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学总结——By生科2005狐狸Z孟德尔学说:名词解释:遗传学:颗粒式遗传:代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同一个体内个别存在,而不相沾染,不相混合。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纯合体: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一致(双显或双隐),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如:CC、杂合体: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不一致的个体称为杂合体。如Cc。测交: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测交可以判断被测验的个体是纯合还是杂合。亲组合:亲本原有的性状组合。重组合:亲本原来没有的性状组合。相乘法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相加法则:如果两个事件相互排斥,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个别事件的概率之和。孟德尔选择豌豆为材料的原因:⑴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在区分时无困难,使研究者能进行简明直接的分析。⑵豌豆是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没有外来花粉的干扰。⑶豌豆豆荚成熟后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各种类型子粒的准确记数。⑷豌豆容易培养。⑸豌豆的显隐性完全。⑹廉价且便于购买。分离比3:1成立的条件:⑴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他们的生活力相同。⑵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⑶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到观察时为止是相等的。⑷显性是完全的。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单因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是,亲组合和重组合的比例是3:1。在配子形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并独立地分配到不同的性细胞中,因此每个配子只得到一个等位基因。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双因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是,亲组合:几种半亲组半重组:重组合,9:3:3:1。任何一个基因的等位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等位基因独立分离。这来源于双因子杂交的数据4个等位基因彼此独立作用,因此四种不同种类配子以相同数目出现。比较不完全显性与共显性的区别:不完全显性能被观察出性状上的数量差异,而杂合体性状处在纯合体性状的中间或过度状态,就像粉红色是白色和红色的中间状态。共显性能被观察出的明显特征在杂和体中都能表现出来,而且没有中间状态,如AB血型中IA、IB都被表达时中间没有过渡状态。区分纯合体和杂合体:纯合体杂合体定义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的两个基因相同,就这个基因座而言,个体为纯合体(Aa)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就这个基因座而言,个体为杂合体(aa)产生配子种类1(A)2(a、A)子交子代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稳定遗传、性状分离比3:1测交比1:01:1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名词解释:染色质: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核仁:细胞核中用洋红等染料染色时染色较浅的部分,富含DNA和RNA,是rRNA合成的地方,也是核糖体装配的地方。着丝粒(初级缢痕):染色体上通常会出现的染色较浅的部分,并且染色体常在此处缢缩。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时,纺锤丝附着于此处。随体:染色体上除了着丝粒以外有时还有一缢痕,称为次级缢痕。连在次级缢痕上的远端染色体小段称为随体。核仁形成区(次级缢痕):染色体上除了着丝粒以外有时还有一缢痕,称为次级缢痕。在细胞分裂快结束时,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核仁通常出现在次级缢痕的地方,所以又叫核仁形成区。有丝分裂:最常见的一种细胞分裂,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将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在遗传物质上和原来的细胞相同。间体: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由细胞质膜内陷而成的圆形结构,供细菌染色体在复制时固着。减数分裂: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分裂,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中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交叉端化:在双线期中,交叉数目逐渐减少,在着丝粒两侧的交叉向两端移动,这个现象称为交叉端化。同源染色体:在进化中来源同一祖先,形态、结构相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含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座位,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会在减数分裂中相互配对及分开。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绳珠模型:DNA、蛋白质纤丝的结构单位是核体,由8个组蛋白分子构成,DNA环绕在它的外面。核体与核体之间以一定距离相隔,成为一串珠子状。这种说明染色体细微结构的模型称为绳珠模型。常用遗传实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黑腹果蝇2n=8;粗糙链孢霉n=7;大蒜、洋葱2n=16;人2n=46;小耗子2n=40;玉米2n=203大定律的实质(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平行现象:)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过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⑴间期: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结构。G1:RNA和蛋白质合成。S:DNA加倍G2:DNA合成结束,RNA和蛋白质合成。⑵前期:染色体逐渐清晰,两个中心粒向相反方向移动,之间开始形成纺锤丝,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崩解。⑶中期:染色体变粗,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出现。⑷后期:着丝粒分裂为二,相互分开。染色单体相互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⑸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两极。染色体解螺旋,核仁、核膜逐渐出现。两个核之间的细胞质缢裂或出现细胞板,将两个核分开。意义: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有丝分裂是保证细胞内染色体精确的分配到子细胞的机理。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过程:第一次减数分裂:前(细、偶、粗、双、终),中,后,末;间期;第二次减数分裂:前,中,后,末第一次减数分裂:⑴前期:细线期:染色体浓缩成细长的线,每一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这种配对的染色体叫做双价体。3粗线期: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毕。双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交叉数目逐渐减少。终变期:染色体螺旋化达到最高度,核仁、核膜消失。⑵中期:各双价体排列在赤道面上。⑶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⑷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解螺旋。减数间期:比较短,没有DNA复制的S期。第二次减数分裂:⑴前期:同减一,只是染色体减半。⑵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⑶后期:染色单体相互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⑷末期:同减一,只是染色体、DNA数目减半。比较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结果: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减半染色体交换不发生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物质两者相同4个子细胞不同每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目24子细胞机能产生的子细胞均有机能精子发生过程中产生的4个子细胞均有机能;卵子发生过程中产生的4个子细胞只有一个有机能。同源染色体的特征:功能相同、基因排列相同、在间期复制的时间相同、可以联会、带纹相同。若是正常的有丝分裂,它们会在后期分开。若是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它们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将现已知的有关同源染色体、基因、等位基因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与孟~的四个假说相关联起来。⑴单位因子成对出现。遗传性状是由在个体中成对存在的单位因子决定的。⑵显/隐性。在一个个体中,两个不同的单位因子同时出现时决定一个性状,一个决定显性性状,一个决定隐性性状。⑶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⑷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一后期,当同源染色体分开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向细胞相反的两极。形成生殖细胞时,每对等位基因相互分开,分别进入生殖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因子随机分离,每一个配子得到一个或另一个的机会的均等的。⑸每对基因都是从其他对基因中独立的分离出来的。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隔很远的不同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独立地分离。⑹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的分类: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点在染色体中间,两臂长度相等。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点在染色体中间附近,两臂长度差不多。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点在染色体端部附近,两臂长度相差很远。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点在染色体端部。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名词解释: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基因多效性: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能被观察出性状上的数量差异,而杂合体性状处在纯合体性状的中间或过度状态,就4像粉红色是白色和红色的中间状态。镶嵌显性:两个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他们引起的表型变化在个体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示出显性。并显性(MN):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上同时表现出来。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共显性能被观察出的明显特征在杂和体中都能表现出来,而且没有中间状态,如AB血型中IA、IB都被表达时中间没有过渡状态。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存在许多等位形式,称为复等位基因,比如ABO血型的I,IA,IB。镶嵌现象:孟买: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做表型模写。拟表型: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自交不亲和:互补基因: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当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修饰基因:有些基因可以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应,这些基因称为修饰基因。上位效应: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效应。显性上位: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是显性基因称为显性上位。隐性上位: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则称为隐性上位。抑制作用: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杂种优势:假连锁: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由于靠近易位断点,易位杂合体总是以交替式分离方式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就表现出假连锁现象。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解释:伴性遗传: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莱昂作用、莱昂化:在哺乳动物中存在的一种性染色体剂量补偿机制,即雌体中有一条X染色体凝聚失活,使此染色体在个体发育中不起任何作用。此现象由MaryLyon发现而命名。巴氏小体:在带有两个X染色体的雌性哺乳动物间期的中的一个高度凝聚的染色质团,它的数目是X染色体数目减一,是一种在遗传上没有活性的染色体。它是一种浓缩的、惰性的异染色质化的小体可能是一个失活的X染色体。异配性别:具有两种不同型性染色体的性别(如XY雄性),此个体可产生带有不同性染色体的配子。同配性别:具有两个同种性染色体的性别(如XX雌性),此个体产生的配子带有相同性染色体。XY型性决定:雄性是异配性别,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雌性是同配性别,有两个X染色体。ZW型性决定:雄性是同配性别,有两个Z染色体;雌性是异配性别,有一个Z染色体和一个W染色体。人类的伴性遗传:A型血友病: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X连锁隐性遗传。色盲:不能辨别红色或绿色,患者多为男性,少许女性,X连锁隐性遗传。毛耳:伴Y遗传。蜜蜂的性别决定:人类的性别畸形:XXY: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外貌男性,睾丸发育不全,不能生成精子,智力一般较差。(47,XXY)XYY:外貌男性,症状与XXY相似,有生育能力,据说有反社会行为。(47,XYY)XO:Turner综合症,外貌象女性,第二性怔发育不全,没有生育能力。长大后常有蹼颈。肘外翻,常有先天型心脏病,常智力较差。(45,X)5从性别畸形的症状得到的结论:多一个或少一个性染色体,常能使性腺发育不全,失去生育能力。Y染色体有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