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2.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封闭性B.落后性C.脆弱性D.分散性3.《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家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论当及赏(偿)稼”。这说明()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B.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4.855年,唐朝政府颁布的令文说:“如有贫穷不能存济者,欲以男女佣雇与人,贵分口食,任其行止,当立年限为约。”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官府注重减轻农民负担B.皇帝兼并土地农民生活艰难C.唐朝租佃关系普遍存在D.唐朝开始产生租佃经营方式5.《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6.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首访俄罗斯,并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他们的穿着引起服装界的轰动。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B.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D.明代中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7.“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8.“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次旋转都伴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A.商人尊崇重义轻利思想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9.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0.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皇帝下诏禁止海外远征,并强迫立即执行这一命令。这一诏书之所以可行,是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材料所述现象实际上是由于中国()A.自然经济根深蒂固B.闭关锁国政策所致C.君主专制高度强化D.重农抑商源远流长1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12.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13.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A.光荣革命B.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C.工业革命D.危机中的帝国14.“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15.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开展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世界市场的形成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6.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B.工业革命后出现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17.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①B.②C.③D.④18.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厂家数开工纱锭数布机数外商企业16家338960锭1986台华商企业25家484192锭2016台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19.20世纪初,清政府曾颁发谕旨:“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由此可推出()A.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商政策B.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的富强C.清政府将实行振兴工商业的政策D.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20.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下图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额变化情况,法币大量发行带来的影响是()A.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迅速开展B.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C.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1840~1956年中国五种经济形式曲线图22.上图中所示五种经济形式按照A、B、C、D、E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23.洋泾浜英语,右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B.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24.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6.5%,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表明()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25.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它地区几乎要拖延一整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B.说明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历史使命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26.斯大林说:“一个农民,他积累了少量的钱,他不用这些钱去修理犁头,革新自己的经营,而却买了一架大留声机,……花光了。”对此,中国一位领导指出:“这样的农民,是不会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的。这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从人民的节省中筹集一些资金以投资于工业,但我们却不这样做,而由大家在消费中花光了,那我们就不能创造人民的幸福的生活。”中国官员这一说法实质上()A.否定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作用B.肯定了苏联工业资本积累的做法C.批评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指出了工业化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7.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8.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A.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B.未能突破原有体制C.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D.被迫转向政治领域29.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该主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是()A.宣扬“加速发展战略”B.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C.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措施D.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入政治改革30.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进化史观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时期,……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唐朝王建有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夜看扬州市》)唐代李绅有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宿扬州》)(1)唐朝后期,扬州素称“天下之盛,扬为首”。据材料一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6分)材料二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标志着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大演变。——岳麓版必修二(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代相比较,宋代城市发展在城市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