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电子政务问题姓名:吴海楠学号:201103139班级:信管1102时间:2013-12-17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电子政务问题电子政务,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的一个大系统。因此,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研究、乃至开发和建设,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系统及系统观点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的。根据生成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按组成系统的根本内容不同又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按与外部环境有无交换关系可将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通常是其所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系统具有如下6个特征: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明确系统的特征是正确认识系统的关键。对应于系统特征,有效的管理应遵循的系统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和综合性原理。系统观点是系统工程所特有的。所谓系统观点,就是把所研究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全面地、辩证地去看待事物。系统观点包括3个要素: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性。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从整体出发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的观点和思想是系统观点的精髓。一、电子政务的类别(1)管理服务型:是以管理为主,通过管理来实现服务。如,税务、社会保障、海关等电子政务,是通过管理来实现对外服务。(2)服务管理型:是通过对外服务来实现管理。如,工商审批、投资审批等电子政务,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管理。(3)业务协同型:是通过相互之间业务的交流和协同工作,实现电子政务。如,电子公文交换就是一例。二、电子政务的处理手段电子商务处理的是信息流、现金流和物流,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业务流、信息流和现金流。由于电子政务或电子商务都要处理现金流,我们有理由把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作为准金融系统来处理。如,社会保障、税务、海关等电子政务系统,都可以作为准金融系统。准金融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法着重在人,以人为本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而准金融系统处理方法是以钱为本,是以帐户管理为核心和以资金平衡为根本的系统。资金的平衡是准金融系统的核心。准金融系统对交易的完整性、安全性、不可抵赖性和时间性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服务管理型的电子政务,可以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来对待。这类系统不是以人的基本信息为主,就是以单位基本信息为主。电子政务一个目的就是要实现监管。数据大集中、业务大集中,为业务监管创造条件。业务大集中,必然会带来管理的大集中。因此,电子政务必然发生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把用户的感性需求,上升为理性需求,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几点。三、电子政务系统的分解(1)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六要素:选择什么样的应用系统?提供哪些服务?开发采用的标准是什么?建立在什么样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之上?安全措施有哪些?提供什么样的管理功能?上述六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2)电子政务功能层次结构电子政务功能的顶层,是对外提供的服务,除了采用计算机的Web服务外,应该提供包括电话机、手机等普通终端在内的呼叫中心服务或声讯咨询服务,以消除数字鸿沟。应用业务层包括所开发的应用系统。如前所说,要选择那些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政务系统排在优先位置,如税务、外经贸(海关)、社会保障、电子公文流转等。应用业务支撑层,实际上就是业务开发时采用的标准。现在流行的开发标准有XML信息交换、中间件、J2EE(基于JAVA语言的企业第二版本)以及Web服务等。应用业务支撑层设置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提供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接口以方便开发,第二是提供解决基于TCP/IP因特网的无序不可控带来的业务处理(交易)完整性的途径。它的设置不仅加快了应用软件开发的进度,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交易的完整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安全和管理也是分层次的。服务层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层的安全措施主要有用户认证和授权,通常的做法是由认证中心来实现的。应用系统的安全措施主要有应用业务加密、数字签名和电子印章等。应用业务支撑层的安全措施,主要有XML和信息交换的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的措施常用的有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等。管理也一样是分层次的,从顶向下有用户管理、应用业务管理、计费管理,以及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权限管理在内的网络管理。系统监控对一个运行系统也必不可少。(3)电子政务系统结构电子政务水平分解,是要说明系统的组成。电子政务面对三个实体:政府(G)、企业(B)和公众(C)。这三个实体产生G2G、G2B、G2C、B2G和C2G五种模式。电子政务是由业务系统、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系统和保障体系三个系统组成。电子政务系统结构图基本饼图其中保障体系包括管理体制、规划与投资、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人才培训和法制建设等。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和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之间既要安全隔离,又要进行信息交换。身份认证(CA)中心的建设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建设中是关键。根据电子政务实体组成,电子政务是由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网、电子政务业务和电子政务内部办公网这三个网组成。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和公众服务,应该建立由政府门户网站、呼叫中心以及包括手机、电视机等多终端在内的多种网络服务,以利消除数字鸿沟。电子政务业务网,包括由信息交换和数据库组成的数据中心或信息中心、应用系统、认证中心和维护与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中心,以及容灾备份中心等。电子政务内部办公网,是政府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和业务处理网。为了安全,公众服务网和业务网之间采取隔离措施,业务网和内部办公网之间也要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安全隔离措施可以采用逻辑隔离,也可以是物理隔离。要尽可能利用安全措施与信息交换相结合的安全网闸。安全产品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测试。隔离措施级别的高低,应根据安全评估和有关规定。从组成网络基础设施来看,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外网和内网。外网和内网可以是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在建设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避免重复建设。四、电子政务系统的协调业务协同或业务重构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也是电子政务的难点所在。业务协同是为了某项电子政务的业务,例如社会保障业务,要把有关部门,如公安、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业务进行协同工作。为此,进行该项业务的顶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业务协同能达到提高办公效率和为民服务的目的。业务协同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协调,因为或多或少涉及部门之间的利益。作为第一步,在不改变现行的纵向(部门)业务下进行横向业务协同或业务重构。纵向业务,如部委或省市的信息系统暂时不作任何的改变来重构关键业务。关键业务的确定需要通过与关键领导多次的对话,体现一把手工程。在关键业务确定后,就要进行关键业务的需求分析,如确定关键业务的关键要素和业务分层和业务流程以及共享数据等。共享数据,来自于纵向的信息系统,是在不改变现有组织结构的信息流的情况下进行。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电子政务政务公众服务保障系统数据流纵横交叉、以横为主。要实现信息共享,共享信息必须网络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业务接口,是把来自不同系统的共享数据变换成统一的业务接口规范。业务接口在物理上的实现是通过接口机,或代理机。业务接口规范,采用统一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形式。为了便于业务接口的开发,也需要对数据库的接口规范有所规定。数据库接口规范,包括数据库安全访问权限、数据库访问协议、数据格式(主流数据库访问协议的核心字段)等。目前流行的数据库访问协议有:XA、JDBC、ODBC;内部网数据对外也可以是服务器,服务器对外协议可以是XML或HTML或C等。是否要设置采集数据库,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在不设置采集数据库时,能保证关键业务的数据与纵向业务数据库数据的同步。但是,在关键业务生成时,频繁地访问纵向(专业)数据库时,要确保通信网络的容量和访问的安全。在设置采集数据库时,不存在通信网络的容量和访问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但是要保证采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各专业数据库中数据的同步。建议还是设置采集数据库对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有利,因为数据同步问题的解决在今天并非难事。业务的分层及业务流程的确定组成业务的生成规则。业务生成规则,可以放在业务流程数据库中。关键业务、决策和业务生成规则,组成业务闭环反馈控制。决策系统根据需要对业务生成规则进行修改,并对信息发布负有责任。业务闭环反馈控制,是组成关键业务的重构模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信息交换包括业务接口在内,一方面是为了从各专业数据库中采集共享数据,另一方面完成对外信息发布和参与关键业务的闭环反馈控制。