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在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风力发电B.用日光灯照明C.用太阳能加热水D.用煤气做饭、取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用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用日光灯照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用太阳能加热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煤气做饭、取暖过程中,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1分)(2015•本溪模拟)下列物质可以看做是纯净物的是()A.河水B.纯净的海水C.蒸馏水D.矿泉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的杂质、不溶性的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纯净的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1分)(2015•本溪模拟)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A.收集气体并观察B.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C.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所学知识无色气体有多种并结合实际来回答.解答:解: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中无色气体有多种,所以要研究此气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通过捷径如: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生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并观察,只能获取表面物理现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本无法作出判断.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4.(1分)(2015•本溪模拟)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烧杯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B、根据试管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C、量筒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D、根据集气瓶的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A、烧杯一般用于配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均可使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但是不适合给固体加热.所以错误.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均可使用,可直接加热,所以正确.C、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不能加热,所以错误.D、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的气体,不能加热,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加热是最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一,仪器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安全的基本保证,要重点掌握.5.(1分)(2015•本溪模拟)规范操作室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试验中涉及到的操作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C.用试管夹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熄灭后,即可观察水面上升情况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把细铁丝盘成螺旋状能够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熔化物溅落会炸裂瓶底;C、用试管夹试管给液体加热时,灼热的液体喷出会伤人;D、红磷熄灭后,应该冷却到室温再观察水上升的情况.解答:解:A、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燃烧.该选项操作正确;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应预先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该选项操作正确;C、用试管夹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为防止灼热的液体喷出伤人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如果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熄灭后,立即观察水面上升情况,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D.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6.(1分)(2015•本溪模拟)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正确的是()A.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B.小丹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C.小鑫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D.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都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解答:解: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组合,这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原子和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也都能构成物质,不同的分子和原子它们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7.(1分)(2015•本溪模拟)人们常说“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的“钙”、“碘”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的“钙”、“碘”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8.(1分)(2015•本溪模拟)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中子数是18D.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为39.95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故正确;B.该元素的汉字偏旁是“气”,故不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C.左上角的数字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质子数,而不是中子数,故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而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9.(1分)(2015•本溪模拟)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氯酸钾受热分解成氧气C.火柴燃烧看到了有无色气体生成D.木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火柴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酸钾受热分解成氧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火柴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看不到有无色气体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0.(1分)(2015•本溪模拟)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编号事实结论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观察某固体为银白色该固体一定是镁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变化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A.AB.BC.CD.D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银白色的固体也可能是铁,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含有氧气进行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说法错误;B、银白色的固体也可能是铁,故B错误;C、该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故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含有氧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2分)(2009•绵阳)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酒和醋的酿造B.农家肥料的腐熟C.酒精灯平稳燃烧D.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解答:解:A、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酒精燃烧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D、人在长跑时容易缺氧,这时容易发生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反应的特点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重点考虑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12.(2分)(2015•本溪模拟)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则()A.不能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D.也能迅速产生氧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反应的速率将会减小,但仍然会产生氧气,故A错误;B、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反应的速率将会减慢,故B正确;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虽然产生氧气的质量不会改变,但是反应的速率会减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催化剂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解答时要抓住“一变二不变”.13.(2分)(2015•本溪模拟)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当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B.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C.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D.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