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程《跨文化交际》主讲人:殷树林电子信箱:yinshulin@126.com2第一章文化与交际一、文化“文化”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核心因素之一,有必要界定它的概念。文化的定义是中外学者们争论不休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1871年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英国学者泰勒(E.B.Tylor)提出文化的定义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给文化下定义,至今有150多种之多。尽管这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研究对象之一,我们又必须面对它。(一)文化的概念1、文化一词的来源。在我国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的意思。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与“武功”相对,含教化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一次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中为culture,原义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15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近代,日本人把英文的culture翻译成文化,我们又借用了日本人的译法。(经济,编辑,逻辑,主义等等)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2、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3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各种界定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提出的定义为多数人所接受。他们在分析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把文化定义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3、文化与亚文化。在一个大的文化群体里,由于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了各地区和不同小群体文化的某些特殊性。例如,因阶级、阶层、宗教、民族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在统一的大文化之下,会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文化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各地的婚丧习俗最明显)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56个民族既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又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亚文化。(美国也是,移民国家)当一个国家内的某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冲突时,这个亚文化就称为“反主流文化”。(二)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1、认知体系。认知体系指的是认识论和“知识”体系。认知体4系是由感知、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信仰、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审美观念以及其他具体科学等构成,其中世界观和价值观最为重要,是认知体系的核心。他们是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的标准。认知体系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认知体系成员用以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评判是非、辨别好坏的标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跨文化交际学特别关注的文化要素。2、规范体系。规范是指社会规范,即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两类:一是明文规定的准则,如法律条文和一些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最早接触的),二是约定俗成的准则,如风俗习惯。规范规定了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向、方法和式样,是一个文化群体为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每个社会的人都面临大量的社会规范。规范体系有外显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一个群体的文化,常常是从认识规范开始的。3、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结成的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需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群体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转。家庭、生产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娱乐组织、立法组织、行政组织等等都是这样。4、物质产品。物质产品是指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它是文化的具体有形部分。从古老的弓箭到现代的火5箭,从马车到超音速飞机,从笔墨纸砚到现代的打印机。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们的观念、智慧、需求和能力。一种物质产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有它实在的用途。5、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语言语和非语言语起着交流信息的作用。人们只有借助它们才能沟通。上述的文化要素也只有通过它们才能反映和传授。一个文化群体常有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这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最明显的障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之一,回族,满族)(三)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创造物不是文化,只有经人类加工创造出来的物品才是文化。如土不是文化,用土堆起来的墙是文化(元朝北京的外城墙是用土堆成的,现称“土城”,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水不是文物,人修的水道是文物(京杭大运河)。2、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文化(指精神文化)不是人们先天的遗传,是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都是说文化是学来的。人一生下来,就受到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化的过程。中国婴儿放到日本,在纯粹的日本文化的环境中成长,那他学到的就是日本文化,长大后他的言行举止等都表现出日本文化的特征(川岛芳子)。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跨文化6交际如此发达,外路文化冲击如此强烈的今天,儿童市的文化传统教育至关重要。(京剧进课堂,传统节日放假)等。3、文化是一个体系。文化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它犹如一颗大树,一些文化的要素是树的跟,一些是树的树干,一些是树的枝叶,一些是树的果实。如一条美国产的戒指就体现了几个方面:是人类的劳动产品——物质文化,美国某工厂生产的——社会组织,戴在手上上体现了对美的追求——认知文化,是男性还是女性戴,什么年龄戴,戴在什么位置,在一定的民族中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规范文化,它上面印有“MadeinUSA”,这是语言文化的体系。文化体系的任何一个部分变动,常会影响到别的部分。由毛笔变为钢笔等,就出现了硬笔书法,如果被电脑取代,(写字——敲字?)那么书法就会慢慢消失,成为一种少数人的艺术。文化各个部分的相互关联性是“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核心。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文化节日,会对该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情人节、圣诞节等等。4、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性的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的东西,如怪僻等,不是文化。(精神文化)一个朋友不吃鸡。75、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世界上有上千个民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绚丽多彩的世界文化。美国人吃牡蛎不吃蜗牛,法国人吃蜗牛不吃蝗虫,祖鲁人吃蝗虫不吃鱼雷,犹太人吃鱼雷不吃猪肉印度教徒吃猪肉不吃牛肉,俄国人吃牛肉不吃蛇肉……许多民族的行为准则重视女人的贞操,印尼的一种门大维人却要求妇女先要怀孕,才有资格结婚。阿拉伯的女人必须裹住全身,美国的女人可以穿比及尼,,非洲许多地区的女人可以露胸部和后臀,菲律宾的塔萨戴人则中日赤身裸体地生活。没有一条行为准则是世界上出处适用的。人类可以相互交流,共享文明的成果。6、文化是发展变化的。文化受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但是文化又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发明创造、新的观念是原因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红人,天仙妹妹,芙蓉姐姐等等。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身边的牛仔裤,肯德鸡,卡拉OK等等。7、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对各个民族来说,常有把自己文化放在被尊重程度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优越感成为一种感知上的曲光镜,各个文化是通过它来解释和判断其他文化的。这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常是无意识的。因为生下来之后,我们就被要求用本民族的文化尺度去衡量种种行为。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人看欧人见面是亲吻)8二交际(一)交际的概念1、交际一词的来源。“交际”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语里交际的“交”有接合、通气、赋予的意思;“际”有接受、接纳、交合、会合、彼此之间等意思。是同义连用的双音化。(国家,文章,眼睛,头颅)《孟子·万章下》:“万章曰:‘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作注:“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可见,在中国古代,交际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接,如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等。“交际”一次在英文中的对应词,人们通常认为是communication,而该词又可以译为“交往”、“沟通”、“交流”、“传播”等,但就汉语而言,这些词语在内涵和习惯用法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凡是发生在人和与人有关的一切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之间的活动,都属于“交往”。“交往”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人际交往,等于古代汉语中谈到的交际——以礼仪币帛相交接。实际上,在现代学术界,人们研究的交际更多的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接”这一部分,此时的交际与交流最为接近,但交流的重点在于相互理解,交际的重点则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与交际基本相当,不同的是,交际的重点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似乎更强调结果或者效果,因此“沟而不9通”通常不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沟通。“传播”尽管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但一般来说偏向大众传播,与“交际”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2、交际的定义。由于交际的复杂性,国内外对交际的界定也有100多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是“说服”派,如卡尔·霍夫兰认为,交际是信息发送者通过渠道把信息传给信息接受者,以引起反应的过程。另一为“共享”派,如亚历山大·戈德认为,交际是使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目前,共享派较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都属于共享派。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了发送者的意向。事实上,尽管在跨文化交际这,有意向的交际占多数,但仍存在无意向的信息交流。如不了解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在宴请印度教客人时上了水注牛肉。这道菜作为信息刺激了客人,引起消极效果。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二)交际的层次信息交换大致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层次,即人际交际、组织交际和大众传播。我们这里一般只考虑人际交际。(三)交际的模式。1、最早的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描10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来5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的,取得了什么效果。”whosayswhatto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效果该公式注重的是交际或传播的效果,尽管简单,至今仍是指导人们传播过程的方便的综合性方法。特别是分析政治性传播与宣传十分适用。这是一种直线性传播模式。2、数学家Shannon及助手1949年提出了自己的模式:信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噪音来源在这个模式中,提出了噪音概念,指明发出信息和接受者受到的信息并不总是相同的。3、较为流行的人际交际模式是维尔博·施拉姆提出的环式模式。编码信息解码发送者阐释阐释接收者解码信息编码在该模式这,发送者和接受者在解码、阐释、编码、传递、接受时,形成一种环形的、相互影响的和不断反馈的过程。施拉姆提出了编码、解码、反馈等概念;参加交际的人既是信息发送者,有事信息11接受者的双重角色概念;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构成了人们的交际。该模式更注重交际的过程,而不是交际的结果。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适应性。对跨文化交际也很适合。描绘大众传播过程比较完整的模式是德夫勒提出的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这里就不说了。(四)交际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