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历史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只有一个原则:求真论据(史实)要确实结论(史论)要客观历史是曾经存在与发生的人和事;历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一、史料1、什么是史料?我们常说“论从史出”,这里的史是指“史实”,意思是研究历史要得出结论、作出评价、总结规律必须要有史实的支撑,而史实的获得则往往依赖于“史料”的发掘、整理和辨析。从以前的学习中,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作为史料?(1)史迹遗存(2)传世文献(3)口述材料(4)民族学、人类学调查2、各种史料的价值与局限(1)史迹遗存实物资料可信度极高;直观反映历史原貌信息碎片,需配合其他史料释读(2)传世文献数量庞大、体系连贯、细节丰富出现晚;亡佚多;主观性强(3)口述材料亲历者的回忆可靠性与主观性并存3、运用史料需注意的问题(1)“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与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同时生产,并与研究对象直接相关的史料为“一手”史料后人经研究后进行的整理、转述、分析、总结为“二手”史料一般来说,一手史料价值更高,但不能绝对化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不合理的是A.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B.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C.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D.“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2)“孤证不立”与二重证据法(3)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组别材料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与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和其他佛教活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辅,西学为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复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这份奏折当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直接可以推断出来的?哪些不行?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C“史学即史料学”(傅斯年)你如何看待这句话?“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D•二、史观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闭关锁国被打破,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自然经济,西方现代文明开始引入,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间的碰撞,开启中国农耕文明的转型之路西式服饰、饮食、建筑等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冲击传统社会生活习俗1、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顺序依次演进;演进动力为被压迫者(阶级、民族)反抗压迫者(阶级、民族)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歌颂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2、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上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对立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阶级将取代旧的阶级成为统治者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不断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政治方面民主法治、经济方面工业化、思想文化方面科学理性自由平等、社会生活方面城市化现代化;各国有实现本国现代化的不同途径4、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各种文明的演化交流史;横向看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纵向看有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世界各地存在不同类型的文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吸收不同文明的先进成果5、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动力源自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不断扩展;生产力的进步为世界各地打破隔绝走向整体提供必要条件;这一进程不可逆转并不断深化;人类文明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进步;全球化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环境问题升级、恐怖主义蔓延等6、社会史观人类日常生活的变迁真实完整地反映出历史变化发展的方向;关注普通人衣食住行用、习俗信仰等生活细节,以小见大地发掘生活变迁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7、生态史观(环境史)人类历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影响的历史;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自然,这一趋势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探究古往今来不同文明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史实,思考当今社会发展方向与人类未来的命运不同史观视角不同,偏重的史料也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别。但不同史观之间并非绝对对立,如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等都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全球史观、生态史观都会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有学者说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竭力想写出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等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且不乏对它们的赞美之词,因此将他看作()的开端,据此判断括号填入哪项最合适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C《全球通史》中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A.文明史观B.全球史观C.近代化史观D.社会史观D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方法(如词汇的运用)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叙述历史的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A.英荷战争B.抗日战争C.巴黎条约D.一国两制B“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概括材料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