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工程的生態系統理論第3章生態與工程間的鴻溝第4章大自然中有一個看不見的尺度第5章泥碳湖邊的徘徊第6章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第7章生態系統與棲地理論第8章生態系統的調控機制第9章生態系統的演替與發展第10章生態系統的更新與人為參與第11章生態系統在工程上的實踐第貳篇-9-第3章生態與工程間的鴻溝1919年美國生態學會(EcologicalSocietyofAmerica)在聖路易召開成立大會時,學會主席墨里(Dr.BarringtonMoore)(1)就提出生態學是一門整合的學科,他說道:「生物學的領域愈來愈廣泛,各學門的分支愈來愈多。生態學是將生物學各學門的相關性,依著邏輯再作整合的學門。」這些學科,當時不只包括生物學的傳統領域:動物學與植物學,也包括森林學、地理學、礦物學、土壤化學、土壤物理學、細菌學與地質學等,但是不包括工程學。生態學的瓶頸生態學是探討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的科學,但是美國喬治亞大學生態學院的葛利教授(FrankB.Golley)(2)卻提出,在生態學的發展上,只考慮到自然環境對於生物的影響,一直未考慮到人為對生物的影響。主要的原因是許多生態學家認為自然環境是給予者,所以人不應該去改變;自然環境是經過長時間緩慢演替的結果;演替的結果產生優勢的群落,能夠全然適應環境,是最佳的狀態,因此不需要人為的介入。但是工業革命以來,自然環境不斷地受到人為的影響,全世界已無任何地方能夠脫離人為的影響。而且人為的影響並不全是有害的,大自然的變化充滿了不確定性,早期人類要生存,必須耕種作物;人類要來往,必須搭橋築路;人類要居住,必須建築。耕種田地、搭橋築路、建築房子都改變了原來的地形地貌。不過耕種,可以預期有收成;搭橋,可以預期過河;建築,可以預期遮風擋雨。人為了生存,必須在土地、河川、建築上改變大自然,才能獲得可以長期預期的結果。束手無策的對策也有些人為的影響對環境是不利的,如環境污染、臭氧層破壞、生物棲地破壞、生物瀕臨滅絕、資源枯竭等。生態學家由於研究生物與大自然的關係,最了解生物受到的威脅,他們最早發現問題,卻不易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生態學的基本邏輯是抽離人為的影響。因此,生態學家經常認為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採取行動,將人的影響抽離,讓自然演替去進行。哪裡的生物棲地受破壞,不讓人進去就可以了;哪裡的工廠是污染源,命令遷廠就可以了;哪片濕地淤積劣化,那就讓濕地陸域化。結果,需要保護的地方愈來愈退到邊陲。難道改善環境的工程都是那麼邪惡嗎?難道工程師不了解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嗎?水域生態工程-人工濕地-10-工程師對生態的重視工程是應用科學的原理去規劃、設計、建造與維護。而科學思考都來自對於自然物質的探討,最後都會接觸到自然的問題,因此工程的執行並非與生命無關。例如十六世紀的科學家帕利西(BernardPalissy,1509-1590)提出造林時,就是為了保護土壤避免被沖蝕。造林是人為活動,在保護土壤上並沒有與自然化育土壤的功能相牴觸。十七世紀的科學家聖托力歐(SantorisSantorio,1561-1636)提出醫院建築要貼近流水邊,使病人如同躺臥在可安歇的水邊,可見建築工程是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因子。十八世紀的科學家杜波埃特(P.L.G.DuBuat,1734-1809),就提出水流經過不同土地時,承受不同的摩擦阻力,去設計自來水在自來水管中的流動。十九世紀的科學家金恩(F.H.King,1848-1911)提出土壤永續使用的施肥與灌溉工程,證明工程是可以考慮環境資源,以利土地的長期經營使用。這些思潮對於近代工程發展的影響是顯著的。所以在1850年代,就有一群土木工程師稱自己是衛生工程師,他們在克里米亞戰場上,配合南丁格爾的建議,興建通風的建築、排除積水以及改善飲用水質,大大地減少當地士兵的死亡率。戰後這群工程師結合化學的技術,發展都市污水膠凝沈澱,改善市區排水的惡臭;又實施公共飲水的加氯消毒,有效抑制藉水傳播的流行病。到了二十世紀,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第一位女教授理查絲(E.S.Richards,1842-1911)的推動下,在傳統的土木工程學科增設「環境化學」、「生態環境學」與「環境微生物學」的課程,開啟了近代的「環境工程學」。近代工程的迷思但是傳統的工程有一個基本上的迷思—─完全以解決「人的經濟利益與生活的安全」為目標,未考慮對於其他生物的影響。因為光是人的需要,工程師竭盡所能都難以去滿足,為此,工程講求效率,施工期短,所用的機械都是能迅速進出,能快速移除搬運,所用的材料都是迅速凝固,增加強度。對於大自然的影響與其他的反應,在工程完工後,則是生物自己要去適應的。1990年代,當我在在台灣大學講授「濕地生態與工程學」時,仍有念工程科系的學生對我反應:「既然在工程的起初就不考慮生物的問題,工程結束後何必關心生物的反應,該絕種的生物就讓牠絕種。」這個學生並沒有惡意,例如道路拓寬的工程進行時,若需要拆屋,附近的居民就要被迫拆遷,擋路的樹木要移走,路邊的湖泊要填塞,在講求工作效率之前提下,怎能顧及野生鳥類的反應或水中魚類的感受?在享有充分科技成果的時代裡,仍然有人像黑暗洞穴中的繪畫者想到外界的動植物,思索「如果只有人類享受一切自然資源,卻讓動植物瀕臨絕種、滅亡,這叫真幸福,真喜樂嗎?」於是有人開始重新思索,如何將工程與生態結合,讓人與動植物一起歡喜快樂。這是真實、可行的做法嗎?還是夢想家的囈語?也許這是人類生命力活潑的表現第3章生態與工程間的鴻溝-11-,不管時代的阻力有多大,不管政治、社會的壓力有多少,總有少數人秉持追尋夢想的火把往前去,想在那幽暗的洞穴中,刻畫出一道道的線條。-12-第4章大自然中有一個看不見的尺度-田斯利生態系統的產生要研究大自然的變遷,首先要有一把量測大自然的尺。這把尺,是肉眼看不見的,卻存在於大自然中,這把尺稱為「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概念,是劍橋大學生態學教授田斯利(A.G..Tansley)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田斯利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傳奇人物,他提出「生態系統」一詞,目前已經被許多領域所廣用,甚至成為報章雜誌的流行用語,但是,這名詞背後的思索,對生態系統理論的發展,至為重要。善於編輯的人田斯利生於1871年,他從小就是植物的愛好者,而且善於植物分類,他在學生時代就經常調查田間的植物與花朵,與人分享。大學時,他已發表海邊綠藻的調查與分類的研究報告。不過,他對於蒐集資訊與編輯書籍也很感興趣,因此閱讀廣泛,1896年自己主編雜誌「田斯利評論」(TansleyReview),分發朋友。大學畢業後,他留校擔任講師。1901年,他主編一個新的學術期刊「新植物學人」(NewPhytologist),擔任總編三十年之久,使這期刊成為普世植物學研究最具學術權威的期刊。不過他認為成立這份學刊的目的,是「提供植物學者一個溝通與討論的學術園地,並且使學術研究的成果,能成為教師教學與研究的素材。」多樣化的興趣1913年,他組織「英國生態學會」(BritishEcologicalSociety),並出版「生態學期刊」(Ecology),這一份期刊迄今仍是生態學界最著名的期刊之一。但是他興趣廣泛,轉而研究心理學,後來與佛洛依德的看法不同,又轉回生態學。1927年,他升任植物學教授。他的妻子是個傑出的植物插畫家,他最好的朋友是著名的生態學家克萊蒙特(F.E.Clements),克萊蒙特的「演替」理論非常著名,是生態學發展初期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打破專業的藩籬他提出「生態系統」的這名詞,有其時代的背景。自然科學的發展,愈分愈細,動物學的學者專注在動物,植物學的學者專注在植物,微生物學的學者專注在微生物,土壤學的學者專注在土壤的化育,水科學的學者專注在水本身,氣候學的學者專注在空氣。各種專業,分別佔住大自然的一塊地方,豎起圍牆,建起營寨,編一套專有名詞,訂一些自屬的理論,而後彼此少有來往。第4章大自然中有一個看不見的尺度-13-整合性的知識當時田斯利主編「生態學期刊」,又執生態學界之牛耳,他不認為這是人類瞭解大自然的方式,瞭解大自然必需「整合」知識,對大自然才有較宏觀,且不失細節的認識。當時許多國家處於備戰狀態,為此大力發展採礦、煉鋼、煉油,土地大肆開發、森林大量砍伐,以儲存戰備資源。「這些行為對於大自然的影響,是個可逆性的干擾?還是不可逆的破壞?」這是田斯利教授憂心的關鍵。可是在人類的知識領域裡,能夠提出有力的答覆之先,必須「整合」自然科學的知識,因此田斯利提出植物、動物、微生物、水、土、空氣,只不過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或「成份」,成份要組合在一起才稱之為「系統」。物理觀念的引入把各成份整合在一起,有許多的名詞可用,如「統合」、「體系」、「整體」、「綜覽」、「鳥瞰」等,簡單易懂,田斯利教授為何卻選用了「系統」這個冷僻的字眼呢?而且系統又有大小之分,到底他的生態系統是大系統呢?還是小系統呢?生態系統與大自然的關係又是如何?如果不在起初就釐清這些問題,生態系統就會模糊不清,淪為人云亦云的流行術語。其實「系統」是個物理名詞,是物理學家認識宇宙的切入點。宇宙似乎有永無止盡的變化,有錯縱複雜的現象,但是宇宙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如果按著距離尺度去區分,尺度相似的東西,其特性也較類似。宇宙裡相似尺度的均一性例如按著星團而分,宇宙有銀河星座與其他星座;銀河星座裡按著星系而分,有太陽星系與其他星系;太陽星系按著星球而分,有地球與其他星球;地球按著固、液、氣相而分,有陸地、海洋、大氣,與所存活的各樣生物;生物體再依功能往下細分,有組織、器官、細胞、原生質、DNA、RNA,甚至到分子;分子再細分又分為各種原子;原子可再細分成質子、中子、電子,與更基本的微粒。由錯綜複雜的宇宙到細小的基本微粒,在相同尺度之下,才能互相比較,這是物理學裡很重要的信念。以不同的系統來作比較,這是思考邏輯上的偏差。例如我們可以探討猴子DNA與螞蟻DNA的比較,卻無法比較銀河星座與猴子DNA的關係。田斯利教授將生態當成一個新的尺度,就可以比較大自然不同系統之間的差異,這為日後的生態學與生態工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水域生態工程-人工濕地-14-將生態數量化的優點田斯利將物理的觀念引進生態學之後,物理學的定律如質量不滅定律、熱力學定律,與反應動力平衡理論等,都進入生態系統的理論架構,將生態系統更精準的量化。這也是傳統的生態學所缺乏的,傳統的生態學偏重田間調查。產生了許多資料之後,需要進一步的量化,方能產生有用的資訊。生態系統不只是一種研究大自然的尺度,而且有能量與物質能夠不斷進出這一個系統,這是生態系統產生變化的推動力。所以量測在這系統內能量與物質的變化,就能量化生態系統的特性。人在生態系統的角色田斯利教授在他的研究報告裡,提出另一個有趣的問題:「生態系統是不是也包括人?」傳統的生態學,考慮的是大自然的因子,而不是人的因子,甚至人經常被定位為負面的角色。但是田斯利教授問道:「人在草地裡放一隻羊吃草,與在大自然裡有一隻羊吃草,會有什麼不同嗎?」為什麼人的畜養羊隻,被認為是破壞生態,但是大自然的羊群,吃掉許多草,卻被認為有利?其實人的影響,如同大自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外來能量與物質的因子之一。只要人不放牧過多的羊,羊吃草也有助於草原的演替,不該把人一直醜化為大自然的破壞者。生態系統與永續經營因此,生態系統包括人與人為的影響力。人若使生態系統劣化,為何不能去復育?在人口不斷增加的壓力下,若要自然資源的永續化,需要有人去經營生態系統。人既然是生態的一個角色,就該有責任維護生態。田斯利在1937年退休,聲稱「不再追求純學術的研究」,而落實在自然保育的行動。他以生態系統推動水資源的保護、土地的規劃使用,與水土資源保護法案的訂立。1949年,他更擔任「自然保育聯盟」(NatureConservancy)的首任主席,這團體後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環境保護組織。1950年,他大力反對當時流行的「將生態當成神」的自然崇拜,大自然持續變動,常不穩定。變動、不穩定的,不是神。同年,英國皇室封他為爵士。他病逝於1955年。參考文獻1.Jorgensen,S.E.andF.Mü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