就达80万元。二、指导思想坚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突破口,本着“兴趣驱动,项目引导,学生为主,注重过程”的理念,构筑“教育、训练、指导、服务”的创新创业训练工作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和与行业、企业密切结合的特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软硬件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全面开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三、计划目标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形成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龙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骨干、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基础的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堂教育、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创业渠道,塑造创业人才”,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6通过兴趣驱动,项目引导,力争在三年内使各级项目总数达到900项,学生参与率达到30%,并形成一批质量好、层次高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工程设计,学生专利申报率和授权率逐年提高,力争在五年内能够有一批创新创业训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