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心肺查体的特点赵飞肺部查体小儿呼吸特点1.肺活量相对小,50~70ml/kg。2.呼吸储备量小,最大代偿量不超过正常的2.5倍,成人可达10倍。3.潮气量小,6~10ml/kg,但需氧量大,故呼吸浅快。4.气道管径细小,阻力大。5.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肌发育不全。6.神经调节不完善。因此易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客观表现: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紫绀、端坐呼吸,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由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水肿或异物等引起狭窄或梗阻所致。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高度狭窄时呈“三凹征”。2.呼气性呼吸困难:由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特点是呼气费力、缓慢而延长,常伴哮鸣音如哮喘。3.混合型呼吸困难:由广泛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而产生。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如重症肺炎。望诊(inspection):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检查,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是否费力、发绀、胸廓是否对称、吸气时胸廓凹陷等,结合面部神态和面色,常能对病情轻重做出初步判断。1.呼吸频率(RR):生理情况下,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新生儿40~44次/分,婴幼儿20~30次/分。WHO对<5岁儿童呼吸增快(Tachypnoea)的判断标准是:<2个月,RR>60次/分;2个月~12个月,RR>50次/分;>12个月,RR>40次/分。但应排除发热或哭吵等因素的影响。呼吸增快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见于心脏、血液系统等疾病。呼吸频率减慢,见于颅内压增高等,往往是危险的征象。有统计:对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所有临床征象中,呼吸增快对放射学已诊断肺炎的患儿有最高的敏感性(74%)和特异性(67%);对1岁以下肺炎患儿还有助于提示肺炎的严重度;但对于3岁以上的小儿,呼吸增快提示肺炎并不十分敏感。2.呼吸节律(respiratoryrhythm)(1)呼吸暂停:分三种类型中枢型:呼吸暂停胸廓运动和上呼吸道气体流动均消失;阻塞型:有胸廓运动,但无气体流动;混合型:兼而有之。呼吸暂停的时间标准随年龄不同而不同,超过同年龄小儿平均呼吸间隔时间三个标准差可视为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暂停很常见,指呼吸停止20秒以上,或不足20秒,但伴有紫绀、苍白、心动过缓,低张力等,亦诊断为病理的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暂停可以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伴随症状如败血症等,但大多与呼吸中枢不成熟有关。(2)周期性呼吸:呼吸的深度和次数呈不规则的周期性改变,潮式呼吸可能与脑缺血有关;间歇呼吸(Biots),呼吸间歇延长,呼吸次数明显减少,10次/分以下,常是中枢神经严重受损的表现。(3)呼吸过速:可达每分钟100次以上,婴幼儿多见,多为呼吸中枢直接或间接受刺激所致。代谢性酸中毒所见为深长呼吸(Kussmaul)。3.紫绀(cyanosis)末梢性紫绀:发生于血流较慢,动、静脉氧差较大的部位(如肢端)中心性紫绀:发生于血流较快,动、静脉氧差较小的部位(如舌、粘膜)中心性紫绀出现晚,但更有意义。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的量达40~60g/L时可出现紫绀,所以严重贫血者即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也不一定有紫绀。4.吸气性胸廓凹陷婴幼儿上气道梗阻或肺实变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称为“三凹征”。5.吸气喘鸣上气道狭窄或梗阻的表现。6.呼气呻吟是小婴儿下气道梗阻和肺扩张不良的表现,特别多见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新生儿及小婴儿出现鼻扇、口吐泡沫:往往是呼吸困难表现。8.气管是否居中等。触诊(palpation)婴幼儿往往无法合作,触诊困难,有时可于其哭吵换气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触诊检查;年长儿童肺部触诊同成人。1.呼吸运动:两手平放患儿胸部两侧对称部位,嘱患儿深呼吸,观察两手活动是否对称。一侧减弱,一侧正常或增强,见于胸腔积液、肺不张、大叶性肺炎、气胸等;双侧减弱,见于肺气肿、双侧胸膜炎等2.触觉语颤双手平放胸壁对称部位,让患儿拉长音发“一”音,辨别语颤的强弱减弱或消失见于:肺泡内含气过多如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胸膜高度增厚黏连等。增强见于:肺泡内浸润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组织有大空腔接近胸壁时。3.胸膜摩擦感胸膜炎时,胸部触诊呈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此时听诊可有胸膜摩擦音。叩诊(percussion)婴幼儿胸壁薄,肋间隙相对窄,叩诊用力要适当,查体多不配合,可于患儿熟睡时检查。anteriorchestposteriorchest正常肺部叩诊:清音异常叩诊音包括:浊音或实音:如肺炎、胸腔积液;鼓音:如气胸;过清音:如肺气肿。听诊(auscultation)听诊在儿科肺部查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似将舌抬高后再呼气时所发出的“哈---”音;肺泡呼吸音: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夫---”音;混合呼吸音。啰音(rales):干啰音:哨笛音、喘鸣音等吸气喘鸣:吸气时出现喘鸣伴吸气延长,是上气道梗阻的表现;呼气喘鸣:呼气时出现喘鸣伴呼气延长,是下气道梗阻的表现。如喉梗阻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区别。湿啰音:即水泡音大水泡音:主要源于气管、支气管中水泡音:来源于中等支气管,多于吸气中期出现小水泡音:来源于小支气管或肺泡,多于吸气终末出现胸膜摩擦音:似擦纸音多于吸气末或呼气开始时明显。心脏查体望诊注意心尖波动的强弱和范围及心前区有无膨隆正常<2岁的小儿,心尖波动位于左第四肋间,最远点可达锁骨中线外1cm,5~6岁时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上或内侧。正常的心尖波动范围不超过2~3cm2。心尖波动强、范围广泛,反映心室扩大或肥厚;心尖波动弱,说明心肌收缩力弱或心包填塞。左或右心室明显增大时,心前区彭隆,这时可据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估计左或右室大,最强点在心尖且偏向左下侧,可能左室大,最强点在剑突下或胸骨左缘下部,可能是右室大。右位心的心尖波动位于右侧。触诊进一步查明心尖波动的位置、强弱及范围,并检查有无震颤,注意震颤的时相、强度、部位和范围。胸骨左缘第3~4肋间和剑突都触及心脏抬举冲击感的,提示右室大;左侧第5~6肋间锁骨中线外有抬举冲击感的,提示左室肥厚。触诊所及的震颤相当于听诊发现的杂音,震颤的强度和范围反映异常分流或反流量或瓣膜口狭窄程度。叩诊小儿胸壁薄,叩诊应轻,用力重,所得心界变小。小儿心界应着重记录心左界。1岁以下,心左界可位于左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处。随年龄增长,心左界向内、向下移位。心脏左界:自心尖博动的肋间开始,从心尖搏动外2cm处由外向内叩诊,确定心界后,再依次向上至第2肋间。心脏右界: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2肋间止。听诊心脏的听诊区二尖瓣区:心尖部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右或稍左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心率:3岁以下心率常在100次/分,窦性心率超过150次/次即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即窦性心动过缓。心律:最常见心律不齐:窦性心率不齐、早搏心音:第1心音,由心脏收缩房室瓣关闭所产生,在心尖部最清楚。第1心音增强见于:高热、贫血、甲亢等,减弱见于:心肌炎、心包积液、肺气肿等。第2心音,由心脏舒张大动脉瓣关闭所产生,在胸骨左缘上部听诊明显。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减弱:主动脉瓣第2心音亢:肺动脉瓣区第2音分裂:第3心音,由左心室开始舒张后急速充盈所致。在部分正常小儿可听到。如第3心音明显增强,则为病理现象,即为舒张期奔马律,见于心力衰竭及心肌疾患。第4心音,心房为克服心室舒张末压用力收缩时产生,通常不能听到。杂音(murmur):发现心脏畸形和瓣膜疾病的重要体征,应注意几点(1)部位:瓣膜区、胸骨左缘或右缘、第几肋间。(2)时相: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3)性质:吹风样、隆隆样或机械样等。(4)响度:分六级,Ⅰ级最轻,易被忽略;Ⅱ级稍响,易于听到;Ⅲ级中度响,一般无震颤;Ⅳ级更响伴震颤;Ⅴ级很响,听诊器件稍靠胸壁即可听到;Ⅵ级最响,听诊器件离胸壁1cm也可听到。(5)传导:PDA可向锁骨下和颈部传导,二尖瓣关闭不全向左腋下传导等。区别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生理性杂音特点:1.响度轻,1~2/6级,偶有3/6级2.无震颤3.柔和4.时间短,不会占据全收缩期5.不会发生于舒张期心包摩擦音(pericardiolfrictionsound)心包炎时,心包壁层与脏层相互摩擦产生,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易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