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限时练2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选择题限时练24.“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25.孙中山先生曾指出:“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有鉴于此,他把革命的中心任务定位在A.民族革命B.政治革命C.社会革命D.思想革命26.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2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28.13.《宋史·食货志》说:“承平既久,户口岁增。兵籍益广,吏员益众。佛老外国,耗蠹中土。县官之费,数倍于昔。百姓亦稍纵侈,而上下始困于财矣!”由此可见,造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是①“三冗”现象突出②土地兼并严重③人口增多、奢侈风气日盛④宗教兴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9.从媒体公布的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的简历中了解到,他从合肥八中毕业后,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并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其时代背景是A.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C.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近代工业的起步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31.1962年人们惊奇的发现高档烟、酒、糖果、点心以及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等这些在当时属于高档消费品的价格突然大幅度的上升,当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本来卖二三百元的,最高卖到1200元。对这种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A.三年困难导致物资奇缺,物价暴涨B.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购买力增强C.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促进物价上涨D.国家为制止通货膨胀所实施的经济策略32.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应当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89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说明A.中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B.两极格局的结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C.入世成功使得中国经济体制与国际有效接轨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33.《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34..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的吗?’(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A.对古代制度的怀疑否定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实需要C.不相信过去存在的事物D.对传统信仰持肯定态度35.阿莱霍·卡彭铁尔在他的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的序言中指出:“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亢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以下作品符合这种创作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B.《玩偶之家》C.《百年孤独》D.《西游记》24【答案】B【考点】科举制度【解析】本题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为切入点,主要考察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再现史实的能力。从材料中的“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知是科举制,客观的考试标准,使之能够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A、C、D与科举制无关。25【答案】B26【答案】A【考点】罗马法【解析】本题以罗马法为考点,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具体分析,对债务奴隶人身的保护使得社会紧张程度得以缓和。奴隶的地位基本要素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材料属于公民法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出实质,故C错,而古罗马社会的群众斗争和奴隶斗争的概念不同,故D错。27【答案】D28【答案】D29【答案】A30【答案】D31【答案】D32【答案】A33【答案】B【考点】近代以业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本题以文明史观立意,考查学生对两种文明特点分析。选项中,A、C、D选项表达有误,而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34【答案】B【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属于史观类试题,旨在考察学生阅读、整理史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准确解读的能力根据史实可知,胡适的主张是实用主义,从材料信息可知其对于传统存有质疑态度,而判断的依据是事实需要。35【答案】C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