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常路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2017-2021)以新课程为方向,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融“学习—研究—教学”为一体,以教学反思、学习应用、专家指导为核心要素,不断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开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为我校课程改革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一、基本理念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二、总体要求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研修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务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1、经过五年的培训,使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一支师德师风好、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2、通过研修转变教师观念,让新课程理念深入教师内心,被每一位教师所接受和认可。从而能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解决教师身边的真实教学问题,解决实践操作的问题,让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3、发挥教师个人,教师整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多方面作用,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脑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品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4、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要求35岁以下教师能苦炼基本功,有较强的师德水平和敬业精神,部分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35岁以上教师师德水平高,施教能力成熟、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其中涌现出一批教学骨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三、主要形式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青年教师赛教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四、具体制度(一)校级领导管理。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研修,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修。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3、校级领导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1、学校各学科组、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研修具体策划,组织教研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讲座,交流研讨活动。3、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研修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4、教研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月两次的业务讲座。③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三)、培训与监管:1、学校教科室按照教改科研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拟定学校教改科研课题,并按课题要求针对学科和教师的特点组织开展教改科研工作。2、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改科研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新课标》,结合学科特点,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3、学校要对教研活动搞得好的教研组给予奖励。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4、教师要积极参加上级的各类教研活动,凡未经学校同意,擅自不参加者以旷课形式处理。5、教研组应结合教研组特点,定出研究课题,并按课题要求每学期开展2次课题研究活动,每个任课教师都应按要求上好研究课。6、校级教研课听课实行考勤制度,要求每期每位教师至少听课20节,每月不少于3次。7、注意优化教研成果,教师每学年写一篇教改科研论文或教学个案,凡参加上级评比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8、学校教导处要组织教研力量把教改科研成果提炼提高,在学校或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不断完善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9、每学期每个教师要做到每学期不少于20次教学札记或教学反思。10、严格考勤,教职工参加校本培训的时间与工作时间一样考勤。11、教职工校本培训过程中的绩效将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四)培训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经验中升华理论,确立以下八个专题的培训内容。1.专题一:教学基本功(2017年2月—2017年6月)培训内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板书艺术,课堂教学教态艺术等。2.专题二:学科知识获取与更新能力(2017年7月—2017年12月)培训内容:学科知识专题学习,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知识学习等。3.专题三:组织与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2018年2月—2018年6月)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等。4.专题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2018年7月—2018年12月)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课堂教学启导艺术,课堂教学应变艺术,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艺术等。5.专题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2019年2月—2019年6月)培训内容: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等。6.专题六: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能力(2019年7月—2019年12月)培训内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升学考试研究等。7.专题七: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2020年2月—2020年12月)培训内容: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8.专题八:班级管理艺术(2021年2月—2021年12月)培训内容:班主任工作规范,学生心理健康,班级管理与建设等。五、培训保障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教务处负责培训内容与组织形式的统筹工作。各教研组长按学校培训方案制定和落实具体计划。2、培训经费:学校每学期均筹集和拨发校本培训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