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S1-2-1酒泉公路总段勘察设计中心-1-总说明书一、历史背景与任务依据玉门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部为祁连山脉,北部为马鬃山北山山脉,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形成了优良的东西风通道,风力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风口。风能储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2000万千瓦以上,位居甘肃省前列,发展风电产业条件得天独厚。风电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也是我国当前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法》等12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玉门风电发展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2007年9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视察酒泉玉门风电场后做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重要指示。依据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10年玉门市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2012年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2015年风电总装机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以上。根据风电场的建设规模,本研究项目所经的大唐风电场、洁源公司低卧铺风电场、中节能第三风电场、中海油第二风电场、中节能特许风电场、风电场观景台、大唐第一风电场区域内靠简易的砂砾路通行,及大的制约了风电建设项目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推动玉门市风电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单位于二OO九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八日组织专业人员,在玉门市交通局有关人员的协同下,对该项目进行了外业勘测,并根据玉门市交通局关于《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研究任务委托函》的要求编制了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一0年一月底完成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执行情况(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执行情况:鉴于建设单位对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认可,我单位在勘测前,组织项目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领会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仔细研究路线方案,通过对既有道路的现场调查与检测等数据,对原路段的线形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设计。2)严格执行路线走向方案。3)路线主线全长20.230km,支线1.11公里。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全线路基宽为12m,路面宽9m,路面结构为:(2+3)cm沥青混凝土+18cm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天然砂砾垫层。新建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小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桥涵与路基同宽。三、路线设计基本依据(一)任务依据:1)交通部颁发实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现行公路设计规范;2)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规范》(2006--2020);3)《甘肃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甘肃省通乡公路建设工程投资估算及概预算编制办法》(甘交规划(2006)185号);5)《甘肃省通乡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06)35号);6)《2005年—2010年玉门市公路建设规划》7)《肃州区国民社会和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8)现行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9)《甘肃省执行交通部2007年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二)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及规范本工程设计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如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S1-2-2酒泉公路总段勘察设计中心-2-《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设计规范》(JTGC30—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地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四、工程所处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起点位于原G312线K3088+400m(连霍高速公路玉门东出口辅道向东1.5公里)处,经度:40°15′12″,纬度:97°05′51″。途经兰乌铁路(新、旧双线)、大唐风电场、洁源公司低窝铺风电场、中节能第三风电场、中海油第二风电场、中节能特许风电场、风电场观景台、风电博物馆、大唐第一风电场,终点为风电场观景台,路线长度为21.34公里,经度:40°11′04″,纬度:96°54′29″。(二)地形、地貌本设计项目沿线地处祁连山北部,属祁连山北麓到安西戈壁滩的过渡地区,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地貌景观上表现为侵蚀构造低山相间的特征,由于构造运动,地形上形成两个台地和一个盆地,整体上北高南低,以疏勒河为其低谷,地形平坦广阔,地貌上属极干旱的荒漠戈壁景观。地表覆盖一层灰黑色砾石。(三)地质构造区域地质结构属大断裂北侧的北西西向挤压破碎带内具有形成时间早,活动时间长,多期活动以及剪切变形特征,各岩性层由于应力挤压作用及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发育各种形态的小褶皱及皱曲构造。地质构造稳定,基岩坚实,土壤承载力大,条件非常理想。(四)气候由于本区深居大陆腹地,为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降雨少、蒸发大、日照足、温差大是本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全年日照时数达3360小时,比同纬度北京长481.3小时,平均气温8.8℃,平均最高气温24.9摄氏度,最低气温-10.4,年平均无霜期142天,有效积温3582.9℃。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发量3140.6毫米。风是本区域有特色的气候现象,年平均风速3.7m/s。春季3-5月风速最大,为4.2m/s-4.5m/s。其余各月平均风速3.1m/s-3.8m/s。(五)水文本区属干旱区,地表水含量少。地下水分为山区基岩裂隙水、平原区第四系空隙潜水、承压自流水三种类型。山区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融雪融冰补给,因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影响,富水程度极不均匀,为HCO3-Ca型淡水。平原区第四系空隙潜水又分为河谷区沙砾卵石空隙潜水、山前平原戈壁带空隙潜水和湖沼平原区潜水,水质差别较大,并有不同程度的矿化。承压自流水的水文地质结构基本属自流倾斜类型,浅层承压水的含水层埋深在9-12米以下,深层承压水的含水层埋深在78~130米以下,属HCO3-Ca-Na型水。项目所在区域安西县境内有疏勒和榆林两条内陆河流,地下水位1~5米,拟建路线南面为水源丰富双塔水库,位于县城东50公里,是甘肃省最大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S1-2-3酒泉公路总段勘察设计中心-3-的农业灌溉水库,总库容2.4亿立方米,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六)地震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路段所处地为多地震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动力加速度系数为0.15g。五、工程设计原则1)路线设计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提高行车速度的前提下尽量使工程量减小、造价降低,营运费用节省,效益增大,并有利于施工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因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片面追求高指标。2)在路线设计上,采取总体利用原有路基,合理协调平、纵、横三方面关系,使其技术指标更加合理、经济的原则。3)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对不良地质地段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4)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及汽车运行时产生的影响与污染问题。六、工程设计(一)路线甘肃省玉门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路线设计中,以玉门交通局的建设意见为依据,以减少对沿线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以铺筑路面、完善防排水、完善安全设施为主,对旧路线型达不到二级公路标准的进行调整,对新建道路设计满足现行公路工程技术规定。力求:1、坚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确保项目建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促进和带动其他经济发展。2、提高公路等级,使各项技术指标得到较大的改善,以满足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3、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既有路线和构造物。4、合理利用旧路线形,正确利用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5、在路线的平纵横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行路线设计,尽可能做到平面线型舒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满足行车视距。6、路为节约投资对改建路段,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尽量利用老路。7、对改建路段,要尽可能地进行多方案比较,寻求最为经济合理、运营效益较好的路线方案。8、重视环境保护,修建道路产生的环境影响,必须根据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使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程度。该工程项目线型设计技术指标见下表:工程项目线型设计技术指标(二)路基工程1)标准横断面甘肃省玉门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指标单位指标值标准值备注路线总长km21.340—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0.494—平曲线最小半径m125125极限最小半径平曲线占路线总长%8.977—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次1.928—最小坡长m140150最大纵坡%2.616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m/个4500/12000一般最小半径凹型m/个5000/11500一般最小半径竖曲线最小长度m14050竖曲线占路线总长%24.504—甘肃省玉门市新能源基地道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S1-2-4酒泉公路总段勘察设计中心-4-速度60km/h。玉门市交通局的建设意见,路基标准横断面采用以下标准:路基宽度12m,路面宽度9m,行车道外侧为预制水泥混凝土路缘石,两侧土路肩2×1.5,行车道路拱横坡2%,土路肩路拱横坡3%;桥涵与路基同宽。2)路基边坡填方路基高度均小于8.0m,边坡坡率采为1:1.5,挖方路段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1。3)路基高度平均提高60cm。路基设计标高以行车道中心标高为准,本次设计对路基填高主要考虑满足路基强度及路基稳定性的要求,路基高度平均提高60cm。4)路基压实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路基碾压必须按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进行控制填筑时重进行质量控制。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压力实度(重型)项目分类路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95下路床30~80410≥95上路堤80~150315≥94下路堤150以下215≥92零填及挖方路基0~30610≥955)超高与加宽全线超高按设计速度60km/h,车速受限制时,最大超高值可选用4%。超高方式为绕中轴旋转,即当外侧横坡度≤2%时,以路中线为旋转轴旋转,当路拱旋至与另外一侧路拱同坡时,路基两侧绕中线旋转,直至旋转到最大横坡。平面曲线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设置加宽。加宽值采用第1类加宽值,具体见下表:平曲线超高横坡度半径(m)<250-200<200-150<150-100<100-70<70-50<50-30加宽值0.40.60.81.01.21.4(三)路面工程普通路面结构层设置为:2+3cm沥青混凝土+18cm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cm天然砂砾垫层,路面设计年限为12年,在下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透油层。本设计中挖路槽按40cm计算,挖路槽数量已计入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中。主线K12+780-K16+600段、K17+120-K20+230及支线KO+000-K0+500段有宽度4.5米的旧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从上至下设计为2+3cm沥青混凝土、粘层油、玻璃纤维格栅、旧混凝土路面,另半幅按普通路段路面结构层考虑。(四)桥梁、涵洞全线共有桥梁四座,其中主线3座,支线1座;其中新建桥梁2座,原桥加宽1座,旧桥利用1座。桥梁桩号及结构类型见表5-4。桥梁设置一览表桥梁形式桩号角度(度)孔数-孔径桥长(米)备注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