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药物简介14制药朱文超学号:21407021077摘要:酯类系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其中具有特定的生理、药理效应者称为酯类药物。其共同性质是微溶或不溶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即具有脂溶性。本文主要讲磷脂类药物,磷脂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主要有卵磷脂,以及磷脂类药物的机理和前景。一:脂类药物的概述1.1.概念及分类脂类是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脂类物质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物理特性:不溶或微溶与水,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脂类化合物的这种特性,称为脂溶性。脂类物质在体内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中。脂类药物是一些具有重要生化,生理,药理效应的脂类化合物,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可采用组织提取,微生物发酵,酶转化及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根据脂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脂类药物可分为:1,脂肪类: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炭五烯酸和DHA等。2,磷脂类:卵磷脂,脑磷脂。3.糖苷脂:神经节苷脂。4.萜式脂类:鲨烯。5.固醇及类固醇:胆固醇,谷固醇,胆酸和胆汁酸等。6.其他:胆红素,辅酶Q10,人工牛黄等。1.2几种脂类药物生产方法和用途名称生产方法主要用途胆固醇脑提取人工牛黄原料卵黄油蛋黄提取治疗烧伤脑磷脂酵母提取止血,防治动脉硬化卵磷脂大豆及卵黄中提取防治动脉硬化,肝疾病亚油酸玉米及豆油中分离降血脂亚麻酸亚麻油中分离防治动脉硬化,降血脂辅酶Q10心肌提取发酵,合成治疗心脏病,高血压2:临床应用2.1胆酸类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发现胆酸作为药物投送载体最大的优势是肝肠循环效率高。药物与胆酸偶联后,由于可被胆酸转运蛋白识别,参与进胆酸的肝肠循环,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及在肝脏中的浓度1.2.2色素类药物临床应用1.2.3.人工牛黄临床应用人工牛黄是根据天然牛黄的化学组成来人工合成的脂类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酸,猪胆酸,胆固醇及无机盐等,它是多种中药的重要原料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痰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热病澹狂,神昏不语等。外用治疗疥疮及口疮。1.2.4.固醇类药物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包括胆固醇,麦角固醇,及β-谷固醇。胆固醇是人工牛黄,多种甾体激素及胆酸原料,是机体细胞膜不可缺少缺少的成分。麦角甾醇是机体维生素的D2原料;β-谷固醇具有调节血脂,抗炎,解热,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1.2.5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包括前列腺素,亚麻酸EPA,DHA等。前列腺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收缩子宫平滑肌,扩张小血管,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亚油酸,亚麻酸,EPA,DHA都有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作用。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DHA还具有增加大脑神经元的功能并提高其功能。1.2.6.磷脂类药物临床应用该类药物主要有卵磷脂及脑磷脂,二者具有增强神经元功能,调节高级神经元活动,增加脑乙酰胆碱的利用及抗衰老的作用。磷脂还可乳化脂肪,促进胆固醇的转运。临床上用于防治老年性痴呆,神经衰弱,血管硬化症等,卵磷脂可用于肝炎,脂肪肝及其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磷脂类也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辅料,可作为增溶剂和抗氧化作用。此外磷脂是构成生物细胞膜主要成分之一的生理活性物质。它对身体机能有调控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国外除了把磷脂作为保健品外,还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心脑血管及肝、肿瘤等疾病。磷脂作为药物制剂及给药载体正在步入研究与应用的新阶段。二:脂类药物的生产2.1一般脂类药物制备2.1.1直接抽提法有些脂类药物是以游离形式存在的,如卵磷脂,脑磷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及前列腺素等.2.1.2水解法在体内有些脂类药物与其它成分构成复合物,含这些成分的组织需经水解或适当处理后再水解,然后分离纯化。2.1.3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中性和非极性脂类以分子间力与脂类,蛋白质结合极性脂类以氢键、静电力与蛋白质分子结合脂肪酸类以酯、酰胺、糖苷等与糖分子共价结合。疏水结合的脂类一般用非极性溶剂与生物膜结合的脂类用极性较强的溶剂以断开氢键共价结合的脂类用酸或碱水解。现多用组合溶剂,以醇为组合溶剂的必需部分。因其可使生物组织中的脂类降解酶失活。2.1.4生物转化法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及酶工程技术可统称为生物转化法,来源于生物体的多种脂类药物亦可采用生物转化法生产。2.2.5应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神经衰弱,肝炎,肝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本品也可用作化学试剂。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服用卵磷脂对高血脂和高胆固醇具有显著的功效,因而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溢血)。卵磷脂是人体每一个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乏,就会降低皮肤细胞的再生能力,导致皮肤粗糙、有皱纹。如能适当摄取卵磷脂,皮肤再生活力就可以保障,再加上卵磷脂良好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皮肤当然就有光泽了。另外,卵磷脂所含的肌醇还是毛发的主要营养物,能抑制脱发,使白发慢慢变黑三:磷脂类药物的机理及前景3.1.磷脂作为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常与蛋白质、糖脂、胆固醇等共同构成脂质双分子层。以磷脂为主要材料的药物载体包括脂质体,磷脂复合物能改善药物的性质,增强吸收,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磷脂类载体促进吸收的原因可能为: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必须通过小肠黏膜细胞,载体具有与黏膜细胞结构类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破坏小肠黏膜细胞脂质双分子层的有序排列,使其紊乱,进而改变其通透性,增进药物的吸收。磷脂复合物由于药载比大,且药物与磷脂结合更牢固,因此促吸收效果更好。3.2磷脂类药物透皮给药磷脂复合物应用于普通药用剂型中,如适合局部用药的乳剂、凝胶、水分散体等,磷脂复合物局部用药时,释放出的活性成分从真皮层到血循环的转运过程较慢,因而可减轻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同时其脂溶性增加对皮肤的渗透性增强。非甾体抗炎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性,药理表明,这些药物与磷脂络合后可以使这些药物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小。坚硬致密的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磷脂的作用是可暂时改变角质层的特性。同时,还报道了与磷脂相结合形成的稳定阴离子药物具有比其单独构成的离子化药物更大的氯仿水分配系数。正是由于氢化磷脂比磷脂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因此在药物制剂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在缓控释颗粒剂、外用凝胶栓剂等。有报道将双氯芬酸制成磷脂复合物,延长了其抗炎作用。磷脂在免疫学中可作为疫苗辅助剂或抗原载体,如胆甾醇PC皂角苷复合物作为疫苗辅助剂与疫苗同时使用可明显降低疫苗的不良反应。磷脂与多糖类物质如甲壳质、海藻酸盐等形成辅助剂再与抗原形成复合物,可明显提高抗原的免疫作用。3.3磷脂类药物靶向作用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drugdeliverysystem,TDDS)。系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靶向制剂特点: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及生物可降解性等。脂质体靶向制剂-脂质体(liposome)的概念、磷脂类: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类。磷脂的结构特点为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组成的亲水性基团,以及由两个较长的烃基组成的亲脂性基团。天然磷脂以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为主,来源于蛋黄和大豆,显中性。合成磷脂主要有dppp(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E(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S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其均属氢化磷脂类,具有性质稳定,抗氧化性强,成品稳定等特点,是目前国外首选的辅料脂质体靶向制剂-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临床应用3.4.磷脂类药物制剂磷脂复合物适用于口服的制剂有:片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如卵磷脂络合碘制剂沃丽汀片,应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将疏水性药物制成微乳口服制剂,适于儿童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微乳是一些药物如甾体类药物、激素、利尿药、抗生素等的理想载体,脂溶性药物制成WO型微乳后还可溶于水中。四:参考资料及图片说明1.图片使用都来自百度图片2.简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周慧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豆丁网4.合成溶血磷脂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王明训;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35.脂肪乳剂用于亲脂类药物毒性救治的研究进展.彭玉璇;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6.基于磷脂复合物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石凯;沈阳药科大学.20067.药物固体分散体和其磷脂载体的热力学研究.高嫄;苏州大学.20138.合成磷脂类化合物及其药物渗透模型的建立.于晖东华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