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家村联校五年级语文第二组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组(路家村联校语文学科组主备)单元专题童年单元目标1、积累课文的精彩语段,背诵默写按要求掌握生字,读记词语。2、相关的段落或课文,积累名人名言。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4、通过读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课文以童年为话题来编排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舟过安仁》向我们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奇思妙想。《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园子给童年带来的欢乐;《童年的发现》写了童年的有趣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现代儿童生活乐趣。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以童年为话题,贴近儿童的生活,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全面认识“童年”的真正含义。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应当把理解内容与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5古诗词三首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默写《牧童》。3、学习并赏析第一首古诗《牧童》。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懈与美好。难点:体会诗词意境。教学准备与诗词有关的信息。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与修改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他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在我们所读的文学作品中,进场会看到歌颂童年的,今天我们走进三首古诗词,一起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2、首先走近第一首古诗《牧童》。想知道这首古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吗?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二、图文结合,情景感悟1、教师播放课件,配上诗歌朗诵,学生听。2、学生边听边找出生字,注意画出节奏。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整体感悟诗的情景。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朗读古诗,读熟。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句的意思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四、研读赏析。1、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讲解古诗,其他同学思考,对照课前预习,自己的理解,巩固、质疑、讨论。2,、师生共同整理,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关于题目。(2)关于诗句的含义。“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铺”的含义“弄”字写出了什么。诗句的大意:(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归”的含义“卧”的意思诗句的大意:(略)。关于诗境及作者感情。(课件出示)。五、课堂小结六、作业1、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默写《牧童》,并试着画出节奏。板书设计5古诗词三首牧童草色葱茏牧笛声声安然恬静自由自在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教学反思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并欣赏两首古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体会诗词的意境教学准备了解诗人生平。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与修改一、复习导入二、学习《舟过安仁》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2、图文结合,情景感悟。(同第一课时)3、自主、合作、探究。(1)通读全诗,读准字音和节奏。(2)自读自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4、感知内容。(1)诗题意思: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2)重点词语。怪生:使风:(3)诗句理解。(略)5、研读赏析。(1)讨论这首诗语言上的特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师总结。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三、学习《清平乐·村居》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2、图文结合,情景感悟。(同第一课时)3、自主、合作、探究。(1)读通这首词,读准字音和节奏。(2)自读自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4、整体感知(1)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2)重点词语。茅檐:吴音:相媚好:翁媪: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3)词意理解。(4)体会作者情感。(课件出示)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四、拓展延伸小组内交流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词。作业设计学生对所学三首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或情境进行想象,然后编写一个小故事。板书设计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收篙停棹聪明童稚张伞使风清平乐·村居茅屋溪上青草幸福快乐锄草织鸡笼剥莲蓬教学反思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教学重难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理解课文最后两段,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歌曲《送别》、简单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与修改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2)汇报、交流A.“学骆驼咀嚼”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③教师范读,学生想象。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⑤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想象驼铃用处”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1、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板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想象驼铃用处童趣教学反思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鼓励阅读小说《城南旧事》。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与修改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A.“想替骆驼剪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1)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2)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追问骆驼去处”(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3)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4)分角色感情朗读。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2)全班交流: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①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②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③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板书设计学骆驼咀嚼想象驼铃的用处6冬阳·童年·骆驼队想替骆驼剪毛留恋童年追问骆驼去处教学反思7*祖父的园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写写“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与修改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2、作者介绍:(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萧红的资料。(2)教师小结: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倭、蚌、瓢”的读音。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自己不懂的词语。4、分小组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