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说课稿说教材1、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刊于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由作者编入散文诗歌《野草》。写这篇文章时鲁迅先生44岁,先生的历经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过往的事情有了生辰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除了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之外,更深沉地感慨被掠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其中包含着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而这种健忘与麻木也正是虐杀者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表现了对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并启发人们的思考,从而有所觉悟。因此,这篇作品很有教育意义。2、这篇散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一大特色。一是环境的对比:北京二月的肃杀寒冷和江南二月的热烈温和。这一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浓烈的悲情和深重的无奈。二是人物的对比: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强大,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和我对风筝的嫌恶。这一对比构成文章叙事的主体,也贯穿文章的始终。三是时间的对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亦是我的前后变化,二是小兄弟前后的变化。我的变化是主要的方面,小兄弟的变化是次要的方面,但有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个层面的对比在文章中交织成深沉的叙事点,使得文章含蕴极深且感人至强。文章的另一特色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把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首尾呼应,既给读者以清晰可寻的脉络,又在叙事中深深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3、《风筝》的语言特色也是别具特色的。如写早春二月故乡风筝季节的那一段文字,绘声绘色,创造了鲜明的意境。在作者的笔下,似乎一切都活动起来了。我们好像从字里行间嗅到了大自然散发出的温暖的醉人的春意。风筝、柳枝、山桃、喧闹的孩子们,这些富有特征的事物唤起了我们的联想,每个读者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想象中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图画来。又如写“精神的虐杀”的那一段文字,作者通过真切的心理描写和传神的动作描写,使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4、《风筝》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思想内涵很深邃的文章,对于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文章且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的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习中感悟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体会仍是重点之一,而学会朗读和圈点勾画则是本单元的又一重点,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倾听,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悟。2、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通过朗读、质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初步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本文的重点宜放在对文中作者“悲哀”心境的正确把握和理解上,这也是切入到文章主旨的一个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文章写法上的一大特色,文章的难点是小兄弟的“忘记”,这也很容易引起初中学生的疑惑,宜开展讨论,探究原因,教师做简明讲解。说教法学法这篇散文思想内涵深邃,学生理解较难,把握好课堂的教学思路尤为重要。1、注重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对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进入课文情景。2、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与老师、同学、作品对话,充分解读文本。3、让学生多读多品味,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课文。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用心体悟,质疑问难,养成动口、动脑习惯。在研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彼此合作、探究,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交流中触思、顿悟。说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画出难解词句,并制成问题卡片。(2)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制成读书卡片。(3)课前电脑课件展示:歌曲MTV《三月三》。2、导入新课展示课件,课文配乐配图朗读,学生思考:(1)《风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语言复述故事。注意记叙的要素。(2)课文哪几节写了兄弟间的风筝事件?这一幕后来作者称之为什么?(自然地转入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作者记叙的风筝事件的这一部分是后面事情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整篇文章的关键,它为后文的发展和结果埋下了伏笔。)4、深入理解。(1)自主品析、研讨第三、四自然段,学生思考:①说说哥哥和弟弟对于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哥哥对风筝是嫌恶,而弟弟则是喜欢甚至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②哥哥的凶神恶煞,毁坏风筝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他毁掉的不只是一个风筝,而是更残酷的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谁是扼杀儿童好玩天性的真正“凶手”?(从“我”对风筝的态度和破坏风筝的粗暴行为,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精神上和心理上某种鲜明的印记——被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打下的烙印,应该说,“我”的所作所为,既是个性化,同时也具有时代的特点,这就使这一场关于风筝的纠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下文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但宜简明讲解。)③当哥哥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走出,弟弟则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你能想象出此刻小兄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来形容。(2)合作探究作者“沉重、悲哀“的心境。①跳读全文,用圈点勾画法朗读课文,找出全文书写沉重悲哀心情的句子。②朗读体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或一段有感情地品读。③探究作者的“悲哀“。为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可有梯度地出示这几个问题,让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自由选择要探究的问题,小组探讨,班级交流。问题如下:我感到沉重悲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精神虐杀,无从补救)当得知弟弟已完全忘却时,我为什么不觉轻松反而更加沉重?(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较难理解,可启发提问:小兄弟把这件曾经让他深受伤害的事忘了,说明小兄弟不计前嫌,宽宏大量,是吗?那么哥哥应为弟弟的这种品质而感到高兴啊,可为什么却是一种沉重的悲哀?在我看来,小兄弟的不怨恨好不好?为帮助理解,可用课件出示张爱玲写弟弟的一段话,同样为弟弟的忘却感到悲哀,比较有何相似之处。讨论明确:作者更沉重的悲哀来自这些被虐杀者的麻木与健忘,同时也包含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作者写悲哀沉重的心境除了直接抒写之外,你觉得作者还通过什么表达出来?请举例说明》(在写景中,在叙事中,作者似乎淡淡写来,但通过对比手法让文章在字里行间都弥漫浓重的悲情和沉重的无奈。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从写法上去把握文章。)对于早年的过错,作者的心情是如此的沉重、悲哀、许多年过去了都无法释怀,你觉得从作者的身上科学到一种什么精神?(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3)质疑问难,对文中不理解的语句进行提问。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小组内尚未解决的难题在教师的启发下集体解析,深入理解。5、思维拓展(1)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课外的体悟,谈谈对这篇的散文理解或感受。(2)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间交流发言。6、结束语,学生看课件放风筝的画面,配乐朗读清朝高鼎的《风筝》诗。7、布置作业(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2)与《满天的风筝》作比较阅读,深化主题,拓展内涵。1、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4、若要精,人前听。5、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6、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7、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8、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9、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10、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11、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12、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13、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14、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15、自赞就是自轻。16、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17、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18、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19、言过其实,终无大用。20、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2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22、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23、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24、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25、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26、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2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28、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29、骄傲是跌跤的前奏。30、知识愈浅,自信愈深。31、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32、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33、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34、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