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践行活动: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少年”主题道德活动实践目的:1.使学生熟悉并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熟悉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道德行为和法律法规的判断能力,自觉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3.初步形成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具体措施:(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1.上好思想品德课和德育课。上好时事课堂展示活动,改善时事教育,用鲜活事例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利用班会课,开展好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引导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2.做好学科渗透。认真挖掘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案上,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有机渗透。3.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稿件征集活动。征集优秀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及其践行作法。(二)发挥社会实践养成作用1.注重实践体验。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实践。开展“勤奋学习、勤快劳动、勤俭爱国”三勤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快乐,在体验中感悟、塑造正确价值观和良好习惯。发掘利用好生命教育实践基地资源,积极研发生命教育实践课程,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寻求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实现生命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2.发挥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聘请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师;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并请社区中的相关人员进行指导;与社区中的有关单位结对子,共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发挥主题活动的载体作用1.开展“信仰导航引领成长”——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活动。向学生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作品,鼓励歌曲、童谣、舞蹈、动漫、快板书、演讲等文艺原创作品,促进适合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2.开展学雷锋三爱三节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持续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引导未成年人做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3.以植树节、清明节、六一、七一和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小手拉大手生态文明一起走”、“网上签名寄语”、“童心向党·爱我家乡”、“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坚持集中活动与经常活动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熟读并记住24个字核心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的人。4.深化“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搞好“美在校园——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主题实践活动。5.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道德演讲活动。人人日行一善,每天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每月通过班级道德讲堂分享。6.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精选优秀传统文化并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通过诵读、书写、讲故事等方式,承续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7.开展“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美好事物、包括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和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特别要学习身边的“最美少年”,使学生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都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