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世说新语》一、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先秦两汉——萌芽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志怪:干宝《搜神记》志人:刘义庆《世说新语》明清——繁荣唐宋——成熟唐传奇(文言小说)宋元话本(白话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明清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繁荣明代小说(1)短篇小说——拟话本“三言”(冯梦龙)、“二拍”(凌濛初)(2)长篇章回小说——四大传奇《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清代小说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白话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干宝简介干宝(283-351),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307年(西晋永嘉元年),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剌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今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310年(永嘉四年),干宝的父亲去世,葬澉浦青山之阳,他为父守孝。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海盐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搜神记》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是魏晋时期的通才。后人已收集到的干宝著作达26种,近200卷。《搜神记》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编撰,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带有迷信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二、笔记小说----干宝与《搜神记》《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相对比较有名。《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二、笔记小说----干宝与《搜神记》二、笔记小说----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刘宋宗室,封临川王,有《世说新语》、《幽明录》。《世说新语》(“志人”体小说代表作)—记载东汉末年到东晋年间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按内容分类,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任诞、雅量等36门(类)《世说新语》的内容(A)表现士族要求摆脱世俗利害得失,使个性得到自由发扬的文化特征。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B)对某些优异人物的仪表风采的关注。任由情兴,不拘矩度,自由放达,这是当时人所推崇的。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准上信至。看书竟,默默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雅量》)(C)在对自然的感悟中体味人生。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言语》)(D)《世说新语》中所写的上层妇女,往往也有个性有情趣,不像后代妇女受到严重的束缚。附:36门篇名解义德行(道德、品行)言语(思想敏捷,长于辞令)政事(布政治事)文学(文章博学,尤重清谈)方正(为人方正)雅量(度量宽宏)(第三则)识鉴(审查人事,鉴别是非)赏誉(品评人物,加以揄扬)品藻(品评人物,定其高下)规箴(规劝、告诫)捷悟(聪明机智,领悟迅速)夙惠(幼时聪慧)豪爽(豪放爽朗,不落凡俗)容止(容色、动静)自新(改过自新)企羡(企望仰慕)伤逝(感伤死者)栖逸(隐逸山林)贤媛(贤明妇女)术解(方术技艺,解释问题)巧艺(工程技艺,精巧高妙)宠礼(宠幸、礼遇)任诞(任意而行,放诞不拘)简傲(轻率傲慢)排调(嘲笑戏弄)轻诋(轻蔑、诋毁)假谲(诡诈、欺骗)黜免(贬斥罢免)俭啬(节俭、吝啬)汰侈(骄奢无度)忿狷(愤怒、急躁)谗险(轻信谗言,毁害贤能)尤悔(过错、懊悔)纰漏(错失、疏漏)惑溺(迷乱陷溺)仇隙(仇恨嫌隙)三文本分析韩凭夫妇过江诸人王子猷居山阴《韩凭夫妇》阅读文本:(1)读准字音(2)读懂文本大意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把何氏夺过来。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不久韩凭就自杀了。《韩凭夫妇》译文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王以我生为好,我以死去为好,希望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韩凭夫妇》译文宋康王发怒,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使韩凭夫妇同里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安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很短时间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动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衷,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现在睢阳有韩凭城。韩妻何氏作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韩凭夫妇》译文《韩凭夫妇》简要内容:宋康王见韩凭妻何氏漂亮,便夺为己有,夫妇不甘屈服,双双自杀。死后两人墓中长出大树,根相交而枝相错,又有一对鸳鸯栖于树上,悲鸣不已。八、整体预知韩凭夫妇康王夺妻开端韩凭被困何氏遗书发展韩凭自杀何氏投台高潮康王设誓结局情节曲折,感人至深韩凭夫妇整体感知感人至深朝凭夫妇1.有人认为故事的高潮不是在生前矛盾双方的较量,而是宋康王在其夫妇殉情后,违其志将二人分开埋葬。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文脉探究【点拨】文中爱情的感召力恰恰表现在分开埋葬后发生的奇迹中:“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这是爱情不死的灵魂、生死不渝的悲壮的爱的化身。“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这是爱的精魂至坚至诚的依伴与倾诉。这一曲魂牵梦萦的生死恋,不仅仅是一般的浪漫主义想像。冢间屈体相应的梓木,树上交颈悲鸣的鸳鸯,就是人的变幻化身,所以,悲剧背后还蕴含着神话中的精魂不灭的幻想2.如何理解何氏所书密信。【点拨】何氏密信那曲折隐晦的爱的誓言,可谓千古美文,如《诗经》中的抒情四言体,以韵散交错的形式嵌合在命运多舛的爱情神话中,使叙述闪烁着诗意的灵光,爱情不死的灵魂由此而获得了诗意的升华。3.这篇小说是一出悲剧还是喜剧?请谈谈你的理解。【点拨】这应该是一出悲剧。所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本文叙述的是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先后自杀的故事,表现的是美好的爱情遭到摧残和毁灭。小说结尾虽然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但并不能改变小说的悲剧色彩。课文分析宿夕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既韩凭夫妇之精魂。(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这部分,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强化、升华了韩凭夫妇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反抗精神,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对他们的同情。过江诸人——言语门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jiè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qiǎo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藉:草编的垫子,引申为坐卧在某物上正自:只是愀然:面色改变貌戮力:尽力,合力克复:收复失地课文分析文中讲了一个发生在东晋初年的故事。西晋在结束鼎足三分的局面、统一中国后,迅速腐化。这个王朝在歌舞升平中败落,从“石王斗富”到“八王之乱”、从“宫闱乱政”到“永嘉之变”,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把中国由统一重新带入了分裂。这一分裂就是二百多年。变乱之间,许多大贵族从繁华的洛阳(西晋首都)逃到了南京(当时叫建康),失去了权势与财富,自然就有了很多没落感。这就是文中的“过江诸人”。每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就会相约来到新亭,一边赏花,一边饮酒谈天。谈着谈着就谈到了伤心的事,于是坐在中间的周侯就叹气说:“其实这里的风景也差不多啊,只可惜不是洛阳啊!”一句话出口,说得众人止不住流出了眼泪,目目相对,唏嘘不已。这时的场面气氛非常低沉。突然间,王导站了起来,脸色非常难看,说道:“国事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们为什么不团结起来,努力为国家做事,争取早日恢复中原,驱除索虏,却只知道坐在这里相视垂泪呢?”课文分析•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篇美文。文章非常简短,但是却表达了非常深刻的意思。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白描手法,就像国画中常用的白描一样。•对同一件事情,这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面对方式。一种是比较悲观的方式,只知道留恋于过去;而另一种观点则非常积极,要大家不仅要面对现实,还要奋发向上,努力改变现状。两种观点,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孰优孰劣,一望便知。问题探究•《世说新语·过江诸人》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什么特点?•《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独特的成就,善于运用含蓄简洁、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过江诸人》运用对比,周侯与王丞相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如周侯的庸懦颓废,王导的刚毅奋发,都只是通过一个动作和一句话来表现的,但生动传神,含蓄简洁。本文虽然只选择了一个生活片段,却既有概括性的描绘,如周侯抒发感慨之后,文中“皆相视流泪”的描写,就表明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而王导的奋发也就更显得卓然不群。又有特写式的集中描写,尤其是作者把两种不同的人物放在一块对比描写,使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显明,给人印象极深。《子猷访戴》中一连串的行动,由雪夜的皎洁清冷到怀念隐士,然后访戴,未及见戴,兴尽即返,名士情怀可见。•周侯:沦落之感,束手无策伤感、消沉•王丞相:推崇恢复,反对感伤积极、振作通过周侯、王丞相的言谈,真实地反映了偏处江左的士大夫的心理状态。内容成语楚囚相对: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新亭对泣:表示怆怀故国。魏晋风度魏晋王朝时期知识分子中有一种不同于传统、不同于流俗、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被人称为魏晋风度,这成了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个专有名词。这个风度有几个重要特征,是对中国儒家名教的叛逆,是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叛逆,是对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叛逆。代表人物,嵇康、阮籍、陶渊明等。王子猷居山阴——任诞门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xiǔ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便:就,随即就:接近、靠近,前往经宿:经过一个晚上造:到任由性情、放达怪诞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魏晋风度之: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纵情适意记行为雪夜访戴:唯美的人生态度•传统人生的功利性•“这截然地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宗白华)•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过程中的兴趣四、艺术特色1.这两则故事充分体现了《世说新语》“简洁传神”的艺术特点。两则故事都只有百来字。《过江诸人》重在记言,周侯的感叹与王丞相的呵斥形成对比,在对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