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辽东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目录学校制度1.辽东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12.辽东学院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13.辽东学院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284.辽东学院实验室管理办法………………………………………………………355.辽东学院实验室设置与调整管理规定…………………………………………376.辽东学院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407.辽东学院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办法(试行)………………………458.辽东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试行)………………………479.辽东学院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5010.辽东学院本科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细则………………………………………5411.辽东学院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管理办法(试行)………………………5612.辽东学院本科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59中心制度1.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岗位责任制…………………………………………632.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实验守则………………………………………653.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资产管理制度………………………………………664.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制度………………………………………675.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开放管理办法………………………………………686.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学生上机守则………………………………………697.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档案管理制度………………………………………708.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值班员职责…………………………………………729.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工作流程…………………………………7310.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值班人员工作程序………………………7411.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设备控制室守则…………………………………7512.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践研究室使用守则………………………761辽东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讨论稿)一、规划的背景和依据“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院校类型趋于多样化;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开始追求不同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与特色,在办学规格、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上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在不断发展的高校群体中,近年来新成立的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日益受到经济结构、产业机构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采取了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政策,确定了指导高校今后工作的八字方针,高校发展将由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道路,重点在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相比之下,地方高校由于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人才待遇、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距,竞争力明显不足。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包括地方高校在内的各个高校确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辽东学院是于2003年通过合并升本跨入本科院校系列的,学校2成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办学层次,扩大了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课程门类都有较大的拓展,发展空间增多,社会影响扩大。但也存在诸多影响和制约学校今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在办学实力、管理体制、师资队伍、科研工作等方面与先进高校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校今后有两个问题要去面对:一是建什么样的大学,也就是学校的定位、目标与特色问题;二是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也就是学校发展的路径与方法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做好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通过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环境和社会需求,实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辽东学院“十一五”期间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指导未来的工作,贯彻落实《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依靠社会,服务社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体系,为实现振兴东北经济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人才与智力支持。3(二)基本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2、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施“质量优先”的发展战略,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原则,优先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与我省人才紧缺密切相关的专业,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急需的专业,实施适度超前和跨越式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加紧密结合。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坚持突出重点、保证一般的原则,根据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优势专业学科和特色专业学科,兼顾发展一般学科专业。三、十一五期间的目标任务(一)总体规划目标辽东学院办学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经济与管理学、工学学科为主,理、工、农、经、管、文、教、法、医等多学科协调推进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在保持现有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专业进行调整改造,逐步形成辽东学校的特色优势。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工作,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明显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成为解决地方经济建设、科技、社会发展理论和具体实际问题的重要基地。辽东学校2020年远景目标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4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开放式的办学模式;促进办学体制更加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深入,教育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把辽东学校建设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教学型大学。(二)办学定位学校类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将辽东学校建设成专业学科门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地方教学型综合性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发展目标,适度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办学职能: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包括科技开发、科技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面向地方企业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项目研究,逐步体现出辽东学校的办学价值,推动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开展。人才培养:充分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三)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方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建立和发展应用型专业,积极探索发展符合自身条件的前沿交叉学科。树立品牌意5识,努力建设一批特色品牌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做到以特求生,特中生优,通过特色专业和学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人才培养方面: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突出对应用型、适用型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职业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变。办学区位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地处边境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展与朝鲜、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建立面向世界的“对外汉语远程教育中心”,争取成为省内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四)具体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06年至2007年。这一时期是合校后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理顺体制,优化结构,为下一个阶段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1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各项办学指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评估要求,部分指标达到评估指标体系的优秀标准。1.办学层次和规模;到201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7000人,其中本科生10000人,专科生7000人。成人教育4000人,留学生300人。形成本科、高职、成人继续教育和外国留学生等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办学结构。62.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地方新一轮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构建学科专业结构。通过学科整合,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经济管理学为主,其他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本科专业数量达到40个左右,高职专业数量调整到30个左右,重点建设8-10个优势和特色专业。3.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努力,到2010年初步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000人,其中教授100人,副教授400人,高级职称达到教师总数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40%以上。通过引进和培养,使学校拥有30名左右省内知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1至2名,进入到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人层次”;10至15名进入到“千人层次”,最终形成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梯队。4.科研工作: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建立校内、校外广泛而稳定的教学、科研基地,重点建设5个应用型研究所。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各种科研和教学实践活动。从2006年开始,各级各类课题数量和科研经费在2005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增长20%。科研课题要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科技开发课题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形成,争取部分应用研究成果和基础研究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个别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0年,国家级科研课题争取达到8至10项。7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效益累计超过5000万元。5.对外合作交流:按照协议办好现有中韩合作学校,使之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先进的韩国语教学基地。在此基础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积极发展新的合作伙伴,不断提高合作办学层次和增加合作办学方式。到2010年,使合作办学的国外高校数量增加到10所左右。6.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土地面积1293亩的基础上,继续适当增加校园面积,规划“十一五”期间占地面积为1650亩。包括将北校区已经使用但没有办理完毕手续的254亩土地进行确权,并新征用土地158亩,其中南校区征地98亩,北校区征地60亩。积极论证并创造条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部分现有校区进行置换。“十一五”期间增加76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用房,其中新增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用房22000平方米,食堂7000平方米,图书馆20000平方米,国际交流中心10000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或体育馆)8000平方米,学生宿舍9000平方米,使学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教育部评估要求和发展的需要。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投入专项资金,继续建设和完善学校重点优势专业学科和特色专业学科的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基地,使实验和教学手段达到同类学校的先进水平。图书资料购置费达到财政拨付事业费的5%,年均净增加图书达到10万册以上。7.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经过2至3年的改革,基本健全“学校—院—系三级建制、学校—院两级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理顺内部8分配关系,建立起统一的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人事管理实现由身份管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